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农村金融
税收优惠政策
初探
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初探
一、农村金融开展的本质内涵剖析
1.农村金融开展的根本目的。促进农村经济开展。农村金融开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农村经济的增长系数,从而促进农村、农业和农民三方的全面开展。例如,可以通过调整农村贷款利率来减缓农民的贷款压力,从而使农民能够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或农业技术学习之中,进而在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率的同时,增加农民的农业收益。
2.农村金融开展的依托保障。政府的宏观调控。由于在农村经济开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加之收益周期较长,很多农民不得不向金融机构申请补给。但是由于正规的金融机构手续烦琐,且供给能力缺乏,从而致使很多农民不得不向风险系数较高的非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因此,农村金融的开展势必需要政府加以宏观干预和调控才能有序、健康地开展。
3.农村金融开展的控制要点。加强与经济开展的协调性和一致性。由于农村金融的效劳对象整体经济根底薄弱,主要为局部中小企业和农民群体,一方面,效劳对象不符合正规金融机构所要求的抵押物条件;另一方面,该群体的贷款业务存在周期短、频次高的特点,所以很多农村金融机构不愿意办理涉农业务,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农村金融、农村经济的协同开展。因此,要将二者的协同一致开展纳入到农村金融开展的本质内涵之中。
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税收优惠政策的改革现状
目前,在农村金融领域开展中,涉农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业开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村镇银行等。
1.农村信用社的税收优惠政策。近些年,农村信用社能够享受到的税收优惠减免政策主要包括:第一,对于中西部地区、参与试点改革的农村信用社而言,实行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收政策;第二,对于其他普通地区、参与试点的农村信用社而言,要按其应缴纳税额的50%征收企业所得税;第三,农村信用社按3%的营业税税率缴纳税额等等。
2.涉农银行的税收优惠政策。首先,就农村金融机构而言,财税(2023)规定,对于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所形成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其次,对村镇银行、有银行机构全资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保险收入,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最后,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计入收入总额等。
3.金融企业的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对金融企业涉农贷款业务、中小企业贷款业务而言,其实行贷款准备金税前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另外,在对贷款风险进行识别分类的根底上,要按照相应的比例计提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且能够在计算应纳税额时进行扣除。
三、加强税式支出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要点
1.不宜采取以财政直接投资为主的农村金融开展策略。(1)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对农村经济开展的正向推动作用有限。中国农业开展银行作为典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一方面,其资金来源渠道主要包括发行金融债券、企业存款、财政支农资金等;另一方面,其业务范围主要包括粮、棉、油收购资金贷款业务、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中长期贷款业务和农业农村开展的中长期贷款业务。由此可见,农业开展银行在业务模式上有所拓展,突破了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限制,但是其对农村整体经济的开展和推动作用仍然十分有限。(2)农村正规信贷机构的放款效率低下、手续复杂。农村正规信贷机构在业务办理上不具有资源优势,且在合同执行上也不占优势。首先,当放款机构为政府机关时,出现违约情况时那么难以有效应对;其次,对信贷机构员工的鼓励作用难以找到准确的借力点;再次,信贷分配受政治要素的影响较大;最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效劳的过程中,难以发挥独特优势。总之,我国不宜采取以财政大规模直接投资为主的农村金融开展策略。因此,可以适当地扩大业务范围,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财务压力。
2.从税制结构出发分析税收优惠政策对农村金融开展的影响。首先,在税制结构上,我国的税制主要将商品课税作为税收主体,这是因为我国尚处于经济开展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要落后于兴旺国家,所以如果强制推行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那么容易造成税源的流失,进而影响国家财政系统的稳定性。其次,从农村金融机构的本质属性来看,其属于金融保险业的范畴,因此,按照现行的税收机制,农村金融机构需要承担金额较大的流转税。因此,为了促进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开展,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应运而生,虽然这些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开展,但是仍存在着一些缺乏,如税收政策与税制结构的不匹配和不对称、税收优惠政策的覆盖面狭窄等。最后,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税收优惠鼓励政策,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金融运营的积极性,从而为促进农村经济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1.涉农金融机构的流转税负整体偏高。由于营业税的计税标准是应税务劳务而向业务人收取的全部款项,包括利息收入局部,而且其征收具有强制性,不会考虑企业或金融机构是否盈利。因此,营业税与所得税相比而言,会加重农村金融机构的税收负担,从而使农村金融机构不得不将资金用于工程投资上。另外,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额度较低,其单笔贷款所发生的本钱费用与城市金融机构相比要高出许多,加之其风险高、收益低,所以其流转税负整体偏高。
