分享
2023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副本.doc
下载文档

ID:2125523

大小:54.50KB

页数:4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我国 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 制度改革 研究 副本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副本 第一篇: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副本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 度改革研究 院系班级姓名学号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研究 【】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我国在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在改革中也面临着许多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在比较严重的城乡二元化结构的社会形态下,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其中之一就是广阔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它将会损害我国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成果并制约着我们以后的经济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提出和试点,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改善了农村的医疗环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该制度本身仍然存在着很多缺陷,导致制度实施效果不理想、运行困难。本文将结合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为我国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改革提出些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基金;道德风险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 2022年1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该意见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出了界定: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制度。同时,该意见还要求:“从2022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3个县〔市〕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到2023年,实现全国建立根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此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到202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覆盖农村地区,参保人数达8.35亿,参保率达95%,报销最高限额到达当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6倍。 二、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的理论根底 〔一〕社会保障法的根本要求 社会保障法是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一般认为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三个大局部。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属于社会保障的分支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开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作为人口中的主体,广阔农民的健康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的开展,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开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几十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生活状况如何,其中农民的健康状况更是一个不可无视的关键因素。在历史上也存在着农民医疗保障问题,而我国的主要对策就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现在逐渐演变成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三〕保障农民根本人权的需要 农民和城镇居民一样都是我国的公民,那么相应地国家就有义务像保护城镇居民的人权一样来保护农民的人权,首当其冲的就是要保护他们的生存权。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应该给予所有公民以一视同仁的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以理解为国家提供给农民的一个保障表现,是国家的义务。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情况不尽不相同,就目前而言,新型合作医疗是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实施社会保障的目的不仅在于保障受疾病威胁的那一局部农民的根本健康和根本生活,它着眼于为全体农民提供生活的平安感和开展条件,维护农民的人格尊严。 三、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在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下,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等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从2022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至3个县市先行试点新农合,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到2023年,实现在全国建立根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农合制度的目标。2022年,新农合试点工作在全国陆续展开,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全国只有333个县开展试点,8000万农民参加。到2023年底,东部地区有810个县〔市、区〕开展新农合,参合人口到达2.89亿,参合率为95.7%;中西部地区有1919个县〔市、区〕开展新农合,参合人口5.26亿,参合率为89.9%。截止到2023年9月底,全国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数到达2729个,覆盖了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加新农合人口是8.33亿,参合率为94%。从总体来看,新农合试点工作进展 顺利,参合农民、卫生效劳提供者以及政府都有收获。一方面,农民就医通过新农合获得一定补偿,对减轻农民医疗负担、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状况、保障农民健康方面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收入、年诊疗人次数、病床使用率均有提高,效劳质量、效率也有很大改善;另外,政府通过新农合制度的运行密切了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开展。 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本身运行机制不健全 1.