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数学
中的
画中话
数学中的画中话
王秀娟
:数学中的“画中话〞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简单的图形把题目的意思表示出来一种学习方法。“画中话〞画数学的学习方法直观形象,而且在教学中使用方便,适合低段数学教学。学生能从“画中话〞的数学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以及解决问题;
学生在“画中话〞的画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欣赏到了数学的美……
关键词:画中话;
画数学;
数学化;
思维
我的困惑:
现象一:低年级时许多孩子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时会不明白老师说什么;
有时候题目看了很多遍还是不明白意思;
问他是怎么想的,支吾了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一直为这件事头疼,到底是孩子年龄太小,他们只有这点水平?还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当呢?请教了同事,他们也有这样的困惑,答复是:好象每届孩子都是这样,老师也没方法,这正是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只能遵循孩子的年领特点顺其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现象自然会消失的。
现象二: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常常用到学具,学具的操作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算理,形成概念等。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有很多困难,原因是在目前的大班额教学中,如果是用学具操作的话就很难控制课堂的次序;
其二,由于学具操作需要较多的时间,在交流时又不容易进行比较,因此很多时候是学生按照老师说的一步一步操作,教学过程就变成了为了操作而操作。基于这些原因,很多教低年级的老师虽然知道学具的好处,可是在平时教学中用的却很少,很多时候是老师用教具操作而学生仅仅是观察,这样做学生虽然能明白一些算理、概念等,但是学生的思维却被束缚,只按照老师的演示在思考接受,没能真正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来。
偶然发现:
一次,我在一本数学的教育丛书发现名师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是这样的,他们用的是新课程下的新教材,通过自己跟名师的学习,我的教学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文字看出,班级中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时机很多,课堂也民主。有一次,老师请一个学生说想法,他说着说着就跑到黑板前边画边讲起来,他的画很稚嫩可是却能把他的想法形象地表示了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了这个意外的插曲,我不禁思考——能否让学生用画中话“画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我的困惑呢?因为把数学画出来不仅直观形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而且刚好可以弥补用数学学具的缺点。
我开始研究——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利用画中话来“画数学〞?如何才能让“画数学〞中的话发挥更大的成效?
我的观察:
画中话的“画数学〞就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把题目的意思用简单的图形画出来,或者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的一种学习方式,也就是图画中的语言。
那么“画数学〞到底应该怎样画?又在什么时候“画〞呢?这些答案我都从名师的课堂找到了答案。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崇拜名师的具体做法:
一、在学生理解困难时
[案例]
低年級的解决问题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我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练习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一个观点——求一共有多少就是用加法,所以当他们拿到这一题时,想当然地列出了算式“9+5=14〞。教学时,我问了孩子们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这个“我〞有没有包括到到9和5中去,然后让他们讨论如何解决,最后汇报讲解。这样的一个过程下来,只有十几个孩子理解,后来我又讲了两遍,理解的孩子虽然多了,可是换了一道类似的题:从前数起我排在第9个,从后数起我排在第5个。这列队伍一共有几个?大局部学生又习惯地用9+5+1=15。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呢?名师想到了“画一画〞这一方法,就提出“你能用两种不同的图形表示‘我和其它人,把这两列队伍画出来吗?〞学生们很快地就画出类似了这样的图:汇报时,名师让学生把两副图进行比较,让学生在辨析中进一步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明白了什么时候“我〞是没有数的,什么时候“我〞是重复数的。最后还告诉学生“画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当我们看不懂题目时可以用画画的方法把题目画出来。后来学生再碰到例如排队、间隔等难理解的题时,都能主动地用画画来分析题目的意思。
[我的思考]
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曾经提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说是学习数学,倒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低年级的小朋友由于词汇量较少,他们的思维又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虽然有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但是这些生活经验提炼到数学题时却往往难以理解。这时候,画中话“画数学〞在这里就起到了一种“桥梁〞的作用,它能很好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即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学生在创造出自己看得懂的“数学画〞的同时,他的头脑中也正在不断地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二、在学生学习枯燥时
[案例]
课间,我走进二(一)班的教室,见一位学生正得意洋洋地给小朋友欣赏他的画作。“哇,真漂亮!你知道这里面藏着哪些数学知识吗?〞我顺口问了一句。话音刚落,周围同学都纷纷说开了。“我知道左边有5朵白云,右边有1朵,总共有6朵。〞“原来有3只小鸟,飞走了1只,还有2只。〞“房子上面有太阳、白云、小鸟。〞……课堂结束时,老师布置了“这个周末就让学生画美丽的数学画〞。周一交来的作业让我有了一份惊喜:学生有的用数字画出小动物;
有的画出了去商场购物的情景,还写上商品价格计算的算式;
有的用学过的平面图形拼成蜻蜓、房子、树……;
还有的画了一个数学的小故事等。通过这次的作业,我发现二(一)班的学生写数字的热情高了,写作业的兴趣也高了。
[我的思考]
