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真相”时代高校图书馆如...利用模因培养大学生的元素养_邵博云.pdf
下载文档

ID:210346

大小:1.98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真相 时代 高校 图书馆 利用 培养 大学生 素养 邵博云
邵博云:“后真相”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模因培养大学生的元素养Shao Boyun:How Academic Libraries Use Memes in Meta-literacy Education in Post-truth Era113“后真相”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模因培养大学生的元素养邵博云(浙江大学图书馆)摘要 后真相时代,假新闻甚嚣尘上,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元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论述了模因与元素养模因的概念,利用模因开展元素养教育的优势以及在鉴别假新闻中可利用的元素养模因:假新闻的类型模因、信息评估模因、信息来源评估模因、读者的自我觉察模因。通过总结浙江大学图书馆利用元素养模因开展抵制假新闻的教育实践,探讨实践成效与待改进之处,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利用模因开展元素养教育提供参 考。关键词 后真相 假新闻 模因 元素养DOI:10.13663/ki.lj.2023.02.014How Academic Libraries Use Memes in Meta-literacy Education in Post-truth EraShao Boyun(Zhejiang University Library)Abstract In the post-truth era,fake news spread virally,hence,meta-literacy education with critical thinking as the core becomes urgent and important.This paper discusses concepts of memes and meta-literacy memes,the advantages of using memes in meta-literacy education,and how meta-literacy memes can be used in fighting fake newsclassification of fake news,identifying fake news,identifying news sources and readers self-awareness.It studi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using meta-literacy memes to resist fake news in Zhejiang University Library,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use memes in meta-literacy cultivation.Keywords Post-truth,Fake news,Memes,Meta-literacy邵博云Shao Boyun0 引言“后真相时代”(Post-truth Era)由美国作家拉尔夫凯伊斯在 2004 年首次提出,意指真相与谎言之间不存在清晰的边界,其间还有另外一种状态“模糊的陈述”,新闻报道可以利用这种模糊的陈述,来迎合民众的情绪,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由此受到很大影响。2016 年“后真相”一词被牛津英语词典评为年度词,词典将其定义为在特定的环境中,客观事实的陈述,往往不及诉诸情感更容易影响大众民 意。近年来,我们正目睹一场愈演愈烈的信息战。这场战争在电子战场上进行,以鼠标的点击作为弹药,社交媒体以单向点击量轰炸用户。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打击“虚假新闻”和捍卫事实信息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 战。1 高校图书馆在抵抗假新闻中的实践探索国际图联(IFLA)在图书馆员和其他信息工作者的道德准则中声明图书馆是开放和民主社会最后的安全场所,图书馆员强调自身的中立职责“严格致力于中立,并在收集、访问和服务方面采取公正的立场”1。然而,图书馆在虚假信息的浪潮中经历了一种日益去中介化的现象,从四面八方不断涌现的大量可用信息削弱了图书馆的权威,图书馆在一个自由114信息素养论坛图书馆杂志(2023年第2期 总第382期)Library Journal(Vol.42 No.2)数字世界中的实用性也受到了质疑。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正如布施曼所说,图书馆员的角色不能只是中立的信息医生,单纯地开具处方,更需要出于公平公正的目的对媒体生态进行干预,通过图书馆的空间和服务(物理和虚拟)发送一种强烈的反对假新闻的信号2。作为信息创建、传播、访问和评估方面的研究者与指导者,图书馆和信息专业人员有责任将假新闻的“流行”作为一个中心问题来对待。有关假新闻的服务应被视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 分。自 2018 年以来,国外高校图书馆打击假新闻的策略和方法主要分为 4 个方面:来源评估、信息素养、传播活动和技术手段。“来源评估”代表专注于信息的评估方法,例如提供CRAAP、RADAR、IFLA 如何识别假新闻、横向阅读、“IF I APPLY”等方法;“信息素养”代表着关注图书馆个体用户的策略,如图书馆指南、课程与线上指导、涉及批判性思维的研讨会等;“传播活动”代表关注图书馆广大受众的策略,如利用模因和信息图表、视频和媒体活动等;“技术手段”旨在克服图书馆自身的弱点,如馆员与教师、记者、媒体和出版商的协作、识别假新闻的技术解决方案等3。国外高校图书馆在打击假新闻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后真相时代中,这些策略和方法并不特别有效。假新闻往往利用视觉冲击和情绪主导刺激传播,后真相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人的情感和认知维度,这远远超过了图书馆擅长的信息搜索和评估技能的领域。在后真相时代,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元素养的培育迫在眉 睫。2 元素养和模因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工作组组长雅各布森(Trudi E.Jacobson)是元素养的首倡人,她在 2011 年提出“元素养(Meta-literary)”概念并这样解读:元素养是个人参与信息过程的综合性框架,同时也是一种融合了新技术、统一了各种素养的能力。