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红楼梦》中园林建筑对传统文化审美的继承.docx
下载文档

ID:2113126

大小:24.12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红楼梦 2023 园林建筑 传统文化 审美 继承
天道酬勤 红楼梦中园林建筑对传统文化审美的继承 :红楼梦是包罗各式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而里面所涉及到的园林建筑文化更是独具魅力,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构建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审美意识的影响,其中蕴含着兼收并蓄、中庸中和两大审美特征,大观园对这两大审美特征的继承與接受是十分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索的。 关键词:园林建筑;文化审美;继承 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让我们有时机窥视清代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全貌,红楼梦大辞典中评价:“红楼梦反映生活规模宏大,描写深微,素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誉。书中从世态人情、国体家风、典章故实、官制礼俗、宗教哲理,到服饰器用、建筑园林、琴棋书画、诗词戏文、饮撰医药等等,无不熔铸汇通,堪称传统文化的结晶和世界文学的瑰宝。〞可见,红楼梦是值得我们探索的文化宝库。小说中“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虽然是曹雪芹用文笔创造出来的纸上的园林,但也是颇具代表性的园林,其中园林建筑所表达出的传统文化,也是十分值得我们挖掘的。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艺术,物质的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作者不可能无中生有地创造一个虚无的园林,清代的园林建筑艺术,他当时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笔下园林的样貌依据。同样,作者的审美意趣,思想精神,也对他园林样式的创造有所影响,而作者的审美意趣,思想精神,那么是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千年来积累的传统中华文化的影响。因此,园林建筑的继承不能只是看到对传统建筑形式上的模仿,我们也要从意识形态上看其对传统文化审美的继承。正如侯幼斌教授在中国建筑美学—书中所分,传统建筑文化可以分为“硬传统〞和“软传统〞。“硬传统即传统建筑的形态,指建筑传统的表皮结构,是建筑传统的物态化存在〞;“软传统指的是传统建筑硬件的深层结构,包括创作手法、创作思想等〞。笔者想要借硬传统,也就是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园林建筑,来透析建筑中所表达出的软传统,也就是作者对传统文化审美的继承。 一、传统文化审美的继承 中国文化是一个独具特色又结构完整的系统,他不同于西方文化那样讲究分别与对抗,中华文化是在中华各民族文化融合的根底上,吸收外来的文化因子,不断融合、创新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格特征也是讲究和谐,中庸的,所以中华文化最大的两个审美特征就是兼收并蓄,中庸中和。而这种审美特征融入到中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园林作为文化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地受到了这种审美意识的影响。 〔一〕兼容并蓄之美 1.风格上 大观园的园林景致可分为不同的区块,在第十七回中,贾政带着众人游园,并为各景题词,各处景致各有其妙,在整体性里,又有其差异性,风格有清,有奇,有朴,有华还有精。清景,如所游之沁芳亭,进入石洞之后,先是看到眼前的佳木、奇花、清流,再是看向两边的飞楼、屋脊,再向下俯视,看清溪、白石、水池、石桥,先是由近到远,再是由上到下,其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共同绘制清丽和谐的景象。朴景,即朴素之景,在这精致巧妙的园林景观中,绕过青山,隐隐发现里面还藏有一处稻香村,此处建筑“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宛如农家村舍,不再华美堂皇,而是朴素自然。农舍周围由黄泥铸造矮墙,墙头都用稻茎掩护,牆内种植杏花,还有数座茅屋,屋外铺设几亩薄田,颇具闲情逸趣。奇景,在园林之中,最出人意料的莫属蘅芜苑了,贾政与一行人渡过桥去见一清凉瓦舍,并没有什么新奇,直言“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但是当他入门之后,迎面而来的插天玲珑山石占据了他的视线,四面的石块遮住了所有的房屋,奇花异草多为生平所未见,这种强烈的反差给人一种惊喜之感,奇妙非凡。贾政最后也感慨“此造已出意外。〞华景,即是为贵妃省亲所建,必然少不了华美的建筑,小说最后还有一未题之处,即大观园的正殿,此处建筑“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从字面的描绘,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其华美之态,贾政也觉得“只是太华美了些。〞大观园的建筑风格多样,每走过一处就有不同的视觉体验,给人一种新鲜感。 2.思想上 大观园深受中国传统造园思想的影响,呈现出一个内秀型的空间环境,而好的造园师,必然是一个好的文人、画家,而文人无一例外的会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到清朝,儒释道三家思想都经历了历史的沉淀,深深地影响着文人的思想,我们可以在大观园的设计上,发现其对儒释道思想的吸收和继承,感受到思想的兼容。首先,在园林的具体构造上,不但在林中藏有女道丹房,还有幽尼佛寺,在怡红院中的雕空玲珑木板里,还有一块雕刻着“万福万寿〞,在文中此四字是梵字,可见从建筑细节上,就透露着佛道思想的影响。再从建筑手法上,大观园正殿被建造的过于华美堂皇,但是众人却普遍认为“要如此方是。〞认为“今日之尊,礼仪如此,不为过也。〞儒家追求礼治,认为维护等级秩序,就是维护国家的稳定。所以虽然贵妃崇尚节俭,但是该遵守的礼仪不能废,大观园的建造必须符合相应的等级制度。这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此外,道家思想在园林的整体构建上影响最为深刻,最明显的就是园林对自然的崇尚,道家追求“道法自然〞。