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产党宣言》伦理感召力的三重逻辑_崔东方.pdf
下载文档

ID:210245

大小:1.69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共产党宣言 伦理 感召力 三重 逻辑 东方
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 伦理感召力的三重逻辑伦理感召力的三重逻辑崔东方摘要 在 共产党宣言 中,间性主体性伦理定位带来的存在感、真挚伦理情怀带来的关怀感表征着作者间性叙述立场满足了受众主体性诉求,符合无产阶级革命伦理主体论;真理逻辑的感召力、思潮甄别的说服力、美好愿景的关怀力、策略可行的吸引力、强大“共同体”的向心力构成了其内容的针对性,满足了受众发展需要和期待,彰显了无产阶级革命伦理目的论;文章结构裂变加强了文本的感召力,抑扬顿挫的散文韵律美、生动形象的文学意境美、情真意切的演讲鼓动力、雅俗共赏的语言通俗美形成的语言创新提升了文本感召力,共同促成了其形式的创新,符合了受众接受审美心理需要,彰显了无产阶级革命伦理方法论。这三重逻辑是对革命伦理关系的正确判断与运用,也是学界讲好中国故事、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走向世界的行动指南。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感召力;革命伦理;无产阶级利益;间性主体;伦理共同体作者简介 崔东方,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博士研究生。共产党宣言 是一部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共产主义文献。170多年来,已经出版上千种版本。它如此受欢迎除了其真理性、时代性、先进性、阶级性等主客观因素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子就是其文本自身的伦理亲和力,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伦理的要求,是对无产阶级革命伦理关系科学反映和正确运用的典范。无产阶级革命伦理是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了无产阶级革命,创造性地解决革命与伦理关系的理论体系。其内涵主要包含两种原则规范:其一,利用先进伦理关系的力量实现无产阶级革命诉求;其二,消灭或改造落后伦理关系及其维护工具意识形态、错误思潮和国家机器,为无产阶级革命扫清道路。一、作者间性叙述立场彰显受众主体性诉求,符合无产阶级革命伦理主体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1(99)正是基于工人阶级当时代的道德状况,为工人阶级谋求翻身解放的伦理情怀,才促成作者立场转换。马克思、恩格斯不是以专家身份给受众拿出了革命说明书,更不是以救世主身份给受众一套救世方案,而是与同志们一起平等交流,以共同探究真理的姿态呈现共同劳动成果。受众主体性得以体现,满足了他们的存在感、尊严感。这一行为耦合了革命伦理主体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是真正的英雄,无产阶级革命宣言书彰显无产阶级主体地位,可以更好地维护无产阶级革命领导地位以及领导权威。*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研究”(21AZD081)的阶段性成果。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57DOI:10.15995/ki.llxyj.2023.01.006伦理学研究2023年第1期1.间性主体性伦理定位给受众带来存在感作者采用了间性主体的视角,不把受众看作客体,而是看成另一个“我”,不把理论宣传工作看作主体对受众客体的征服与改造,不是将自己的理念强加给受众,而是将理论宣传工作看作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平等交流和对话,可以称作革命伦理主体转换法。文本不是简单说教,受众也是创作者,表现在渐次修正而成书的过程中。撰写过程并不畅达,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取得旧组织的信任,一起改组,获得威信,取得起草纲领的权力后,广泛调查、与一些领导人交换看法、汲取实践经验,一点一点修正而成。作者在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共产主义原理 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科学理论,直到1847年底在伦敦召开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同与会的代表进行大量辩论,慢慢消弭了各种矛盾、不同观点和质疑,使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才逐渐被接受。马克思、恩格斯在汲取 共产主义原理 精华基础上最后完成了该经典。其对受众主体性尊重还表现在序言的创作中,各篇序言也是 共产党宣言 的有机构成,是该经典创作和真理探究的延续。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一同研究形势变迁、不同国情、实践经验的启迪等过程中不断修正文本的错误,并不断补充新的思想,使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以不断完善。无产阶级作为阶级一经产生,就被置于资本家阶级奴役、压迫之下,这种落后的伦理关系,剥夺了工人阶级“人的尊严”,沦落到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身体和尊严的生存困境。作者间性主体转换,使得工人认清了自己的伦理地位、伦理使命,工人阶级体验到了被人尊重的幸福感与作为历史主人的强烈的责任感、尊严感,极大地调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积极性。2.真挚伦理情怀给受众带来关怀感共产党宣言 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它字里行间充满真挚的道德关怀和人文情怀,其人类关怀的价值诉求更是充分体现了其真善美的本质。作者站在解放人类的大爱立场,运用阶级分析法,分析了各个阶层在资本吞噬面前的生存困境。资本家阶级“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2(34)。农民、小商人、小食利者等也纷纷沦落成为无产阶级,作者在对他们表示同情的同时,也指出了他们的各自弱点。文本以最真挚的情感为无产阶级代言,以感同身受的共情而非同情的态度对待工人阶级,又从道德角度深刻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虚伪与残酷,资本罪恶地将人与人的关系蜕变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够勉强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2(46)工人像机器、货物、商品一样,失去自由与独立人格。文本进而论证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然后,它开诚布公地宣称共产党人就是为了帮助工人阶级解放自己,并指出了自发斗争的局限。共产党人带领无产者形成无产阶级,以阶级斗争形式,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构建共产主义,进而使得无产阶级获得自由全面的解放。共产党人公开宣布自己的学说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就是为了无产阶级的全面解放,并且也解放无产阶级的敌人资产阶级,即解放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全人类。文本分析了当时的主要伦理关系,论证了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以及手工业者和农民怎样沦为资本家阶级的牺牲品,运用阶级分析法警醒了其他中间阶级,为无产阶级找到了革命的同盟军和战友。二、内容的针对性满足受众发展需要和期待,彰显了无产阶级革命伦理目的论从内容上看,共产党宣言 无论其原则、原理,还是方法策略,都是针对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迫切需要及时予以回答的重大问题展开的。