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工会
保障
民生
改善
调查
范文
工会保障和民生改善调查
党的十九大把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对工会组织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工会必须在党和政府民生工作大局中发挥作用,有所作为。
一、参与民生工作是工会组织面临的时代课题
第一,参与民生工作是工会组织效劳大局的必然要求。关注民生,是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的核心议题和公开的政治承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开展的根底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这充分说明,民生工作已摆在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的突出位置,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围绕中心,效劳大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要求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这就要求工会组织必须主动融入党和政府民生工作大局,积极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
第二,参与民生工作是工会组织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根本职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强调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这是对科学开展观以人为本的创造性的贯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本,就是要求一切从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职工的合法权益。民生问题包含了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职工权益之本。因此,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根本职责与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具有一致性,而且可以说,工会参与民生工作是工会维权工作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
第三,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工会自身建设开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民生问题既是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也是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又是各方面开展工作的难点。对工会组织来讲,一方面,积极参与民生工作,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增强了工会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的作用,得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会组织的地位、增强工会工作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工会通过参与民生工作,加强与职工的密切联系,为职工解决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的现实利益问题,赢得了职工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赖,进一步增强工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再一方面,工会要把职工生活生产方面的问题解决好、落实好,在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有效发挥作用,就必须在不断的破题实践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提升能力。
二、工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各级工会组织高度关注、重视民生,并把帮助解决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推出一系列帮扶举措,着力解决职工生产生活方面的难题。
就市工会而言,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通过送温暖和特困救助,着力解决职工生活困难。连续17年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向困难职工送温暖活动,累计筹集、发放慰问资金1.2亿多元,慰问困难职工达57万人次。从2023年起,利用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特困救助〞窗口,开展对特困职工的日常生活救助,累计发放救助款200余万元,救助职工1000多人次。最近我们又开办了“爱心帮扶超市〞,为困难职工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生活帮扶。
二是通过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着力解决困难职工子女就学困难。从2023年起,连续2023以多种形式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共筹集、发放助学款近550万元,让近万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上学梦。同时,开展“六一〞节向小学段困难职工子女送学习用品活动,组织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结对帮扶70名考上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有效解除困难大学生上学的后顾之忧。
三是通过职介、职培和建立再就业基地,着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开办曙光职业介绍中心,开展为下岗失业职工免费职业介绍活动,仅2023、2023年就举办了50余场下岗职工专场招聘会,累计为下岗职工提供工作岗位3万多个,近万名下岗职工通过工会职业介绍实现了就业。利用市职工大学和工会再就业培训基地,累计培训下岗职工近万人。此外,在全市建立30多个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提供再就业岗位6000多个。
四是通过大病救助和职工医疗互助互济,着力解决困难职工大病救治问题。2023年起,在市帮扶中心设置大病救助专窗,对患大、重病职工开展救助,累计发放救助款200余万元,救助大、重病职工近2023人次。2023年下半年,在全市开展职工医疗互助互济活动,仅四个月就筹集资金500万元,有近3万职工参与,至今已有近千名患大病职工得到救济。
