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_刘旭.pdf
下载文档

ID:210415

大小:1.41MB

页数:10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2 中国 数字 经济发展 研究 刘旭
数字经济DIGITAL ECONOMY 2hoRizoN 2022视野本文通过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治理及数据价值化四大维度,全面考察中国(暂未涵盖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四个直辖市及各地级行政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形成“2022 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并划分出四大线级,全面、科学反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及阶段特征。文刘旭 刘浩然 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于 2021 年提出“五化”界定,明确数字经济包含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五个部分。其中,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层支撑;数据价值化盘活数字经济核心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和活力源泉;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代表了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新形态,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其中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数字化治理引领生产关系新变革,是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实现数字成果普惠共享的重要途径。一、数字十年十年为序,中国数字经济量质齐升,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数字经济官方微信赛迪网官方微信DOI:10.19609/10-1255/f.2022.12.00332022 年第 12 期Digital Economy数字经济Dig it a l Ec o n o my向基础更牢、结构更优、动力更足迈进,一个名副其实的数字经济大国已跃然东方。(一)数字经济规模跃升、结构优化、实力进阶十年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实现超四倍增长,跃居世界第二位,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居世界第一。2021 年,中国数字经济增速超 GDP 同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 GDP 比重约达 8.1%,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中国经济社会稳增长、保就业、促民生的关键动能。其中,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占比实现 8:2,数字经济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渐入佳境。数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38.6%,超过 G7 国家贡献率总和。十年乘风,中国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充满韧性与活力,备受世界瞩目。(二)网络基础设施规模最大、技术领先、保障有力十年间,中国信息通信网络实现迭代跨越,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其中,光纤网络接入带宽实现从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指数级增长,移动网络实现从“3G 突破”到“4G 同步”再到“5G 引领”的跨越。历史性实现全国行政村“村村通宽带”,网络提速降费深入实施,宽带网络平均下载速率提高近 40 倍。截至 2021 年年末,中国累计建成并开通 5G 基站 142.5 万个,占全球 60%以上,实现全球最大的 5G 网络部署。数字网络建设加速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底座。(三)数字经济产业高速发展、深度融合十年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翻倍增长,2021 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规上企业营收达到 14.13万亿元,较 2012 年增长 100.7%;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营收达到 9.5万亿元,较 2012 年增长 283.1%;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1.5 万亿元,近 5 年平均增速超过 30%,新兴产业发展生机勃勃。产业融合进程提速,农村电商由多点散布转为规模化、专业化发展,2021 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 2.05 万亿元,实现十数倍增长;“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升级,规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较 2012 年分别提高 5.7、4.2 个百分点。(四)数字经济创新支撑更强、转化加速、迭创佳绩十年间,中国创新研发投入快速增长,2021 年 R&D 经 费 投 入 比 2012 年 增长 1.7 倍,年均增长 11.7%,投入规模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位;R&D 经费投入强度达到 2.44%,比 2012 年提高0.53 个百分点,接近 OECD 国家平均水平。截至 2021 年年末,中国有效专利数量达 1542.1 万件,比 2012 年年末增长3.4 倍;国际专利申请达 6.95 万件,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创新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数字技术引领力凸显,量子信息、数字经济DIGITAL ECONOMY 4hoRizoN 2022视野铁基超导、干细胞等基础前沿研究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大国重器”亮点纷呈。2021 年,中国创新指数居全球第 12 位,比 2012 年上升 22 位,摘取中等收入国家榜首桂冠。(五)数字经济企业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欣欣向荣十年间,中国新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量达 643 万户,占比由 2012 年的 6.3%提升至 15.3%,其中“数字技术应用业”和“数字要素驱动业”占比较高,数字赋能趋势凸显。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导向的“四新经济”企业新设 2545.4 万户,占新设企业总数超四成,成为经济新增长点。2021 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突破 300 家,居世界第二位,其中一半以上聚焦人工智能、互联网服务、金融科技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2022 年世界 500 强中国独占 145席,上榜企业数量蝉联榜首,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数字经济企业强势崛起,业务能力覆盖全球、享誉中外。(六)数字政府改革深入推进、成效显著十年间,中国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加快部署,“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服务管理新模式广泛应用,在线政务服务能力和满意度显著提升。国家人口、法人、自然资源、经济数据等信息库基本建立,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总枢纽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投用,涵盖 46 个国务院部门、共 1376 项政务服务事项,直通 31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 554 万多项地方政府政务服务事项。