雅各布森在其相关论文中构建了元素养模型4(如图 1 所 示)。共享移动设备查找元认知元素养元认知理解在线社区整合参与生产获取评估开放教育资源社交媒体使用合作图 1 元素养模型杨鹤林丰富了元素养在新媒体情境中的定义,他指出在网络协同环境下,元素养能提升人们在数字化时代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5。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在2015 年 2 月发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中正式引入元素养概念,并在其中大量吸收了批判性元素。元素养要求个体从4 个方面参与到信息生态系统中,分别是:行为、情感、认知和元认知。元认知亦可理解为批判式反省,是对自身思维过程的认知和理解,它强调人们如何获取与处理信息,以及对自身学习方式的认知6。1976 年英国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模因”。道金斯(Dawkins)7认为,模因是文化信息单位,模因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能够依托语言、图片、书籍等文化传递载体,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等文化传播行为,逐渐形成自身的副本,并在形成过程中被赋予不同的本质内涵与价值层次,以此实现人类科学文化精神的复制与传播。模因包括但不仅限于复制、变异与选择过程中的语言、文化风俗、观点和社会行为。成功的模因和成功的基因具备相同的特征,分别是长久性、多产性和复制保真 度。在文化传播与演进的过程中,一张图片、一句短语、一个表情就能传递一个想法。模因之间相互竞争有限的资源,包括用户的大脑、邵博云:“后真相”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模因培养大学生的元素养Shao Boyun:How Academic Libraries Use Memes in Meta-literacy Education in Post-truth Era115时间和网速,其中最重要的是争夺用户的注意力。模因在每次模仿过程中,都会因为主体的不同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异,如果某种变异的模因获得了大量的复制传播,那么就可以将其称为强势模 因。如果元素养指的是个人在知识和信息生态有机体中的素养单位,那么模因则是通过个人在信息生态过程中的活动促进人类文化进化的文化信息单位。笔者根据模因的定义和传播过程构建了模因模型(如图 2 所示):以模因为核心,以人的情感、心理和认知为触发点,通过对信息的“同化、记忆、表达、传播”4 个步骤8,在视频、图片、图表和标语等媒介和环境中,最终达到语言、文化习俗、观念和社会行为的进 化。语言视频同化情感模因心理 认知表达图表观念传播记忆图片标语文化习俗社会行为图 2 模因模型在中国知网中,检索主题为“模因”的文献,共有 5 353 篇。使用学科背景分析,超过70%的文献属于语言文字学科,其余学科从高到低分别是新闻与传媒、教育学和文艺理论。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在与假新闻密切相关的新闻与传媒学科中,模因理论最常用于网络流行语、短视频、新闻标题、跨文化传播等主题的研究912;模因教学则主要涉及英语写作教学、英语翻译教学、对外汉语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1316。检索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中的 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 A&HCI(人文艺术引文索引),发现国外对模因的研究相比国内涉及更广泛、多样的学科领域,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传播学、社会学与语言学,其余还涉及人文学、心理学、教育研究、神经科学 等。在传播学领域,相关研究人员已对“模因”达成了含义上的共识。对互联网用户来说,模因指在网上快速传播并在传播中渐次发生变化的内容单元,包括“某个用书面文本、图片、language move 或其他文化形式呈现的想法”17。它可以是一段“网红”舞蹈视频、一组生动的表情包、一种具有固定格式的文本表达,也可以是“冰桶挑战”这样的点名活动。拉莫尔施夫曼(Limor Shifman)12认为模因有 3 个维度可能会被人们模仿,包括内容维度、形式维度和立场维度。内容维度主要指模因的文本内容,也就是它传达的观点和意识形态。形式维度指的是能被人类感官接收模因的物理形态,包括某些文本的视觉、听觉维度,或是更复杂的组织模式。立场维度主要指模因传播者如何定位自身与文本、语言代码、接收者和其他潜在传播者的关 系。3 利用模因开展元素养教育的优势首先,目前虽未有研究将模因用于信息素养教育,但如上文所述,模因在新闻传播与教育学领域已有相当程度的研究基础,因此,使用模因开展抵制假新闻的元素养教育可以借鉴模因在新闻传播和教育学中的应 用。元素养强调个人在整个信息生态过程中的素养与能力,是催生其他素养的素养,注重个体在信息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元素养包含个体的好奇心、系统性、明智、求真性、分析性、开放思想和自信心等思维气质,同时要求个体适应不同的信息需求和文化环境。这些技能与智识是针对用户个体的,不是信息本身。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围绕信息本身,却忽略了个人因素及信息使用的具体情境。而模因具备文化适应性,成功的模因是那些比其他替代物更适应当前模因环境、遗传环境和周围环境的模因12。模因符合个体心理与情感特征,能通过迎合环境而实现复制与传播。因此,以人为本、适合不同信息情境的模因教学更符合后真相时代下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更利于贯穿元素养教育的全过 程。其次,模因传播性强、辨识度高,符合用116信息素养论坛图书馆杂志(2023年第2期 总第382期)Library Journal(Vol.42 No.2)户心理,易于被用户消化和吸收。假新闻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新换代,变得更可信,更容易获得。今天的假新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夸张的图像和引人注目的标题。假新闻以模因传播(如夸张标题和网络用语)的形式争夺读者的注意力,高校图书馆员同样需要利用具有长存性、丰产性和保真性的强势模因来对抗、消解假新闻常用的模因,竞争读者的注意力,吸引读者的兴趣,纠正读者的情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