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新形势下
我国
政府
面临
公信力
危机
问题
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政府面临的公信力危机问题研究
【】
本文以“塔西陀陷阱〞为引子,分别对政府公信力的内涵以及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普遍面临的公信力危机的表现、危害、原因与破解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政府公信力;危机;政府行为;公众
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曾担任古罗马最高领导人――执政官。他曾经这样谈论执政感受:“当一个政府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一见解后来成为西方政治学里的定律之一“塔西陀陷阱〞。2023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XX县区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时就曾以该“陷阱〞为引子就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可以说,“塔西陀陷阱〞是政府深陷公信力危机的直观反映与表达。
1政府公信力的概念
何谓公信力。商务印书馆新修订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延伸到政府公信力层面,概括来讲,笔者认为,政府公信力指的即是政府获得公众信任、支持与拥护的能力。它内在地包含了政府对公众信守承诺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两个层面,在本质上表达了政府与公众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2我国政府公信力危机的表现
公信力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厦门大学胡荣教授2023年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把受访者对政府的信任度从“很高〞到“很低〞依次赋值5至1分,农村与城镇居民对乡镇一级政府的信任度平均值分别为2.73分、3.2023分,对县一级政府的信任度也仅仅为3.21分、3.27分。
长期以来,公众已经普遍形成了对于政府归责的习惯性、意见的整合性和态度的刻板成见,对政府制定的政策、发表的言论和政府工作人员均不信任:官民冲突时,错误肯定在政府;官员出错时,肯定是贪赃枉法;政府出台新的政策,肯定会与民争利""诸如此类,使政府的很多良苦用心得不到支持,好心办不成好事甚至好心办坏事。
3政府公信力危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危害
3.1动摇政府存在的合法性根底
托马斯。潘恩说。“政府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一群人为了谋利就有权力去设立或经营的店铺,而完全是一种信任,人们给它这种信托,也可以随时收回。〞――按照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公众将管理国家的权力委托给政府而获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而政府在此过程中通过履行相应的职责获得相应的权益,也就是说,政府与公众二者存在一种契约关系,假设二者丧失信任,契约关系将失去效力,导致政府的存在得不到公众的成认,失去行使权力的合法性。
3.2阻滞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陷入公信力危机的政府将丧失价值引导的能力,导致整个社会陷入信任危机。公众会想法设法采取各种方式与政府周旋,抵抗有关政策的依法贯彻并竭力躲避法律法规的制裁。特殊情况下,一些民众在感觉个人权益受到侵害却无法得到来自政府的依法保障时,会转而寻求非法组织的庇护,甚至爆发反社会行动,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而为应对这种困局,政府就必须投入更多的行政资源予以处理,往往付诸于更为强硬的管理措施,反而导致公众与政府之间陷入相互牵制的恶性循环。
3.3阻碍经济开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
一方面,公信力的缺失将使政府在引进外部资金、工程和人才时丧失说服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的市场行为将会更多地付诸制度外的非法手段如行贿、偷漏税等手段以维持利益获取的稳定性,从而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因缺乏对政府的信任,公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务必会受到遏制,而公众的抵抗与无视,又将继续拉大官民隔膜,固化一些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思维与行动模式,导致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与调整陷入困境。
4引发我国政府公信力危机的主要原因
4.1客观环境使然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正发生深刻变革与调整,利益主体及其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各种利益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相较以往也更为复杂。以此为背景,利益分配不均衡、社会治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是难以防止的,并由此滋生出各种矛盾和纠纷。
4.2政府行为失范
4.2.1政策制定的随意性
由于公共决策系统不健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往往缺乏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可行性的考量,有些时候甚至仅仅依靠“一把手〞的主观臆断,从而导致政策决策的不稳定,常常出现相似问题却依据不同标准处理的情况,增加了政策执行的复杂性,也造成了公众对政府出台的新的政策决策的不信任。
4.2.2行政伦理缺失
现实中,我国各级政府由于在公共产品和效劳的供给上处于垄断地位,便常常颠倒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主仆关系,变效劳为掌控。一些政府基于部门或个人利益,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或者只做外表文章,搞形象工程;或者强行贯彻某些政策,破坏公平正义;或者只追求短期效益而不管长远开展,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的主导思维,而经济建设型政府本具有与民争利的自然趋势――这是我国当前官民隔膜与冲突的症结。
4.2.3政务信息不透明
社会学家g。阿尔伯特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流言传播公式。流言传播的强度=问题的重要性×不了解程度。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日趋多样化,政府在信息垄断方面的优势正在不断减弱。但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没有对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给予重视并采取措施,特别是在群体性事件、突发性责任事故发生时常常欺骗、隐瞒,导致各种流言与负面情绪在公众之间传播与传染,削弱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4.2.4约束监督机制不完善
首先,权力资源自上而下的流动方式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往往只对上级负责,无视了民声民意,而所谓民主测评、民主生活会常常是走过场、走形式,虚有其名;其次,一些行政监督制度与方法往往只是原那么性地指导,不能具体量化,或者量化指标不标准、不科学,缺乏可操作性;第三,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传播媒介的严格管控等顶层设计问题客观上限制了社会组织、媒体与普通公众民主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