根据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排名由 2012 年的全球第 78 位提升至第 43 位,整体达到“非常高”水平,跃居全球领先行列。(七)数字化生活方式深度普及、极大丰富十年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快向生活消费领域融合应用,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助力网络购物、无人零售、移动支付等新型消费异军突起,居民生活方式深刻变革。2021 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 73.0%,移动互联网流量快速增长至 2216 亿 GB,达到 2012 年的 252 倍,网民数量突破 10亿人。网上零售额实现 13.1 万亿元,较2012 年增长 9 倍;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件大关,较 2012 年增长 18 倍,稳居世界第一。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应用场景日益丰富,用户规模分别达 9.34 亿人、9.75 亿人;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等极大便利了人民生活,用户规模分别达4.69 亿人、2.98 亿人。人民生活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正在实现。二、城市发展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依托“五化”框架,通过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治理及数据价值化四大维度,构建 DEDI 指标体系,全面考察中国(暂未涵盖中国香港、澳门和52022 年第 12 期Digital Economy数字经济Dig it a l Ec o n o my台湾地区)四个直辖市及各地级行政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形成“2022 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并划分出四大线级,全面、科学反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及阶段特征。(一)数字经济新一线步伐加快,二线城市待突破增长瓶颈目前,北上深杭广已连续多年稳居数字经济一线,综合经济实力与数字经济水平均领跑全国。成都、苏州、南京等 14 个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均属于万亿俱乐部成员,以成都为引领,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门槛差距不断缩小,能否实现多维全面发展、全量资源汇聚,成来源:赛迪顾问 表 1:2022 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数字经济DIGITAL ECONOMY 6hoRizoN 2022视野为跃升一线关键。数字经济二线城市 GDP大多聚集于 5000 亿-1 万亿元之间,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及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但往往面临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增量不足、创新资源要素供给不到位的情况,亟须寻找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动力,跨越增长鸿沟。2022 年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新增无锡、东莞,西安降至二线;二线城市数量较上一年度增加 3 个,数字经济三线前半段城市追赶势头强劲,二线城市或面临“逆水行舟”局面。(二)中西部奋楫赶超,省会(首府)城市首位度凸显百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正相关,但数字经济二线、三线城市其相关性明显低于一线、新一线城市,中后段城市凭借数字经济弯道超车,从而实现跨越发展可能性较大。从数字经济百强城市排名来看,共有 14 个城市数字经济排名领先 GDP 排名20 个位次以上,其全部位于数字经济二线和三线。其中,有 9 个城市位于中西部地区,利用数字经济能够跨越地理限制的特征,扬长避短,找准优势领域集 图 1:2022 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线级分布图来源:赛迪顾问72022 年第 12 期Digital Economy数字经济Dig it a l Ec o n o my中发力;有 6 个城市为省会(首府),汇聚全省(区)最为优越的政策、人才、资金资源,具备数字经济发展首位度优势。(三)多城发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两化”协同加速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数字产业化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是增量拓展的先导性力量;产业数字化提供应用场景和价值实现空间,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两者交互迭代推动数字经济螺旋向上发展。将数字经济百强城市的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可以划分四大类型。北京、上海、深圳等 25 个城市属于均衡型,贵阳、东莞、大连等 10 个城市属于数字牵引型,南通、扬州、嘉兴等 9个城市属于融合提升型。与 2021 年相比,均衡型城市新增 3 个,石家庄实现突破,由潜力型跃升至均衡型,昆明、青岛由数字牵引型发展为均衡型;数字牵引型城市新进 4 个,分别为佛山、大连、南昌、绵阳。此外,在百强城市中,有 23 个城市的数字产业化水平优于产业数字化,较 2021 年增加 8 个,更多城市正发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寻求高质量经济增长新动能,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以实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调发展。(四)先发城市名片产业加码,后发城市选择空间收窄基于资源禀赋,抢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率先树立产业名片,再围绕名片产业打造市场和生态,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站位与高度,从而获得政策支持、资源导入,实现跨越发展,成为诸多城市发 图 2:中国数字经济“弓箭形”空间格局来源:赛迪顾问数字经济DIGITAL ECONOMY 8hoRizoN 2022视野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路径。当前,领先城市在优势赛道不断筑牢产业基础,打造自身数字经济竞争力“护城河”。贵阳在跨越式发展大数据产业基础上,深度推进实体经济与大数据融合发展;无锡聚焦物联网产业核心链条,引培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持续壮大物联网产业规模;南昌立足虚拟现实产业,向元宇宙、人工智能等领域拓展。伴随而来,后发城市打造名片产业的选择空间正逐渐收窄。未来,区块链、智能网联、量子通信、元宇宙等尚有较多机会的赛道,以及数字贸易、数字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将成发展热点,后发城市可根据自身发展基础,审慎选择、合理布局,努力形成比较优势,把握机遇、实现突破。三、区域格局(一)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呈“弓箭形”空间格局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三大城市群数字经济实力稳增,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加速追赶,区域“五极”成员悉数登场、蓄势待发,构成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弓箭形”空间格局。1.沿海之“弓”沿海之“弓”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为核心,环海而立。三大城市群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先发区域,代表了中国数字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