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心脏
介入
手术
前后
病房
患者
护理
常规
心脏介入手术前后病房患者护理常规
2023.9.13 主讲人:高斌雪
(一)术前常规
1.健康教育
(1)心理护理:介绍手术过程及导管室环境,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使患者保持最正确心理状态。向患者做耐心宣教解释工作,使之到达预期治疗效果。
(2)患者行为训练:训练有效咳嗽、屏气、床上大、小便、卧位及合理饮食方法。
2.术前用药 遵医嘱给予术前静脉或口服药物。
3.备皮 协助患者准备大小便器,换开衫衣,必要时擦洗身体。
4.建立静脉通道 留置静脉套管针(左侧上肢或下肢),测双侧足背动脉搏动。
5.测血压、脉搏 填写PCI护理记录单上有关术前的内容,送患者去导管室。
6.遵医嘱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如有前列腺肥大或平卧位排尿有困难者。
(二)术后常规
1.持续监测 内容包括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注意心率、心律的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情况的发生。
2.术侧肢体制动 必要时给予约束带约束;护士每5~30min观察局部情况,注意观察局部有无渗血及血肿、足背动脉搏动及加压包扎状态、局部皮肤张力及颜色,测量并记录双侧腿围,有血肿者用笔划出界线。及时填写护理观察表格有关局部观察的内容,有变化及时报告主治医生或值班医生。
3.切实做好水化疗法,促进造影剂排出,减轻肾脏毒性 介入手术前护士应与患者讲清楚水化疗法的作用以及必要性,防止局部患者因惧怕术后卧床排尿,而不愿多饮水。造影术前即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以防止因术前患者禁食、禁水引起体液缺乏,术后鼓励并催促患者大量饮水,24h饮水量>1500ml;饮食也应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补充水分以增加尿量;我们的经验为在患者心脏功能允许情况下,24h静脉补液量在3 000ml左右,准确记录术后24h尿量,以便及早发现造影剂肾病。
4.拔管时的护理
(1)做好解释工作。
(2)准备常规物品:敷料、剪刀、手套、各种抢救药物(多巴胺、阿托品、利多卡因)、除颤仪、注射器、弹力胶布等。
(3)测血压。
(4)协助患者排尿。
(5)测凝血四项。
(6)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
(7)拔鞘时及局部压迫止血期间密切观察心率、血压的变化,注意患者有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情况,以防止发生迷走反射。如出现迷走反射病症,立即静脉注射多巴胺5~10mg/10ml生理盐水,适当减轻压迫力度,尽快提升血压至正常水平。如有其他病症可视情况做进一步对症处置。
5.活动及卧床时间 拔管前和拔管后2h,如局部无明显出血或血肿,可平卧或将床头抬高10°~20°。非穿刺侧肢体可适当随意活动,并指导家属对其进行肢体按摩,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合并症,有下肢静脉曲张者忌按摩下肢。冠脉造影术后6~8h可翻身,12h可坐起(年龄>65岁老年人、女性、局部组织松弛、凝血机制不正常、压迫时即已有血肿存在者、长期大量应用抗凝药者、2次以上介入手术者可适当延迟坐起时间)并逐渐下床活动。PTCA(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的简称。PTCA一词广义上涵盖所有冠心病介入治疗方法,但狭义上人们常指传统的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即POBA>球囊扩张术是目前所有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根底,为降低冠状动脉的再狭窄率,常需要放置一枚或多枚支架,并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拔除鞘管后,压迫穿刺点15~20min,在压迫止血的同时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术肢皮肤色泽、温度,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主诉,及时向医生汇报。穿刺点压迫后如不出血既可加压包扎,沙袋常规加压6h,如有出血应视出血情况延长加压2~4h,取下沙袋后仍应至少平卧6h,严密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皮下气肿〔胸部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时〕和淤血,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12h可翻身,术侧下肢可适当弯曲;18h可坐起;平诊PTCA术后24h指导患者下地,急诊PTCA视病情遵医嘱而定。特殊病情者遵医嘱延长至术后2~3d。注意观察首次下床活动时的全身及局部情况,有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
6.局部慢性渗血、低血压、失血性休克的观察及防治
(1)术后根据失血量、出汗量、尿量、呕吐及排便量等失液量以及患者的心肾功能常规补液500~3 000ml,有早期休克表现者适当增加补液量。液体可给予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无糖尿病者)、加镁极化液(糖尿病者适当增加胰岛素用量)、维生素C 5~10g/500ml液体、右旋糖酐等。
(2)有血肿及渗血者无论拔管前后,均应及时复查红细胞、血色素及红细胞压积(必要时复查屡次),测定静脉压,记录每小时尿量,并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及患者主诉,如红细胞、血色素、静脉压进行性下降,患者出现口渴、出汗、头晕、乏力、血压下降及心率增快,应按失血性休克及时行配血及输血、补液治疗,根据情况及时给予强心药及升压药(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等),并停用扩血管药及利尿药,同时积极明确出血原因。
(3)对高龄、女性、疑难病例或曾屡次在同一入路行介入手术者,应当由熟练术者实施动脉穿刺,术中尽量减少肝素用量(可先给5 000U,其后追加)及造影剂剂量。术中如已有血肿,术毕时应立即将血液挤出,必要时更换鞘管或插入管芯。失血量>150ml者提醒病房医生补液,血色素低于8g时及时输血。
(4)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局部或其他部位大出血的患者,血液血色素检查出现血色素降低一般在失血后10h以后,因此不能完全以化验为依据,而应注意患者眼睑是否苍白和局部血肿程度来判定失血量,如估计失血在400ml以上,就应尽快输血。 转贴于 中
7.假性动脉瘤的预防和处理 术后止血压迫要确实可靠,压迫结束后应听诊局部有无血管杂音。次日听诊股动脉穿刺局部并触摸局部搏动,如发现血管杂音、触摸到局部搏动,应尽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并在超声指导下准确压迫瘤蒂1h以上(压迫有效时杂音应消失),其后加压包扎(据报道12h以内行有效的局部压迫者50%以上瘤体消失)。无效者在超声指引下行瘤体穿刺,注入100~200U凝血酶或请普外科行手术修补。
8.重视局部加压绷带的去除 在拔鞘后16~20h,可去除加压绷带。以防止局部皮肤溃破及张力性水疱的发生。
9.撤除绷带的患者应由负责高职医师确定何时下床活动 下床活动应循序渐进,先在床上坐起,其后床旁站立、床旁走动,慎防起床后即上厕所导致晕厥。首次下床时护士负责查问局部情况,有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10.对发生皮肤破溃的患者 局部要保持枯燥及时换药,防止感染。
11.术后再发心绞痛者 应及时做心电图、查心肌酶谱或肌钙蛋白,及时报告上级医生。疑诊支架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大分支血管闭塞或扩张局部急性闭塞等严重并发症者,及时入导管室行急诊再次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
12.出院前提醒医生为患者填写介入治疗报告单及术后药物治疗单 特别注明在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或泰嘉)时,建议于出院后1~2周来门诊复诊1次,查肝功和血常规,术后6~9个月来院复查冠脉造影,有心绞痛病症随时急诊入院。
13.左主干及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 术后应住院10~15d,应特别注意预防、及时发现并处理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如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应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尽早行急诊P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