数学是一门思维容量较高的学科,较多地依赖学生的思维活动,与语文相比,缺少了一些趣味性。虽然教学中老师也采用了一些活动或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毕竟没有语文课文那样让学生觉得有兴趣。再那么数学的作业一般也都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让学生把数学画出来,并及时地进行交流,学生非常地喜欢,从而也喜欢上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高。
三、在学生思维受阻时
[案例]
学习了表内乘法后,一次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思维题:有9棵树,要求每行种4棵,种成3行,应该怎么种?学生读了题后,马上就嚷嚷开了,“老师,这道题错了,每行种4棵,种成3行,应该是12棵,9棵是不够的〞“是吗?〞我成心看看了书上,“没错呀。〞“那是怎幺回事呢?〞学生被难住了,这时王老师提示他们:“你们试着画一画,看看秘密藏在哪里了,好吗?〞学生四人小组边讨论边画,经过了议议画画,很快就有学生举起手,并且大叫“我知道了。〞我没有急着让他们答复,而是让他们在小组里把画的过程再一次进行交流。汇报时,学生用自己画出来的画进行了解释说明,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我的思考]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敏捷的、灵活的、深刻的和独创的,但同时也很容易受到习惯的影响,从而导致了思维的定势。另外学生在自己的探索学习中,不可能总能选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必然会出现思维受阻的时候。这时,就必须改弦易辙,另辟蹊径,调整思路,另行出击。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开展,所以当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画一画、议一议。在画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问题,并通过与同伴的相互协作,在不断的尝试和选择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从而也扩散自己的数学思维。
我的收获:
一、从“枯燥〞走向“生动〞
“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 确实,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会认为学习是有趣的。但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这种对学习的兴趣最长将持续到上学前。上学后,许多孩子都会逐渐地对学习、对在学校的学习产生厌反感,他们认为在学校学的知识很枯燥,没有意思。而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数学素材用“画〞的形式表示出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的课堂也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同时,学生在“画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解题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喜欢上了数学。
二、从“接受〞走向“探究〞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为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从独立学习走向合作学习,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学习。
“画数学〞就是让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开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让学生边画图边编口诀并写出乘法算式。通过这一探究活动,学生了解了乘法口诀的意义,经历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知道了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哪些数学问题等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了探究与掌握知识的过程,实现了从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的转变,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还开展了智力。
三、从“单向〞走向“多向〞
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开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思维的方法比较单一。而运用“画数学〞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其一:“画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生活用语转换成数学语言,而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是数学思维的关键。同时,“画数学〞也能提高学生把“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的能力,其实这也就是数学的抽象概括。其二:“画数学〞能较好地把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展示出来。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画法,表现出不同的思维过程,学生在交流比较中掌握了不同的思维方法;
即使同一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也能激起思维的火花,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得到了发散。
四、从“模仿〞走向“创造〞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一种模仿学习,学生缺少创造力。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低段数学教学中运用“画数学〞这一方法时,能让具有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在画的过程中都有时机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用統一的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从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
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出“新点子〞;
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于别人不同的见解等。
总之,学生从“画数学〞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有意识地利用“画〞来解决问题;
学生在“画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欣赏到了数学的美……“画数学〞以后,我的数学课堂也变得更加生动,看着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越来越喜欢数学,我的心也被幸福所充满,所以——让我们勇敢地“画数学〞吧!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数学.教育部审定2022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