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新编.docx
下载文档

ID:2099433

大小:21.24KB

页数:1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当代 青少年 道德教育 现状 对策 新编
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本研究在2013年对全国局部省(市)64所中学的2968名青少年、295名教师和294名学生人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74名青少年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的根底上,结合2010年至2012年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并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探索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发现,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成效显著,全社会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高,但在教育的方法、青少年参与度、网络道德教育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青少年;道德教育;现状;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充分表达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道德水平是衡量全社会道德教育成效的关键性因素,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是提升全社会道德建设水平的根底性工程。当代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道德教育不仅是培养科学“三观〞的必然要求,还是促进他们掌握一定道德准那么和行为标准,培养高尚道德品质的必然途径。然而,在社会快速转型、多元文化及西方价值观的不断渗入的新环境下,青少年的道德出现危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以及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如何等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于2013年在XX省、XX省、XX省、XX省、XX省、XX省等6省(市)27个城市的64所中学(城市中学35所,乡镇中学29所)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115份,回收有效问卷2968份(调查对象年龄超过18周岁的问卷已作废卷处理),有效回收率95.3%。另外,还对295名教师与294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根底上,结合2008年至2012年的调查数据,分析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探索教育对策。 一、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根本现状 (一)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现状的分析 1.道德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和加强。道德教育的成效由全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它的内容和对象涉及面广而复杂。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道德教育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不仅肩负着学生的知识教育,更肩负着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道德教育使命。道德教育贯穿于青少年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永恒主题。自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假设干意见颁发以来,学校越来越重视道德教育,逐步加大对这一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探索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学校德育工作取得较大开展。通过调查发现,教师们普遍认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在逐渐“加强〞;同时,学生家长对目前的学校德育工作也持肯定态度,并认为其在“加强〞。 2.实践教学开展的频率逐年增加。青少年道德教育应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以防止理论教育的抽象化、概念化和知识化。然而,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关注更多的是青少年对道德知识和道德标准的认知,可以说是一种理论教育,实践转向[1]是其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要求。 3.教育方法得到根本认可。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要通过教育的实际效果来表达,有效教育那么必须依靠科学的教育方法来达成。目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关注更多的是对学生道德准那么和标准的传授,教师们重点探索的也是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将道德准那么和标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通过连续2年的调查发现,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的认可度偏低,仅得到学生、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根本认可(见图5、6)。学校教育的内容针对不同年龄结构的学生会有所区别,但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却无视了青少年身心开展的特点及其道德养成的规律。 4.网络道德教育涉足少。互联网的普及以及 、平板等可移动终端的使用给现代人用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网络已成为青少年生活和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局部。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产生不容无视的深远影响。调查发现,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已引起教师们的普遍关注,72.2%的教师认为“网络会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他们并未认识到“加强学校教育〞(1.7%)在网络时代的重要性,他们普遍认为“抵抗网络不良影响最重要的方面〞是“加强网络法制建设〞(53.9%),其他依次是“加强网络道德建设〞(20%)、“从技术上加以限制〞(7.12%)、“加强青少年网站建设〞(6.78%)、“禁止青少年上网吧〞(5.76%)、“加强家庭教育〞(3.19%)以及“其他〞(1.36%)。由此可见,学校将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纳入道德教育范畴的意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通过学校教育给青少年以正确指导是帮助他们科学用网、培养网络道德的重要途径。 (二)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表现的现状分析 1.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目前,学校“育德〞和“提分〞之间矛盾依然存在,学习成绩的重要地位仍无法动摇。在2013年的调查中,53.8%的青少年认为“教师最关心自己的〞是“学习成绩〞,仅10%认为是“道德品质〞;除“身体健康〞(51.2%)外,青少年认为“父母最关心自己的〞也是“学习成绩〞(26.7%),仅6.7%的青少年认为“父母最关心自己的〞是“道德品质〞。关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态度〞的调查显示,24.6%的青少年表示“不感兴趣〞、8.5%和2.9%的青少年表示“敷衍应付〞和“上课不听〞;关于“参加思想教育活动的情况〞的调查显示,仅30.8%的青少年表示“经常参加〞。种种客观现状及升学压力,迫使青少年们不得不将重心偏向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导致教师和家长普遍认为青少年对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见图7、8)。学校应积极谋求智育与德育的平衡[2],实现两者的互相渗透,提高学生参与学校道德教育的主动性。 2.渴望学校尊重青少年的主体性。如果以直接的道德教学为中心开展道德教育,势必会过分注重教师单方面的主体性,无视学生品德开展的主体性。构成道德教育的应该是为学生传达一种能用以开展其道德原那么的理性方法,而不仅仅是讲授某一套具体的道德规那么。