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心得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doc
下载文档

ID:2122949

大小:55KB

页数:4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最终目标 现阶段 任务 心得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心得[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 第一节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一〕 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我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已经经历了两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过程:一是夺取全国政权,开创了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二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该懂得党为什么要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终目标。为什么说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学习,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决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信念。 我们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我们党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自己奋斗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实现这一社会制度,是我们党的最高理想。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对于如何实现最理想的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人进行过孜孜不倦的追求。例如,19世纪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等人,就曾提出过种种社会主义的方案。但是,由于他们不理解资本主义的开展规律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致使他们的方案都成为不符index1.shtm以实现的空想。对于他们的学说,人们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他们学说中的合理成分,摒弃了不切实际的空想,根据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开展规律的研究,对人类的理想社会棗共产主义,作出了科学的预测,从而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按其成熟程度,可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通常分别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作了这样的概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开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棗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5-306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他著作中也曾对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过论述。综合他们的观点,共产主义社会有以下根本特征: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开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开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财富不断涌流,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到达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第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劳动者本身既是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者。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那么。社会成员将尽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劳动和工作,社会将根据每个成员的实际生活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消除了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按劳分配〞存在着的某些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 第四,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异和重大社会差异。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开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异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异也将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者都具有高度的科学知识、广泛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体力智力等方面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开展,成为共产主义新人。 第六,国家消亡。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异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物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以上这些特征,尽管只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大致轮廓,但它已经向我们说明: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把实现这样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仅代表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阔劳动人民的最高利益,而且说明了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说明共产党人的理想是最崇高的理想,是最值得为之奋斗和引以为自豪的理想。 二、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开展为共产主义社会 我们党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终奋斗目标,不仅仅因为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的理想社会,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反映了社会开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开展,是社会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开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开展的普遍规律。正是在这个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开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根底、由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并由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把封建社会的小生产和自然经济变为社会化的大生产,使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开展,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谓生产社会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从个人使用变为许多人共同使用;生产过程从分散的个人行动变为许多人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社会行动;产品也从个人劳动成果变成大家共同创造的社会成果。社会化生产的这种性质,不能容忍生产资料和产品私人占有,它要求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和社会支配;对生产实行统一的社会管理,并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社会化劳动的成果。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依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劳而获地占有他人的劳动产品,这样就产生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由于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目的又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这样,资本家总是在自己的企业中尽量加强管理,以打败竞争对手,攫取更多的利润。这就造成了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竞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开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使社会生产的正常比例遭到破坏,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与这个过程相适应,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日益加重,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极少数大资本家手里,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这些矛盾,依靠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根本解决,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使社会更好地组织生产,更加有效地发挥方案和市场的作用,以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社会经过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巨大进步,最终将过渡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仅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且也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所证明。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理论到实践,获得了巨大的开展。从一个被反动派称之为游荡在欧洲的“幽灵〞,开展成为普及全世界、对人类命运起决定作用而为资本主义所惧伯的一支伟大的力量。当前,虽然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但这丝毫没有改变人类社会开展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制度仍然在12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巍然屹立,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开展,这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胜利,给世界广阔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以巨大的鼓舞。不管在今后的历史进程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会遇到什么错综复杂的情况,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在全世界最终实现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正如列宁所说,神奇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共产党人的理想并不是无根据的梦想,而是有科学根据的、一定能够实现的理想。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同志,都要牢固地 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并且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澄清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各种模糊认识。 有些同志认为,共产主义好是好,只是离我们太遥远了,把它作为理想来奋斗没有现实意义。我们认为,对共产主义的含义要有科学的理解。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而且还是一种运动。实际上,共产主义的实践活动就在我们身边。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由低级到高级向前开展的。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和目的。共产主义运动,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就我们中国来说,我们已经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进行革命斗争,推翻了反动统治,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无数革命先烈为此献出了珍贵的生命。现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正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当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工作,也就是为共产主义大厦添砖加瓦。也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有的同志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展较快,这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确实有了迅速开展,社会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劳资矛盾也趋于缓和。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生产力方面来看,本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微电子技术、新型材料、光导、核能、航天技术、生物、海洋工程为内容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影响最大的一次科技革命,其范围和促进生产力开展的程度,都超过前两次科技革命。由于种种原因,这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科技革命的结果使这些国家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开展。从生产关系方面看,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开展及其成果的广泛应用,带来生产力更高程度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加集中,要求建立更大规模的企业和从总体上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要求社会从各方面提供现代经济开展所必须的各种根底设施。因此,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调整了生产关系,由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转变。资产阶级政府同私人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担负起干预调节经济运行的职能,国家干预调节下的市场机制成为普遍形式。例如,美国称为现代市场经济,法国称为有方案调节的市场经济,德国称为社会市场经济,日本称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等,但实质都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由于国家干预调节的加强,使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有所缓和,这为资本主义经济开展注入了活力。 但是必须看到,这种新的运行机制,仍然存在着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无法克服的矛盾,即:在以私有制为根底的资本主义经济中,从总体上看,经济决策是分散进行的,不存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方案调节的经济根底和条件。国家干预调节的范围、程度、效应都局限于生产资料由私人资本占有这一不可逾越的范围内,因而其功能是很有限的。因为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不可能是全社会利益的代表,当国家干预调节措施与私人垄断资本利益发生冲突时,国家最终还是屈从和效劳于垄断资本。这种运行机制的矛盾,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同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这个根本矛盾的反映。 由于资本主义依然存在这些固有矛盾,它并没有摆脱危机。战后依然发生了四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即1957一1958年、1973一1975年、1979一1982年和1990一1993年,特别是以后几次危机,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生产波动频繁,工人失业和企业破产数量均创战后最高记录。美国失业人数在40年代平均每年为270万人,到1983年失业人数超过了1000万人。1996年,仍然有近700万人失业。1994年以来,欧洲共同体15国平均失业率一直徘徊在11%左右,社会上存在着1800万人的失业大军。企业开工率50年代最高到达95.5%,80年代最高只达79%。战后经济危机还表现为“滞胀〞的新现象,即:生产停滞和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