五是通过加强帮扶中心建设,着力解决工会民生工作长效开展问题。加强了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场地、设施、管理等软硬件建设,帮扶中心场地由150平方米扩大到500平方米,改善了环境。推动建立县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在乡镇〔街道〕、社区设立帮扶站,健全困难职工三级帮扶网络。加强建档、建证、建站、建制的“四建〞工作,建立完善全市特困职工数据库档案,加强?市特困职工帮扶证?、?市困难职工帮扶证?的管理使用。
六是通过积极的源头参与,着力推开工会民生主张得到重视和解决。积极开展民生调研,2023年以来,市总工会先后独立或会同有关单位〔部门〕开展了“特困职工群体状况〞、“农村义务教育假设干难题〞、“中小企业改制情况〞、“弱势群体及对弱势群体帮扶〞、“进城务工人员根本状况〞、“企业职工收入分配情况〞等10屡次有关民生问题的调查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通过专题报告、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等方式,积极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实情、建言献策,为民生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实提供依据。此外,积极参与社会保险、生产安全、农民工工资落实等方面检查、督查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在民生问题的参与、推动、监督作用。
可以说,在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先期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民生问题正式提出和实际推动时间还不长,工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还存在思路不够成熟,工作形式还不够完善,工作机制还不够系统,工作社会影响还不够大等问题,具体讲,第一,工作定位难以把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越位〞。工会参与民生的有些工作面过宽,涉入了本应是政府有关部门或其他单位的主要职责。比方在送温暖中涉及到了一些退休人员、伤残人员等属于劳动、民政、残联等救助的困难群体等。二是往往“缺位〞。主要体现在参与涉及民生问题的政策法规制定和在社会保险、劳开工资、安全卫生、医疗和住房等制度的推动落实、监督检查和查处等方面,有时主动性还不够,往往被动“缺位〞。第二,工作合力尚待形成。工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多的是要解决职工最现实、最迫切的生活生产难题,这就需要较强的财力、物力、人力来支撑和保证。但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各级工会的人、财、物等力量都相对有限,整体实力还缺乏,必须充分整合和利用工会以外的力量。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工会所期望的“党政重视支持、部门协作配合、社会积极参与〞的格局还未真正形成。比方,党委、政府对工会参与民生工作,一定程度上还未做到同方案、同布置、同促进、同支持;工会的帮扶救助工作还没有与民政救助等政府救助体系有机衔接;职介、职培等促进就业工作还没有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就业工作体系有机衔接……等等。因此,当前工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很多工作领域,缺少协同和支援。
三、工会组织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第一,要找准定位。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以党委和政府主导,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具体操作和实施。工会作为群众团体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政府民生工作的重要补充。因此,必须把工会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放到党委和政府民生工作全局中去考量、去把握,争取党委政府把工会的保障参与民生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工作大格局,做到一起方案,一起布置,一起落实,切实找准定位和工作着力点,发挥工会组织“方便快捷〞的独特优势,遵循“到位不越位、补位不缺位〞的原那么,努力做好拾遗补缺、解急救难工作和履行好反映、参与、配合等职责。
第二,要突出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大课题,是一项涉及内容多,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工会由于自身条件有限,要在参与民生中真正发挥作用,就不应全面涉及,大包大揽,重复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必须突出重点,力所能及,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内容上,要把开展特困和大病救助、就业和就学帮扶、医疗互助互济以及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上的参与、推动、监督作为工作重点;在对象上,要突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困难职工群体为重点,尤其要把困难劳动模范、工会会员作为重中之重。
第三,要建好阵地。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当前工会参与民生工作的重要阵地。去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天津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时,充分肯定了工会帮扶中心的地位作用,为工会帮扶中心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工会组织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大好机遇,加强帮扶中心硬软件建设,建立健全网络体系,着力拓展领域、提高质量、增强实效,不断稳固和开展帮扶中心这个阵地。
第四,要展亮新的品牌。“送温暖〞、“帮扶中心〞、“金秋助学〞、“职介职培〞等是工会在参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探索实践中形成的几个有影响“品牌产品〞,而且这些“品牌〞工作已成为当前工会参与民生工作的主要抓手并发挥了实效。下一步我们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继续培育新的品牌,重点打造“职工医疗互助互济〞、“职工创业小额贷款〞、“爱心帮扶超市〞、“在职女职工特殊疾病和意外伤害保险〞等工会民生工程的“新品牌〞,推开工会民生工作的新开展。从而形成工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系列品牌工程,到达拓展扩大工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社会影响力,到达不同困难职工的不同救助系列化、规模化、稳定化。同时,要加强经验总结,积极向党委、政府和上级工会“推介〞工会民生品牌,努力在党委、政府和困难群体中扩大影响;还要充分利用社会新闻媒体和工会自身宣传平台,加强对“品牌工作〞的宣传报道,以增强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