在“对学生最有效的教育方法〞的调查中,被调查对象的选择根本一致,位于前三位的是“谈心〞、“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和“鼓励法〞,“名人报告〞和“时政学习〞等传统教育方法未得到普遍认可(见图9);仅3.1%的青少年认为“最有效的教育〞是“课堂教育〞。调查数据充分说明,青少年不喜欢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个案访谈也证实了此点。访谈了解到,青少年认为“谈心〞教育充分表达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性,同时也感受到了教师对学生的重视。 3.道德养成受网络的影响大。近年来,因沉溺于网络而荒废学业、遭受侵害、甚至走向犯罪的青少年日益增多。在网络环境中,一些青少年以自己作为唯一的道德判断标准,完全按照个人意愿行事,甚至对传统道德和他人高尚道德品质产生疑心。调查说明,青少年“获取科学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是“互联网〞(46.2%),远远超过“课堂教育〞(3%)。家长及教师均认为“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传媒〞是“网络〞,其次是“电视〞(见图10)。然而,不同身份的网民群体、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对思想不成熟、区分力和抵御力不强的青少年产生极大影响。青少年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网络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于“网络是把‘双刃剑’〞的说法,84.2%的青少年表示赞同(“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之和)。 (三)教师和家长教育行为现状的分析 1.多数教师愿意从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教师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筹划者、参与者和实施者,在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培养中有着重要作用。青少年时刻关注着教师,并将他们视为效仿的典范。乐于从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根底和前提,只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重视,教师们才会更加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用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去感染青少年。调查发现,教师们逐渐认识到自身素质对于青少年道德养成的重要影响,63.4%的教师认为“在思想道德培养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41.4%的教师认为“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影响最大的人〞是“教师〞。另外,连续多年的调查数据说明,绝大多数教师愿意从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2.家长的教育行为易受现实因素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知识储藏、道德素质等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调查发现,45.8%的青少年认为“影响人道德品质的环节〞是“家庭〞;36.6%的青少年认为“最能约束青少年道德行为的因素〞是“家庭影响〞。另外,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在思想道德培养中,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见图12)。但是,现实中不乏有一些家长因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无视对其思想品德问题的教育;一些家长自身存在一定的道德人格缺陷,给孩子灌输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及时享乐等错误思想;还有一些家长有迷信、暴力、赌博、说脏话等不良行为。不良家庭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有时甚至超过学校正面教育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3.教师和家长能积极处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表现。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当发现其言行中表现出思想品德问题时,如果能及时给予教育引导,青少年就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开展,不会出现道德“滑坡〞或者其他不可挽回的错误。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对于青少年错误的思想道德表现,持积极处理的态度;家校合作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66.8%的教师表示经常和家长配合开展道德教育,以不断补充和优化学校教育。面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思想道德表现,教师和家长主观上都会给予积极处理,对于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他们最先想到的是“立即制止〞;当青少年出现“网瘾〞时,他们会“严加管理〞;对于青少年“早恋〞,均能做到“耐心引导〞。 二、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 当代青少年的道德出现变异已是不争的事实[3]。然而,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事实呢。调查发现,52.6%的青少年认为“道德教育乏力〞是导致“青少年道德问题产生的首要内部原因〞,“普遍不重视个人修养〞(22.8%)那么是另一主要原因。因此,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通过教育的外力作用提高青少年的内在道德素养,让他们主动践行道德责任。 (一)注重家庭教育,建设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战场[4] 1.转变观念和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环境。首先,一些家长要转变“重智轻德〞的家庭教育观念,不能以智育要求代替德育要求。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家长只以学习成绩论成败、无视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错误做法,这说明家长没有足够认识到“德是为人之本〞的根本道理;或者,一些家长可能思想上重视,但行动上却稍显缺乏。其次,家长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轻松愉悦的家庭德育环境,给予青少年足够的尊重,注意使用符合青少年身心开展的教育方法。一些家长缺少对青少年心理及个性特点的了解,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遇到问题不是说教就是批评,甚至采取打骂等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效果不佳,还极可能导致青少年的人格缺陷。 2.家长以身作那么,提升教育引导的说服力。生活中,家长对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影响是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以诚信观教育为例,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并不十分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一致,他们不会想到自己偶尔的失信会给孩子留下的深刻记忆。关于“家人(父母)讲不讲诚信。〞的调查发现,一些家长给孩子留下的印象是不太讲、不愿意甚至不讲诚信。家长在孩子尤其是未成年孩子面前,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一面镜子,应努力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典范,提升教育引导的说服力。另外,家长还要自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对道德知识的学习,提升道德教育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二)革新学校教育,增强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1.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领导责任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假设干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根据文件精神,学校领导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列入学校总体规划,对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实践活动等进行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