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全球通史
2023
全球
通史
名著
读后感
全球通史名著读后感
篇一:读全球通史有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读全球通史有感 读全球通史有感
在整天沉醉于乏味单调的各种数字、公式、代码之余,终于有幸读到一本如此的名著。事实上关于名著,只是曾经作为好奇看过像水浒传、三国演义如此的,而从没有以一种欣赏艺术的或者理解历史的态度看过一本像样的书。 翻开这本厚重的书,映入视线的是以公元1500年为分界的对世界历史的两个大的划分,而其中各历史的开展也是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展开的,但两局部的展开是不同的,由于诸严重事件开展的不平衡性,书的研究也有所侧重,作者显然是以最短的篇幅来阐述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漫长的时期,而之因而侧重于人类文明史,大概是人类历史的开展速度不断在不断加快的缘故吧。
这本书中,斯塔夫利阿诺斯不仅是把全球史记述了一番,而且更为独到交融了本人的思想,他以局外人的视角客观的评判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地点所发生的严重事件,这种思想的客观、科学、公正是不同于以往我们审视历史的角度的,同时关于所记述的事件与变革,他不仅能够恰到好处的举例说明,而且关于他们的阐释更是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他宽阔的视角与缜密的思维不得不叫读者嗔目。在对中英鸦片战争中他是如此说明19世纪中叶中、西方军事技术方面的奇异差异的:中英鸦片战争期间,有位是中国皇帝的亲戚的军事将领想出一个打败西方蛮族的打算。他建议在猴子的背后挂上鞭炮,然后把猴子抛到停靠在岸边的英国军舰的甲板上。这个打算被批准后,19只猴子关在笼子里被带到了中国人的司令部,但却找不到一个敢到英国军舰的射程内去抛猴子的人。如此的阐述实在能够叫一个中国人深深地体会到闭关自守的可怕,感遭到落后的耻辱。又如在对那时中国人的英勇作战他是如此说的:他们的守卫队常常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但是,英中两国的力量差距比西班牙制服者和阿兹特克人之间的力量差距还要大得多。难道还有比这更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中国当时与英国实力的悬殊么,确实,这一切都真真切切叫人咬牙切齿。
全球通史在后记中援用伯特兰特罗素的一句名言:有时候,在恐惧时刻,我总要疑心是否有理由希望人如此的动物接着生存下去。他也如此写到:人类还从未看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也同样从未见识过埋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斯塔夫里阿诺斯以及如今众多的历史学家都认识到了科技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科学既能成为潘多拉魔盒,又能成为神灯,希望中孕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读全球通史有感 育着危险,美妙中承载着消灭。也许确实有那么一天,人类会开展到穷凶极恶的最高境地,能够断定,这是一个有着严重咨询题和严重时机的时代,也是一个有着宏大危险和宏大潜力的时代。这不是一种使人安静和温馨的情势,而是一种令人不安和不温馨的情势。因而,大概人类社会总有如此的矛盾存在:社会的变革总是难以跟上科技的开展水平,以致于我们大概从来都不具备操纵当前科技的真正资历,这种科技的超前开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对人类今后社会的走向产生担忧,到底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同社会依然日渐走向空前未有的大灾难,我们不得而知,希望科技的迅速开展不是加速我们的灭亡,而更趋向于对我们有利的一面。 合上书,一部浩繁的人类开展史历历在目,仿佛经历了一次漫长的时间旅行,惊心动魄,感慨万千。
篇二:15-16世纪大航海时代在东西方世界的表现比照以及阻碍——全球通史读后感
15-16世纪大航海时代在东西方世界的表现比照以及阻碍
——读全球通史第7版有感
全球通史是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最富盛名的一本著作。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出色老师奖秒各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这部潜心力作自1970年初版咨询世以来,赞誉如潮,被译成多种语言流传于世,可谓经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文笔隽永、笔力深沉、才思横溢,整部著作前后一贯。近年来,在诸多以全球观点或包含全球文明历史内容重新进展世界史书写的尝试中,最具有推进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独立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最为著名。后经作者屡次修订增补,第7版在保存原文精华的根底上,融入了时新的研究成果,新增了数百幅生动珍贵的图片和脉络明晰的地图,使这部名著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完善。这7个版本的全球通史的出现正说明了,此书的珍贵价值并未随着光阴的流逝而减少。
在本文中,笔者将会围绕着15-16世纪的世界性大航海活动,结合全球通史以及其他参考材料,对该持续百年之久、对后世阻碍甚大的活动进展概述,并横向比照其在东西方文明中的表现和方式,以及其对后来东西方开展的深远阻碍。
一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往常称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那么是互相作用时期。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撰写全球通史的时候,同样将世界文明史划分为两个局部,以1500年为界,分为1500年往常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
在他的书中,我们能够看到如此的描绘:“1500年往常,人类根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截了当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络在一起,不管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依然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因而,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机点。〞
而1500年前后,或者让我们更加明确一些,15-16世纪,为什么在众多学者的心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在这段时期里,世界上终究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
15-16世纪,发生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世界性大航海活动,这次大航海以空前的规模和严重的地理大觉察而知名后世。首先,在1405-1433年间,中国的伟大航海家郑和奉明朝皇帝之命,以弘扬国威为目的(也有寻找建文帝、开展贸易等其他说法),先后七次扬帆远航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创始了当时世界远洋航行的纪录。而后葡萄牙人将目光投到远洋上,被称为“航海家〞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组织了屡次沿着非洲西海岸航行的航行探险,在马德拉、亚速尔、佛得角等群岛建立了深化大西洋探险的前哨阵地。而在这个世纪末,世界航海史上最具有严重意义的航海活动开场了。1492年到1502年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大力支持下,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而与此同时,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率领船队从里斯本出发,寻找通往印度的海上新航道。经历过千辛万苦,达·伽马终于成功抵达印度,成功开辟了从欧洲绕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线。
从这个时间段开场,人类的舞台终于从陆地上扩展到了海洋之上,而各个孤立隔绝的文明也终于开场了互相间的交汇。这其中有友好的贸易和交流,也有流满鲜血的暴力奴役和欲望。从美洲大陆以及其他殖民地源源不断流向欧洲大陆的财富和人力协助欧洲国家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为它们日后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根底。而在遥远的东方,郑和死后,中国人的
身影就消失在远洋上,“片板不许下海〞,明朝严峻的海禁政策将陈旧中国向外翻开的大门渐渐闭上。封建王朝还在享用着最后的荣光与盛世繁华,但是在大洋的另一端新的科学技术文化已经在崛起,现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引子就在这时候埋下了。
这次大航海所带来的地理大觉察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开展交流等联络的规模与性质,世界市场的雏形就此构成。这是人类文明开展的创新性开辟性的历史打破,标志着人类文明走向现代社会的最早起步。
二
我们能够看到,在这历史性的大航海中,东西方——西欧与中国——几乎是同时向大洋迈出了本人探究与制服的步伐,能够说在这个严重历史开展时机的把握上,中国甚至更先走了一步。但是为什么在后来开展中,中国却没有占到上风,或者能够说是与西方走向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呢?
