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提升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docx
下载文档

ID:2095325

大小:20.24KB

页数: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强化 科技 创新 支撑 提升 国家 生物 安全 治理 能力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提升国家生物平安治理能力 石敏杰 何颖 生物平安是指国家有效应对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确保自身平安与利益处于相对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平安的能力和行为。面对近年来全球生物平安风险和不安定因素抬头的趋势,我国必须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生物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物平安治理中的应用融合,强化科技创新对提升生物平安治理能力的支撑作用。 最新形势 生物平安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开展问题。近年来,全球人口持续增长、气候变化显著,各类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频发。同时,随着人类在生物技术方面研究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抗疾病或病虫害中对各类化学医药、农药的滥用,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平安风险加剧,各类新的动物源性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疫情爆发趋势抬头。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病毒(EBOLA)到近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下称“新冠肺炎〞),全球重大传染病频发,全球生物平安以及公共卫生应对体系面临的风险加剧。 主要兴旺国家加快生物平安布局。美、英、日等兴旺国家已将生物平安战略纳入国家平安战略,发布了国家生物平安戰略或规划。2022年9月,美国政府发布国家生物防御战略,以防范和打击生物平安威胁。此后,又陆续发布美国卫生平安国家行动方案、国家卫生平安战略实施方案2022—2023,进一步完善国家生物平安的顶层设计。2022年7月,英国发布英国国家生物平安战略,强调尽全力使本国防止重大生物平安风险。 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平安治理。2022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要把生物平安纳入国家平安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平安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平安治理能力。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情况时强调,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平安风险是事关国家平安和开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要把生物平安作为国家总体平安的重要组成局部……中央国家平安委员会已将生物平安纳入国家非传统平安的战略视野,高度关注大规模传染病等领域。 存在问题 2003年抗击非典成功后,我国生物平安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公共卫生效劳体系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说明我国生物平安治理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科技创新对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构建等支撑能力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生物技术研发水平有待提高,核心技术和产品受制于人。在底层根底性生物技术研发方面,合成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代谢调控等相关技术亟待突破。在生物平安相关硬件和装备方面,我国生物实验室和防护装置核心设备也存在短板,正压防护服、生命维持系统、III级生物平安柜等生物平安4级实验室配套关键设备完全依赖进口。此外,重症医疗设备无法自给,关乎患者生命的重症医疗设备,如ECMO等大型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及其上下游原材料和核心部件的研发能力缺乏,相关产品尚不能实现国产化。 生物技术研发协同创新能力较弱,创新载体建设缺乏。我国生物领域的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由于各大医院、高校科研院所、生物制品和装备企业等创新主体在日常经营业务中各有侧重,产学研合作效果不明显,未能形成有效的协同创新合力。在创新载体方面,生物领域缺乏实现实验室技术向产品技术转移的创新平台和中试系统,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缺失,产业开展的根底生物材料、生物技术根底较为薄弱等。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影像中心、病理中心等提供检测、试验验证的公共效劳平台还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少,可提供效劳工程较少。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物平安治理中的应用融合缺乏。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产品,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日益增强。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看到,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我国生物平安治理中的应用还有待提高,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普及程度缺乏。现有诸多市区的公共卫生监测体系在数据收集、处理、分析使用等方面,大多沿用过去“定时抽样,每周汇总〞等老方法,监测手段费时费力,时效性差且容易出错。 几点建议 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对药物、疫苗、医疗装备相关核心技术产品的攻关。加强对生命平安、生物平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科技成果攻关,做好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生物平安事件的技术储藏。完善生物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整合医院、优势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企业的科研力量,打造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等联合技术攻关体系。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推动实施重大传染病防治、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网络空间平安等涉及生物平安能力建设的国家科技重大工程,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根底研究和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完善生物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根底公共效劳平台等创新载体建设。以生物技术、装备龙头企业为主体,打造产学研用深度参与的协同创新体系。支持优势地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率先打造一批生物领域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生物平安相关的技术研发。围绕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建设一批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相关领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共性技术平台,重点关注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等环节,突破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死亡峡谷〞。加快布局和建设一批与生物平安领域相关的公共效劳平台,提供试验验证、标准验证与检测、计量检测、认证认可关键技术、产业信息、知识产权等根底支撑和公共效劳。 提升生物平安治理现代化能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物领域的融合应用。打破生物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不同主体间的行业壁垒,鼓励我国信息技术头部企业与生物技术企业、医院、国家卫生监测系统单位等主体的深度合作。提升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在生物技术研发方面的应用,助力提高生物医药研究效率,加速新药研发流程。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在生物平安监测预警、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应用力度,为全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系统、卫生大数据监测信息平台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切实提高生物平安风险的科学防控与管理水平。例如,在疫情防控和推动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积极采用“疫情防控行程卡〞“健康码〞等提高有关部门及机构行程查验工作效率,利用“人工智能肺部CT影像辅助诊断技术〞,提高新冠肺炎诊断精准度和筛查效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