资金沉淀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那么,但是试点县大多将补偿标准定得比较保守,因而出现资金沉淀现象。很多地方还处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初期,由于担忧超支,因而一般报销控制的较严。由于财政补助资金往往难以根据规定足额及时到位,导致基金管理部门难以确切计算资金流量,因而在下半年甚至年底财政资金到位以后,又出现了大量资金沉淀问题。 2.自愿原那么问题。目前,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方面,国家的政策一直强调要坚持自愿的原那么,尊重农民的参合意愿。但是自愿参合方式本身就违背了社会保险强制性这一根本原那么,导致制度在参合机制上存在着漏洞,难以有效约束农民参合时的逆向选择行为。 3.信息不对称问题。首先,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三方主体中,农民与医疗机构这两方,由于信息不对称,是最具容易诱发时机主义行为的;其次,医疗卫生市场是一个具有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特征的市场,使得各方利益主体的时机主义行为更容易出现且更难以识别;再次,我国新农合还没有形成以农村医疗卫生实际状况为根底、包含逐级转诊、医生考核、定点医院资格评估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的监控医患双方行为的监管体系。 〔二〕制度保障体制不完善 1.对医疗资源的配置安排不当。新农合在医疗资源配置上把大局部的建设资金投向了县级医疗机构,没有重视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这两类与农民距离最近的医疗机构,造成了整个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医疗卫生效劳可及性差的状况,同时,对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建设滞后,对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 缺乏,造成农村整体健康状况难以改善,也增加了参合农民逆向选择及新农合基金收支失衡的风险。 2.对医疗卫生市场的监管不力。新农合在医疗卫生市场的监管上缺乏对医疗用品供给和农村医务人员行医资格监控方面的措施,导致农村地区假药、游医等现象屡禁不止,农民难以用合理的价格换取平安的医疗效劳。例如不少地方开大处方,重复做检查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医方凭借其在专业技术上的信息优势,向农民提供超出根本医疗保障水平的效劳,造成了相同病情参合反比不参合贵的怪现象,既增加了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支出,也加重了新农合基金运转的压力。 〔三〕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不明确 1.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出至今,仍然主要依靠政策性文件的保障,缺乏标准性的法律保障,因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是建立了制度的框架,制度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许多法律问题仍有待通过法律进一步标准。 2.缺乏稳定的筹资机制。目前,地方政府都普遍规定了最低限度的新农合参合率,而且越是层次低的政府所规定的参合率指标越高,导致基层工作的干部为了争取更多的农民参保,不得不动用大量人力、物力直接向农户收取参保资金。造成筹资本钱的加大。其次,农民参保资金与政府补贴比例方面缺乏稳定的机制,政府补贴比例各地很不相同,补贴的具体数额又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利于新农合基金形成稳定健康的筹资机制。 3.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卫生部门参与管理新农合基金的体制,由于大多数县市新农合经办机构设在卫生局,机构的人、财、物根本由卫生局管理,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业机构。在这样一种隶属关系下,卫生局和经办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约束往往只能停留在外表上,一些管理方面的政策、做法,甚至与约束定点医疗机构的目标背道而驰。 4.缺乏有力的基金监管机制。自2022年起在全国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给农民编织的一道医疗保障“平安网〞“新农合〞,基金也因此被称作农民的“救命钱〞。但在广西、河南、吉林等地自2023年以来诈骗、套取“新农合〞资金的案例有增多趋势,一些农民和定点医院工作人员不惜铤而走险,采 取开具虚假病历、假发票、假证明、大处方等方式,将“新农合〞基金作为套取、诈骗目标并屡屡得手,令人担忧。 五、完善“新农合〞制度的建议1.稳固“三个试点〞工作成果 2023年和2023年新农合关键词应该是三个课题或三个试点,即新农合以地市级为统筹层次、大病统筹与门诊统筹相结合和新农合与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相衔接三个试点。目前三个试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试点地区成功经验也有不少,比方焦作经验、公安经验等,同时课题报告、实证研究也纷纷面世。但是,由于时间短、学术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所以无法做出系统性的经验总结和意见建议,只望各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及试点地区的农民积极配合试点工作,并提供各种方便条件,使专家们能够尽快地完成试点工作的经验总结,并将经验拓展、应用至全国。 2扩大筹资渠道,提高筹资水平 从新农合开展到现在,我国政府已经向农村及农村卫生事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表示了政府预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决心.但是由于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这些资金均摊到每个人后已经杯水车薪,必须要动用社会的力量。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新农合的重要性,鼓励和发动集体和社会团体扶持与捐助,并通过减低营业税、公开表扬等方式给扶持和捐助单位以鼓励,城乡彩票市场潜力巨大,可以引导人们将剩余的资金投入到风险性小的村卫生事业开展彩票中去。当然,筹资水平不是越高越好,它要与当地农村的具体情况相符合,绝对不能为了提高农民的医疗基金水平需多缴保费而成为农民的负担。我们只能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扩大筹资渠道,提高筹资水平,提高参合农民的补偿率,提高农民的参合积极性,最终实现农民医疗保障逐渐提高的目标。 3落实补偿制度和二次补偿制度 各地新农合在充分考虑起付线、封顶线、农民受益面、新农合的运营本钱和风险资金预留等问题根底上,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那么开展具体工作,可结果是,新农合医疗基金相对结余的情况比较严重。医疗基金结余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有利于新农合的持续开展和阶段性的稳定,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医疗基金没有物尽其用,致使农民需要的医疗效劳与保障得不到满足。所以, 在基金有结余的地方,适当的留存后要进行二次补偿,即将剩余资金充分用于提高农民的受益面,比方适当提高某些病种的门诊补偿率。目前,很多地区已经制定出自己的二次补偿方法,要将该方法真正落到实处,保证结余资金不落入个别人的口袋。 4改自愿原那么为半强制原那么 在新农合政策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自愿参加的原那么会导致一系列问题,比方发动和收缴费用的难度很大、医疗保障的需求方存在逆选择的行为等。我国新农合具有社会保险的性质,其应具有适当的法律强制性,但是,完全强迫执行目前来讲显然不能为人们所接受,更可能会物极必反,所以,半强制性的参合原那么是目前乃至将来一段时间内较为可行的方案。可以将新农合建设成多标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