为了寻找这个答案,我们必须先对西欧与中国在该时间段的航海活动开展趋向有个大致的理解,进而我们需要对欧洲文明以及中国文明的文明性格特点做出一个大致的理解与把握。16世纪的法国曾出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热潮,即主张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开展中起决定作用的社会理论。如16世纪的法国思想家 J.博丹便主张地理环境决定着民族性格、国家方式和社会进步。该理论过于夸张了地理环境在社会生活与社会开展中起到的作用,但是依然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构成尤其是其文明性格的塑造是有特别大作用的。
欧洲大陆位于高纬度近北极的地区,由于濒临大西洋一侧地势过于平坦和低洼,来自极地和西风带的寒流能够大肆侵入,因而在早期,欧洲大陆的自然气候上并不具备大力开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再加上欧洲自然地理轮廓破裂,总面积的1\3以上属于半岛和岛屿,其中半岛面积又占全洲面积的27%。众多的半岛和岛屿把欧洲大陆边缘的海洋分割成许多边缘海、内海和海湾,而欧洲本身的面积又不大,仅有1040万平方公里,这使得欧洲各国间隔海洋都极近,加深了欧洲气候的海洋性,也加深了海洋对文明的阻碍。
欧洲大陆面积有限,资源又不充足,这使得欧洲国家们大多缺乏自给自足自主开展的才能,让它们适应于用国际贸易以及掠夺的手段来互相取长补短。因而欧洲特别早就呈现出一种海洋文明、重商文明的特点。而欧洲众多林立小国与城邦,政权的反复快速更替,海陆贸易的繁荣以及战争的频繁等等让欧洲文明反复地经历动乱和动乱,这让它特别早就表达出了一种外向的文明性格。
而位于东亚的中国那么与欧洲大大不同。中国位于宽阔的亚洲大陆最东端,外部地理环境上十分平安或者说是易于隔离:东面临海,西北横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最高海拔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达四、五千公尺。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使得中国不像印度文明般长时间遭到外族入侵的威胁,让中国文明不断比拟有平安感,但是这种地理环境也使得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比拟遭到限制。而在内部地理环境上,中国拥有着极其宽阔的疆土,资源丰富物产丰盈,能够自给自足自主开展,又有长江、黄河两大河流滋养,两河流域内平原宽阔,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划隔,极其适宜农业大开展。而气候上,中国受季风气候阻碍,有着“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常常能到达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的收获。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充足的资源使得中国文明拥有一种更为稳定持久,相对内向封闭的文明特点。
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之间不同的文明性格注定了在面对一样的历史机遇的时候,两方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而更根本一点是,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在对待商业上截然不同的态度。欧洲由于地理的限制和开展的需要,商业不断是其重要的社会支柱。因而在欧洲,资产阶级从一
开场就享有相当大的权力,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加强了本人手中的权力。而在中国,士农工商,由于长期的儒家思想阻碍,商人阶层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不断处于比拟低的社会地位上。即便他们握有宏大的社会财富,中国商人仍然缺少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因而在嘉靖帝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公布了禁海令的时候,这项政策立即得到了执行。正如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正是体制构造和向外拓展的动力方面的根本区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机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三
而为了理解东西方两种不同航海队伍的组织方式与任务,我们能够援用罗荣渠教授的一张图表。
从这张图,我们能够看出,哥伦布与达·伽马等人的航行主要是西欧中世纪后期社会经济开展对商品和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关于东方的香料与金银的需求刺激。随着经济贸易的繁荣,西欧的商人渴望越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及意大利人关于东方贸易的重重阻碍,直截了当与印度、中国等地直截了当发生贸易联络。这是推进西欧人向海外开展的最直截了当有力的经济动力。而在政治上,西欧各王室奉行重商主义,以各种方式鼓舞和支持人们出海探险是为了增加王室的金银收入以及壮大本国实力。欧洲封建式的领主经济构造大大限制了王室直截了当获取财富的才能。这使得他们关于开辟新航路,拓宽财源,开展贸易有着极大的兴趣。再加上那时传教士们对在海外传播基督教有着极其狂热的信仰和追求,这使得欧洲的大航海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