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造...径选择——基于技术差距视角_邢彦.pdf
下载文档

ID:210371

大小:2.09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双循环 新发展 格局 制造 选择 基于 技术 差距 视角 邢彦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技术差距视角邢彦1,2,杨小辉3(1.天津城建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2.天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3.石家庄铁道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摘要:文章基于 20062020 年行业面板数据,从技术差距视角,分别检验国内大循环下的自主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技术引进与制造业创新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动态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自主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始终显著为正,中等技术差距、技术引进正向驱动创新绩效的提升。新发展格局下,应牢固树立开放式自主创新理念,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差距的异质性,实行差异化的技术升级策略,以达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对外技术引进的动态平衡,对实现技术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自主创新;技术引进;技术差距;制造业创新绩效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2X(2023)02-0117-07The Path Choi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under the NewDevelopment Pattern of Dual-circulation: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GapXING Yan1,2,YANG Xiao-hui3(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China;2.College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3.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Shijiazhuang Hebei 050043,China)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gap,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non-linear dynamic panel threshold effect ofindependent innovation from the domestic big cycle and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from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ouble cycle on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n the basis of the industry panel data from 2006 to 2020.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independent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have double threshold.The impact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significantly positive.In the medium technology gap,technology introduction drives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performance positively.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the concept of open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hould be set up.The industry heterogeneity of thetechnology gap should be concerned,so that the differentiated technology upgrading strategy is implemented to achieve a dynamicbalance between the independent control of the core technology and the technology introduction.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echnologicalupgrading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Key words:Independent innovation;Technology introduction;Technology gap;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TJGLQN19-002)。作者简介:邢彦,博士,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杨小辉,博士,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技术创新、资源与环境政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1,是驱动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主体。经过 40 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010 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 12 年位居全球第一,2021 年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达到 31.4 万亿元,占 GDP 比重达到 27.4%,占全球比重接近 30%,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然而,中国制造 2025 指出,中国制造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创新体系不完善,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2。那么,如何推进117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 年第 2 期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现阶段,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瓶颈,国内外不利因素激增。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科技创新,一方面,要突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中心地位,立足于国内技术需求,强调自主创新。2021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4因此,新发展格局下,自主创新在各类创新方式中处于核心地位5。另一方面,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需要广泛聚集、利用全球优势创新资源,通过外源技术引进、FDI 等方式为自主创新储备知识与技术。更重要的是,外源技术要能够服务于国内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也就是要求国内企业具备一定的消化吸收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国家或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归根到底是技术差距6。由于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在技术水平、行业基础、要素禀赋、发展趋势等方面存在差异,意味着与领先国的技术差距不同。因此,不同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强有弱,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效率也有高有低。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适宜各行业技术发展的方法和科技创新的路径存在差异。文章从行业技术差距视角入手,分别探究国内大循环下的自主研发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技术引进对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力求揭示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和内在逻辑,以期为实现中国从技术引进、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过渡,从技术追赶到技术领先的角色转变,实现制造业价值链由低端向中高端攀升,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政策依据。二、文献综述对于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对技术创新或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对于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比较典型的观点:第一,激励效应。技术引进有益于企业的自主创新,并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7。将引进的外部技术转化为企业自身的知识积累,需要经过消化吸收和模仿后再创新等过程,因此技术引进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存在滞后的促进效应8。第二,替代效应。技术引进会挤出企业的自主研发活动9。如果企业对外部技术形成较强依赖10,则会降低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阻碍技术进步。2.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对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研究(1)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研发投入可以反映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对外部创新资源的消化吸收能力。较高的研发投入表明企业内部拥有较丰富的知识积累,有助于识别外部先进技术并实现技术的消化吸收,从而提升创新绩效,即研发投入对引进外部技术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只有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时,技术引进才会与其产生互补效应,进而提升创新绩效11,12。孙理军等(2020)以中国中成药行业为研究对象,认为内部研发能力对国内技术购买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而对国外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绩效间关系不具有调节作用13。(2)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唐卫红(2019)研究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技术产业研发资本投入和国外技术引进具有调节作用,不同技术创新途径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随知识产权保护的提高而提高14。(3)基于企业所有制视角董景荣等(2020)研究发现,不同的技术来源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类型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国外技术引进对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自主研发显著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而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没有显著促进作用15。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关于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对于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两种技术进步路径的争论,现有文献未从技术差距视角寻找原因。鉴于现有同类研究的局限性,文章的贡献体现在:一是创新性地剖析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科技创新发展的本质;二是基于行业技术差距视角,剖析国内大循环下的自主研发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技术引进对制造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机理,采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分别检验技术引进、自主研发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技术差距非线性门槛效应,并探讨两种创新方式对制造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是否因行业技术差距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本研究解释了“要素禀赋说”与“技术赶超说”两种技术进步路径的争论,更重要的是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各行业选择适宜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创新路径提供了理论参考,对实现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三、理论机制1.“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科技创新路径: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以内循环为主导、外循环为支撑的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16。那么新发展格局下的科技创新,就要求立足于国内技术需求,强调自主创新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核心地位,通过自主科研攻关,将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依靠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内科技创新水平,确保国家创新链的安全7。另一方面,在坚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下,广泛聚集、利用全球优势创新资源与要素,借助国外先进技术,通过外源技术引进、FDI 等方式为自主创新储备知识与技术。而更重要的是,由于技术具有“沉默性”,挖掘和掌握这些技术需要借助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17,通过科研攻关,使引进的技术能够服务于国内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创新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的本质是聚集国内外资源,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开放式自主创新。新118发展格局下,国内大循环下的自主研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