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纲要”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_薛光远.pdf
下载文档

ID:210267

大小:1.29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纲要 课铸牢 中华民族 共同体 意识 路径 探索 薛光远
昌吉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ANGJI UNIVERSITY2023年1月第1期Jan.2023NO.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其为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成为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征程上的根本遵循和共同意志。如何有效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提升“纲要”课教学质量的内在需要,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学内涵、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向的基础上,立足于“纲要”课教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契合点、价值共通点、情感共鸣点,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不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价值。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纲要”课的内在耦合关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纲要”课融知识传授、政治塑造和人文化育为一体,它从理性的、辩证的角度解读中国近现代史,把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传授给青年学生。同时,在此基础上承担着深化主流历史认同、提高学生历史素养,进而实现政治引领和人文化育的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但直接关系着青年学生如何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等错误思想,增进民族认同、维护国家统一的现实需要。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纲要”课程内容,是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一条重要线索。“纲要”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薛光远李敏(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所在。“纲要”课教学应该立足于教学内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契合点、价值共通点、情感共鸣点,在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学内涵、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形成以历史梳理为根基、以理论阐释为主线、以价值塑造为目标、以社会实践为辅助的多维立体教学“矩阵”,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关键词:“纲要”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代新人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469(2023)-01-0071-07收稿日期:2022-10-15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新时代思政课筑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色自觉及实现路径研究”(19B189)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薛光远(1983-),男,河南平顶山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李敏(1999-),女,湖南岳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年昌吉学院学报“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辛探索并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历史。”1 5现代民族观念并非中国固有之物,而是经由近代从西方引入的nation概念逐渐演化而来。“民族”观念在中国继承了“华夷一体”和“大一统”等传统因素,推动各民族以“中华民族”为共同身份谋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积极建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步形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在民族问题上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与具体的民族问题联系起来,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各族人民实现了平等、团结、进步。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将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带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发展,民族地区面貌日新月异、各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成为“中国之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1 5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检视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刻具体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掌握“四个历史选择”的客观必然性,从而提升课程的实效性。另一方面,“纲要”课是铸牢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和渠道,承担着正本清源、人文化育的关键职能。“纲要”课教学并非发生在意识真空之中的主观活动,也不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闭目塞听式的智识游戏,而是通过对国史国情的学习,帮助青年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由屈辱到复兴、由沉沦到富强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是各民族由濒临分裂到凝为一体、由贫困落后到安定繁荣的根本保证,从而坚定其投身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理想信念。民族问题一直是国外反华势力蓄意炮制、混淆是非的重点议题,必须予以正本清源的梳理和回击。尤其是个别别有用心的人以“学术研究”为幌子,不加甄别地采用“西方中心论”式的各色理论对中国民族问题进行任意解读和发挥,在涉疆、涉藏、涉台等问题上不断制造事端,挑战中国底线,以达到其分裂国家与民族的目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2 171如果青年学生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列强欺侮、山河破碎的历史缺乏了解,就无法理解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历史任务的确立;如果他们对近代危机下中国各民族共同抵御外敌入侵、艰难求索民族振兴之路的努力缺乏了解,就无法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凝聚民族精神;如果他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由屈辱到复兴的历史进程缺乏了解,就无法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历史认同和道路认同,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因此,“纲要”课要立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客观描绘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欣欣向荣、和衷共济的真实状态,深刻阐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独特内涵和实践,真正讲清、讲深、讲透、讲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形成脉络以及当代价值。只有使青年学生真正回答了“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处、身在何处、去向何处”等一系列关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才能激发其在民族722023年第1期复兴的宏大事业中激扬青春、奋发有为的自觉性和使命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二、“纲要”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维度国不知史无以图将来。“纲要”课融政治观念塑造、历史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化育为一体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教学活动的展开,既要从理论维度讲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提升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价值认同和理论认同;又要从历史维度展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的历史梳理,强化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由“自在”到“自觉”、由“贫弱”到“富强”的历史认同和实践认同;而且还要从文化维度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阐释,增强青年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筑梦民族复兴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形成以历史梳理为根基、以理论阐释为主线、以价值塑造为目标的多维立体教学“矩阵”,提升“纲要”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一,根基历史维度,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线,宏观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两大历史任务的整体进程。“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是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3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不但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更是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以“民族共同体”为单位共同为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持续奋斗的历史。“纲要”课应发挥其历史课程的内容优势,以“民族共同体”为讲述主题,植根于中华民族由“自在的民族实体”转变为“自觉的民族共同体”的演进规律和历史事实,把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曲折与展开看作是这一共同体内部不同族群紧密联系、不断涵化、趋于一体的凝聚过程。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和衷共济,把一个饱经沧桑、贫弱不堪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充满朝气、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同心协力、勇往直前,把一个历经挫折、艰辛探索的贫弱中国建设成日新月异、开放繁荣的现代化中国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4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变革之中,正是因为承袭了自古以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客观事实,各民族才能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分裂中国的危机局势下,始终同舟共济、团结抗争,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基础;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各民族才能在列强环伺、危机四伏的艰难情境中,不断团结奋进、拼搏进取,开辟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历史已经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族团结与民族进步,既是中华民族在近代重获新生的主导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浪潮中迸发出更为耀眼光芒的根源所在。因此,只有讲清、讲透、讲活各民族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事实和当代实践,才能真正使青年学生确切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拯救中华民族,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而坚定其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第二,立足理论维度,以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为主题,生动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论创见、历史成就和当代实践。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纲要”课应紧扣其思政课的课程属性,既要在“近代史”部分阐明中华民族由“自在”到“自觉”薛光远李敏“纲要”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732023年昌吉学院学报的历史转换,又要在“现代史”部分聚焦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指引下,真实描绘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谱写繁荣发展新篇章的历史成就和彰显强大生机活力的时代面貌。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族同胞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以一系列无可争辩的事实,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持续向世界展示着整体性的发展风貌,从天山之南到北海之滨,从雪域高原到大漠戈壁,经济社会建设蓬勃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安定富足、精神日渐丰盈。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以日新月异的成就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发展的本质内涵,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深刻的根基、最强大的支撑、最充足的依据。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造,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理论基础,也是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整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指南。因此,“纲要”课必须注重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理论创新、历史经验、实践创造和独特优势有机融入于教学过程之中,真正实现融理论与实践为一炉,视历史与现实为一体,让青年学生在时代脉搏的律动中感受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深厚情感,感知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睦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