4.2.5政府工作人员作风不正不实
一是官僚主义。受官本位意识的影响,一些党员干部仍旧存在特权思想,把做官升官当作个人成就的表达和发财致富的渠道,把权力变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能贪那么贪,对群众需求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甚至成心刁难、吃拿卡要;二是能力缺乏。由于无视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一些政府官员在治理一方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能力缺乏问题,习惯照搬照抄,按文件办事、按领导要求办事,而在制定本地政策时,又喜欢搞“一言堂〞、“家长制〞,导致决策失误,损害公共利益。三是权限不明。受方案经济思维残存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习惯上大包大揽,不该管的也要管,管又管不好,造成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越位,固化了公众“万能政府〞的观念,也打击了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开创性开展。
4.3公众认识的错位与狭隘
一方面,“万能政府〞的观念导致公众习惯上把所有社会问题解决的希望放在政府身上,一旦政府无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对政府产生疑心。另一方面,随着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的不断增强,公众对政府公共政策和效劳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往往会无视政府有利于自身的行为而专注于政府政策法规带给自己的负面效应,从而无法对政府绩效和行政行为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
此外,在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发生后,很多商业媒体为了制造噱头,吸引公众眼球,常常会成心夸大政府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负面形象,也因此加大了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5我国政府走出公信力危机的路径选择
5.1加强制度建设
“用制度管权、管人、管钱,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这是李克强在就任国务院总理后于国务院第一次廉政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强化制度建设,首先要确保制度的科学性、明确性、可操作性,杜绝为了完善制度而制定制度,杜绝语言模糊、标准笼统,杜绝给予制度执行人员过大的自由裁量权。
5.1.1构建政府信用体系
首先,建立教育培训常态化开展机制,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诚信教育,强化其信用意识、观念和思维,增强其履行职责、为人民效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建立健全对政府及政府工作人员的诚信考核机制,推行信用评级,建立官员诚信档案并提高对档案的信息共享。第三,强化失信惩戒机制,对凡涉及弄虚作假、贪污腐败的党员干部依法予以严惩,对即使是无心失信或能力缺乏造成损失的官员也必须及时纠错与问责。
5.1.2完善监督制约体系
首先,必须提高监督部门与机构的独立性,依法保障其独立行使监督权的职能,防止控制媒体与公众舆论。其次,要不断健全民主选举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监督机制,建立责任政府,实现各级政府对上和对下负责的有机统一。第三,完善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防治公权的裂变与倾斜,形成不敢腐、不能腐的权力运用与认识体系,确保行政行为的公平、公正、廉洁、高效。
5.1.3健全干部政绩评判、选拔任用体系
一方面,必须打破官员考核自上而下的封闭性,加大“下评上、民评官〞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加大民生事业指标考评比重,重点关注政府及其领导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效劳方面的成效。另一方面,应建立激发领导干部提升履职能力的动态管理机制,对政府岗位需求及各岗位所必须的根本素质进行科学分析,对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坚决予以调整,大力选拔使用那些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好、道德水准高的好干部。
5.1.4构建政治宽容机制
一方面,政府必须走出传统的唯我独尊、封闭决策的管理意识,落实好政务公开,完善民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渠道,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政法机关及社会组织的作用,逐步实现民主决策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化。另一方面,要开发利用多种媒介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功能,增强与民众的有效互动,积极听取来自广阔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确保民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提高其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1.5优化政策决策系统
在制定政策决策过程中,政府绝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充分发扬民主集中的精神,通过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听证等多种方式确保不同方面政策的相互照应与新旧政策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使整个政策系统能够保持长远的协同性与完整性,降低政策随意变更带来的社会风险,降低行政本钱,同时使公众能够对政策变动趋向有一个合理地预期,对政策的后续变动做到处变不惊。
5.1.6优化信息公开机制
为适应自媒体时代地到来和话语权的平民化,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信息主场的优势,纠正过去一味遮掩、隐瞒的做法,并完善相关的信息公开责任制,通过信息公开击退谣言与误解,以揭示真相、讲述真话和体察民情争取主动,赢取公众信任。
5.2调整职能定位
5.2.1划清权力边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核心就是要划清政府权力边界,改变过去大包大揽的做法。具体方法就是实施清单管理,在横向层面界定不同部门的权限,在纵向层面界定不同层级政府的权责边界,从而建立起事权与财权相适应的的运行机制,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与质量,防止失位与越位。
5.2.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政府退出必然带来的问题是谁来接收原先政府的责任、填补公共效劳的空白,这有赖于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开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效劳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作为政府治理赖以实现的“关键参加者〞,社会组织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