“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187)作者自觉运用物质激励的伦理法,把个人利益与无产阶级革命伦理目的连接,调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积极性,又把其革命目标升华到阶级利益的争取与维护的境界。文本与时俱进地满足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发展需要和期待,并且创造性地变革以符合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革命形势的不 58共产党宣言 伦理感召力的三重逻辑同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的不同需要。这是“和而不同”革命伦理方法的运用。这一创举彰显了无产阶级革命伦理目的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立在无产阶级革命伦理的科学反映的基础之上的理论,是对旧的伦理关系压迫剥削与被压迫被剥削关系的全面颠覆,剥夺剥夺者、消灭剥削、彻底解放无产阶级是无产阶级革命伦理的最终目的。1.真理逻辑的感召力共产党宣言 伦理感召力表现为文本的真理性,将人类社会看作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总结出其发展的规律,“两个必然”的发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动力。作者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分析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在挣脱了封建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枷锁后得到长足发展,然而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又妨碍了其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其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将摧毁阻碍其发展的资本主义制度并代之以共产主义制度。共产党宣言 把劳动人民的解放乃至全人类的解放第一次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科学的分析、严谨的逻辑推理、无法辩驳的真理赢得了受众的信赖。作者将抽象的革命理论证明置于大众可感可触的伦理具象之中,运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揭开了资产阶级伦理关系的伪装,戳穿了包括伦理关系在内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虚伪面纱。文本有力证明了这种非人道的伦理关系不可能容纳先进的生产力,最终必将被先进的生产力摧毁,连同生产关系一起被先进的无产阶级伦理关系和共产主义生产关系所取代。这种叙事方式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2.各种思潮甄别的说服力共产主义的幽灵“扰乱”了欧洲大陆的秩序,而各种“社会主义思潮”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也扰乱了无产阶级革命阵营的阵脚。这就迫切需要从理论上澄清各种混乱思想,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为世界革命导航。共产党宣言 担当起了这一历史使命。作者用阶级、历史和矛盾分析法高屋建瓴地揭露出各种错误思潮的罪恶本质,帮助受众认清现实。首先,批判了三种反动思潮。文本对封建的、小资产阶级的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批判,认为他们希望回归到旧时代以保全其自身利益,他们反对资本主义更仇恨无产阶级,这三种思潮都是反历史的错误思潮。其次,批判了一些形形色色的保守思潮。一些理智的资本家阶级也发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众多弊端,并以“社会主义者”姿态来改造之,其实质是企图通过改良来优化该制度,以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和既得利益。最后,批判了空想的社会主义思潮。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之错误在于其空想性,尤其是放弃阶级斗争的幻想必将会使其走向反动的或保守社会主义者的一伙中去2(64)。更重要的是,这一批判过程给受众带来了认识社会的科学方法,即革命伦理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这些所谓的“社会主义思潮”没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它们背后的阶级受制于自身的伦理地位、阶级立场,摆脱不了其阶级局限性,妄图依凭“社会主义”姿态来极力维护旧的伦理关系,为其剥削他人寻找合法性。3.美好愿景描绘的关怀力文本预见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通过价值引导法的革命伦理方法帮助无产阶级树立起自己的理想信念。文本描绘了美好社会图景。在共产主义社会,人可以真正获得自由,做自己的主人,进而获得全面发展。这一理想化状态的社会描绘正好符合了无产阶级的向往愿景。在当时,资产者将无产者作为工具来使用,将工人改造成为了一种物品,使“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2(38)。人的价值和尊严被无情地践踏,工人阶级失去了自由和独立人格,为了生存和尊严,工人们也进行过 59伦理学研究2023年第1期抗争,破坏劳动工具、机器,进行罢工等,但对于如何才能彻底解放自己,自由而有尊严的生活,并没有科学理论指导,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的盲目摸索。共产党宣言 就是灯塔,给无产阶级以理想,使之明白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挺起胸膛地生活2(42)。这种社会彻底消灭资本主义伦理秩序,构建共产主义伦理关系,使人人自由平等,劳动伦理关系裂变为人的第一需要的关系。4.策略可行的吸引力共产党宣言 不仅给无产阶级以理想,更是通过不破不立的“批判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革命伦理方法,科学地给出了追求理想的可靠策略,这种自信的执行力强烈地吸引受众走进该经典。第一步,暴力夺权。第二步,剥夺剥夺者。第三步,发展生产力。具体措施有:“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征收高额累进税;废除继承权;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2(52);通过国家银行掌控信贷;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的手里;开办国家企业,开垦土地;实行义务劳动制等十项2(52-53)。因为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所有措施和手段都是可行的。革命伦理具有运用进步伦理关系实施革命的内涵,更有运用革命手段改造落后伦理关系的功能。作者在这里就是运用暴力革命手段消灭政治、道德、伦理关系等上层建筑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来进行伦理秩序重塑。无产阶级伦理关系助推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稳固。5.强大“共同体”的向心力强大“共同体”的向心力,是“推崇伦理共同体精神”革命伦理方法的运用。这种方法就是运用人的乐群性心理,以温暖可靠的命运共同体感召受众。无产阶级在拥有自己的政党之前,工人相对于资本家阶级而言,其力量是渺小的。但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客观上也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共产党的诞生使得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有了靠山。共产党人没有特权,没有自己的私利,是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正是有了无私为无产阶级谋利的政党指引,不断壮大、联合起来的全世界无产者组成的无产阶级队伍才构成了一个强大的命运共同体,以其强大的向心力将无产阶级吸引到它周围。革命伦理关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