在评价稻香村时,宝玉批评此处有违“天然〞,人为的痕迹太重,但是这也让我们从反面看出园林建筑也是以“天然〞为美,只有“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才可称之为美,稻香村的建筑引起了贾政的归农之思,这与受道家影响而隐于田园的陶渊明如出一辙,道家追求的正是这种素朴返本的自然美。 3.物品上 中国古代的园林建筑大都“师法自然〞,在人造的环境中,参杂着自然万物,形成一个小自然,园冶中最精辟的言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为了使园林呈现生机,园中除了建造亭台楼阁这些死物,还必然铺设一些活物,在有限的生活空间里,营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缩影,除了清冷的建筑,还融合了大自然的山水风光,我们来看贾政一行人游到“蓼汀花溆〞之处的描写,“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荼蘼架,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到蔷薇院,傍芭蕉坞里盘旋曲折。忽闻水声潺潺,出于石洞;上那么萝薜倒垂,下那么落花飘荡。〞仿佛三两好友一同游山玩水,穿过重重景象,突然间听见水声潺潺,可是这许多的景象,却被园匠塑造在了这有限的空间里,有柳树,有溪泉,有石头,有花园,山水风光与建筑园林完美融合在一起。在蘅芜苑内,作者更是为营造意外之景,专门在院内摆放许多奇珍异草,“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岭,或穿石脚,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蟠屈,或实假设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气馥,非凡花之可比。〞里面草木形式各异,颇为难得。在贾政与众人为稻香村一处不同于他处的农家风格所吸引称颂时,贾珍道:“此处竟不必养别样雀鸟,只养些鹅、鸭、鸡之类,才相称。〞为了使这种朴素自然的风格更真实完善,他们还会专门在建筑外部饲养鹅、鸭、鸡之类的动物,还会在房外铺设薄田。园林内不仅有山、有水、有动物,更是有品种各异的植物,依照各自品相,被放置到适合的院子里,这所有的物品,共同构成了大观园的独特景致。 〔二〕中庸中和之美 中庸,指的是适度,要恰到好处。方式和方法适度之后,才可以到达中和。而中和,也就是将整体的和谐,也是多样的统一,而统一是对立面双方的同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的,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而这种方式的适度,整体的对立与统一,在大观园的园林艺术上,可以透过色彩和空间的运用和营造表达出来。 1.色彩上 大观园的色彩上,有很强的对称性,在贾政进大观园前,先是站在门外欣赏,虽然雕刻的把戏十分新鲜细致,但是却“并无朱粉涂饰。〞在地上用白石台阶,上面用的一色水磨群墙,左右皆用雪白色的粉墙,墙下皆用虎皮石,造成一种灰白相间的和谐美感,极为朴素淡雅,白为亮色,灰为暗色,明暗相间,正对应了易经的阴阳相合,所以才会造成视觉上的和谐美感。园中红绿相间的色彩也是极其引人瞩目的,在进入蘅芜苑之前,众人先是攀藤抚树,后又走过池边垂柳,突然见到一个折带朱栏板桥,这种色彩的比照,也是极为震撼的。再说怡红院中,“一边种几本芭蕉,那一边是一树西府海棠,〞小说中宝玉道:“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并题名“红香绿玉〞,红绿自古便是互为对称之色,搭配时两者缺一不可,正因如此,在色彩上才会产生和谐的美感。大观园建筑颜色的运用简单大方,假设是色彩种类使用过多,那么会给人一种五花缭乱之感,会过于奢华繁重。 2.空间上 在大观园中最明显的空间感就是开合相间,利用山石,水流,植物将园林划分为不同的空间,比方在刚进入大观园大门时,利用一带翠障山石挡在人面前,将建筑等景物封闭起来,只留一个羊肠小道,贾政还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这表达了老子的“有无〞观念,利用障碍将空间隔开,看似什么都没有,其实在反面包罗万象,从而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意境美,文中后续就写到再向北前进数步之后,豁然开朗,各景殊入眼中。走过有凤来仪之处,边走边看,“忽见青山斜阻〞,又碰到了一处阻碍,将景色再次“闭〞了起来,正是“疑无路〞,却也是“又一村〞。转过山怀,渐渐显露出了黄泥矮墙和数座茅屋,看到了农家风光的“稻香村〞,到最后出了怡红院后院之后,众人都迷了路,走着走着“忽见大山阻路〞,贾珍带着他们从山脚一转,又豁然开朗,看到了开阔的大路,且正是之前所见大门之处。在这闭合之间,彷佛游览山林,把有限的建筑空间放大了许多,闭合的转换,也给一时带来了出乎意料之外的惊喜感。闭合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使得空间更有层次性,更加立体和谐。闭合的方法虽好,但也不能太过频繁地使用,偶尔为之是惊喜,假设是每到一处都运用,就是啰嗦无趣了。 二、结语 从大观园的园林建筑,可以看出其对中华传统文化审美的继承,而中庸中和、兼收并蓄是较为通识的审美意识,几千年来一直融合在我们的生活中,而除了这两个方面,还有许多其他的审美意识尚待开掘,而文中提到的其对儒释道思想的继承,还可以更细致地分析探究。 参考文献: [1][清]曹雪芹,高鹗著;启功等.校注.红楼梦[M].北京:中华书局,2023. [2]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华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23. [3]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李希凡.红楼梦大辞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3. [5]高瞻.中国当代景观建筑设计的传统文化继承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23〔06〕. [6]苏婧.中国道教园林精神空间的构成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3〔06〕. [7]張世君.红楼梦的园林艺趣与文化意识[J].红楼梦学刊,1995〔05〕. [8]汪洋.红楼梦中的古典园林艺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3〔06〕. [9]刘谊.浅析大观园中的园林艺术[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8〕. [10]江勇,丁峰论.红楼梦中古典园林的意境美[J].美术大观,2023〔08〕.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