2.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按照机构主体确定减免政策。目前,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主体为金融机构,即以机构作为税收优惠政策的主体,而不是将金融业务作为主体,这种主体定位的缺失,会致使局部农村信用社转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以后,难以再继续享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削弱了整个农村金融的开展。
3.缺乏健全的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长效机制。由于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在政策改制中变化的频率较高,如果长此下去,不仅不利于健全的税收优惠政策长效机制的形成,而且在政策变化的影响下,农村金融开展会面临着外部市场环境变化风险和政策风险,从而不利于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良性、有序和稳定的开展。
五、构建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长效机制的策略
1.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流转税税负。首先,就营业税政策而言,为了减少对农村金融机构税负的重复征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差额征税政策,从而降低了应纳税额的额度;其次,要加强对农村金融效劳领域流转税税务的优惠和减免,必要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对农村金融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将其纳入到增值税范畴;最后,在出台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后,要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试行和监督,以确保农村金融流转税税负的有效降低,从而增强农村金融为三农提供长远金融效劳的能力,进而解决三农资金问题。
2.加强税收优惠主体由机构向业务的转变。首先,要对涉农金融机构所从事的涉农业务进行分类,然后按照涉农业务或涉农贷款的金额,给予相应比例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借助优惠政策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开展涉农贷款业务的积极性;其次,采用“涉农业务+纳税主体〞的方式来进行税收优惠政策确实定和创新,从而使所有农村金融机构都能在涉农贷款上实行普遍优惠;最后,科学、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对农村金融机构起到鼓励的作用。因此,在财政政策的改革上要坚持以税收优惠为中心,并在确定农村金融开展指标的根底上,确定税收优惠的标准。
3.积极构建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长效机制。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修改频率的加快,虽然能够对农村金融开展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但是反过来看,整个税收优惠政策机制的稳定性和长期性那么较差。因此,积极构建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长效机制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对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的市场调研,然后在现有优惠政策的根底上,用长期开展的眼光和预测工具,对农村金融税收政策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提高财政税收优惠体系的稳定性。
4.积极大胆地试行和推广新型税收优惠政策。要建立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长效机制,就要加强新型税收优惠政策的创新,从而在试行成功的根底上,选择适合于我国未来农业开展的优惠政策进行长效机制构建。例如,推行免除局部涉农机构营业税的优惠政策。此外,加强税收优惠政策应用的灵活性,如对局部农村金融税收进行特定比例的财政返还等等。
六、结语综上所述,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长效机制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机关的辅助和支撑,还需要加强税收优惠主体的转变。因此,要在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的根底上,积极发挥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的最大效用,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春培,尚勤.用财税政策引导金融定向惠农———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谭珩就延长农村金融税收优惠政策答记者问[j].中国农村金融,2023,(2).
[2]谌英.建立以税收优惠为主的促进农村金融开展财政政策探析[j].农业经济,2023,(2).
[3]张金茂.农村金融机构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j].纳税,2023,(1).
[4]韩洁,李延霞.惠农政策再发力局部农村金融税收优惠延至2023年底[j].新农村:黑龙江,2023,(1).
[5]李珂.农村金融机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性分析———从税收影响银行业经营绩效的角度[j].湖南商学院学报,2023,(4).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