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万绿丛中
动人
春色
不须
多妾拟将身嫁
【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摘 要】享受语文学习,享受思考的乐趣,注重语文教学的问题设计。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设计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的问题,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课堂成为他们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平台。 【关键词】问题设计 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23)07-0114-02 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享受语文。所谓享受,是享受思考的成果,更是在享受思考的过程,试想,当学生不再有枯坐冷板凳听教师喋喋不休的无聊,不再有绞尽脑汁猜想所谓标准答案的无奈,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为一种对话,当表达成为一种倾诉,我们难道不是在“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吗在这样的前提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就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开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和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的能力。这样我们就必须认真对待我们在课堂向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为提问而提问,或者是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再次,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维的开展。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正确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性。 基于以上考虑,试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一、以延伸式的提问挖掘阅读的空间,表达教师的主导性。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开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而是再推开一扇窗子,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讲授乡愁一诗时,诗歌将乡愁这一情感寄托于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个意象上,讲授此课时,我们先是分析了作者为何将情感寄托于邮票、船票上:作者少年外出求学,家信是他乡愁的寄托;青年外出谋生,船票是他探望异地妻子的深深眷恋。那么,为什么乡愁会和坟墓联系在一起呢学生会说:“因为他的母亲去世了,他思念母亲。〞老师问:“母亲不在了,但是故土还在,乡愁如何物化为坟墓呢这一意向是否还有其他意蕴呢〞余光中的母亲生前曾说死后希望能把遗骨安葬在大陆,安葬在故土,这也成了余光中的一个心事。他在一首诗中写到:“春天来了,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葬你于江南。〞但他没有想到当他手捧母亲的骨灰真正踏上江南小路时,时空已又过了三十多年,真是“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是雪满白头〞。大家能想象出白发苍苍的作者久久伫立在母亲坟前时的心情吗但此时余光中先生完成了母亲的遗愿,他却没有想到让他更为遗憾的事情,那就是因为两岸来往不便,使得他不能经常到母亲的墓前去看看,祭奠母亲的亡灵,向母亲倾诉自己的情感,如此一问,就引导学生理解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土难回的感慨。 二、以探究式问题创设探究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立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教学中,我抛弃了以往一贯对人物进行细致分析的做法,而是问学生在这篇课文中,你认为谁是最可怜的人学生纷纷就此发表见解:于勒、假设瑟夫、飞利浦夫妇,甚至文中的大姐、二姐都成为学生认为很可怜的对象,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的人物形象都得以带动。接着我问出第二个问题:你认为谁是文中写的最精彩的人学生那么又围绕人物的性格及其写法各抒己见。两个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同时,也表达了学生个体阅读的独特性。 在教授智取生辰纲一文时,我围绕一个“智〞字设计了三个问题:①杨志和吴用围绕生辰纲各自采取了哪些措施②他们的智慧各表达在哪里③杨志为生辰纲不失也可谓小心谨慎、步步为营,为何最后还是失去了生辰纲呢三个问题既带动了学生整体探究文章内容,又引导学生分析了人物形象,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那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局部;“删削式〞,成心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总之,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但是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让提问成为架设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桥梁,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体、阅读的主体、思考的主体、表达的主体,让语文课堂成为能给师生都带来思维享受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