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
2023
年月日
国家旅游局
召开
新闻发布会
发布
全域
旅游
示范区
创建
工作
[XX年6月12日]国家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全域旅游示范区创立工作导那么
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立工作导那么的通知
旅发(2023)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开展委员会、旅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
现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立工作导那么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抓好示范区创立工作。
国家旅游局2023年5月17日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立工作导那么第一章总那么
1.1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域旅游的决策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开展理念,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科学开展、全面开展,持续增加旅游有效供给,切实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指导和标准全域旅游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创立工作,特制定本导那么。
1.2全域旅游是指将一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公共效劳优化、综合统筹管理、整体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向综合目的地效劳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围墙内民团式治安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努力实现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开展新模式。
1.3示范区创立工作坚持“注重实效、突出示范,宽进严选、统一认定,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方针,成熟一批、命名一批,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和退出机制。
1.4示范区创立工作按照地方申报、审核公布、创立实施、评估监测、考核命名、复核督导的程序进行。其中,示范区创立由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向国家旅游局推荐申报,国家旅游局审核公布;创立工作日常指导、评估监测、复核督导由国家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委托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考核命名工作由国家旅游局统一组织实施。
1.5本导那么适用于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所有全域旅游示范区创立单位,包括相关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市(地州盟)XX县区(市区旗)。
第二章创立原那么
2.1突出改革创新。将开展全域旅游作为旅游业贯彻落实五大开展理念的主要途径,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创立工作的主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旅游开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适应全域旅游开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产业体系等,构建全域旅游开展新局面。
2.2突出党政统筹。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从区域开展战略全局出发,把推进全域旅游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抓手,统一规划、统筹部署、整合资源、协调行动,形成推动全域旅游开展新合力。
2.3突出融合共享。大力推进“旅游+〞,实现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磨合、组合和融合,促进旅游功能全面增强,使开展成果惠及各方,让游客能满意、居民得实惠、企业有开展、百业添效益、政府增税收,形成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
2.4突出创立特色。注重产品、设施与项目特色,不同层级、不同地区要确立符合实际的开展规划、主打产品、主题形象等,不搞一个模式,防止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千景一面,形成各具特色、差异化推进的全域旅游开展新方式。
2.5突出绿色开展。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住生态底线,合理有序开发,防止破坏环境,杜绝竭泽而渔,摒弃运动式盲目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同提升,开辟全域旅游开展新境界。
2.6突出示范导向。强化创立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省、市、县全域旅游示范典型,努力在推进全域旅游、促进城乡建设、产业开展、公共效劳、整体营销等方面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和方式,树立全域旅游开展新标杆。第三章创立目标
3.1旅游治理标准化。坚持党委、政府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建立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旅游综合推进机制。坚持依法治旅,提升治理效能,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成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典范。
3.2旅游开展全域化。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整体营销、全域效劳提升,构建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亲善人文社会环境、放心旅游消费环境,实现全域宜居宜业宜游和全域接待海内外游客,成为目的地建设的典范。
3.3旅游供给品质化。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开放力度,提高科技水平、文化内涵、绿色含量,增加创意产品,开展融合业态,提供高质量、精细化的旅游效劳,增加有效供给,成为满足群众旅游消费需求的典范。
3.4旅游参与全民化。增强全社会参与意识,引导居民以主人翁态度共同参与旅游建设,营造文明旅游新风气,健全旅游开展受益机制,出台旅游惠民政策,切实保证居民、企业参与收益分配,成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典范。
3.5旅游效应最大化。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支撑,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孵化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奉献到达较高水平,成为惠民生、稳增长、调结构、促协调、扩开放的典范。
第四章创立任务
4.1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现代旅游治理体系
4.1.1建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全域旅游组织领导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宣传、组织、政法等党委部门和发改、公安、财政、国土、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文化、体育、统计、林业等政府部门在合力推进全域旅游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4.1.2探索建立与全域旅游开展相适应的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如旅游开展委员会,有效承担旅游资源整合与统筹协调、旅游规划与产业促进、旅游监督管理与综合执法、旅游营销推广与形象提升、旅游公共效劳与专项资金管理、旅游数据统计与综合考核等职能。
4.1.3积极推动公安、工商、司法等部门构建管理内容覆盖旅游领域的新机制,切实加强旅游警察、旅游市场监督、旅游法庭、旅游质监执法等工作和队伍建设。
4.1.4积极创新旅游配套机制,建立相应的旅游联席会议、旅游项目联审、旅游投融资、旅游规划公众参与、旅游标准化、文明旅游共创、旅游志愿者组织、旅游人才培养、党政干部培训、旅游工作考核鼓励等机制。
4.1.5推动政策创新。出台支持全域旅游开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年增加旅游开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旅游根底和公共效劳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鼓励统筹各部门资金支持全域旅游建设。对全域旅游重大建设项目优先纳入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名录,优先安排政府贷款贴息。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推进旅游资产证券化试点,促进旅游资源市场化配置,因地制宜建立旅游资源资产交易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设立旅游产业促进基金,引导各类资金参与全域旅游建设,鼓励开发性金融为全域旅游项目提供支持。强化旅游用地保障,在年度用地指标中优先支持旅游项目,探索实行重点旅游项目点状供地等用地改革,优化旅游项目用地政策。
4.2加强规划工作,做好全域旅游顶层设计
4.2.1将旅游开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开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根底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中。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编制旅游开展规划,同时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在实施“多规合一〞中充分体现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
4.2.2城乡根底设施、公共效劳设施和产业开展中的重大建设项目,在立项、规划设计和竣工验收等环节,可就其旅游影响及相应旅游配套征求旅游部门的意见。
4.2.3完善旅游规划体系。编制旅游产品指导目录,制定旅游公共效劳、营销推广、市场治理、人力资源等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或行动方案。形成包含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重大项目设计规划等层次清楚、相互衔接、标准有效的规划体系。
4.2.4加强旅游规划实施管理。全域旅游开展总体规划及重点项目规划应报请人大或政府批准,提升规划实施的法律效力,并建立旅游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
4.3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创造和谐旅游环境
4.3.1推动“厕所革命〞覆盖城乡全域。推进乡村旅游、农家乐厕所整体改造,5a级景区厕所设置第三卫生间,主要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场所、旅游线路和乡村旅游点的厕所要实现数量充足、干净卫生、实用免费、管理有效。鼓励对外效劳场所厕所免费对游客开放。推进市场多元供给和以商建厕、以商管厕、以商养厕。通过使用能源、材料、生物、信息等新技术,切实解决旱厕、孤厕及其污物处理、厕所信息效劳等难题。引导游客保护设施、文明如厕,营造健康文明的厕所文化。
4.3.2构建畅达便捷交通网络。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科学安排支线机场新建和扩建,优化旅游旺季和通重点客源市地航班配置,加强覆盖旅游景区的通用机场建设。改善区域公路通达条件,提升区域可进入性,提高乡村旅游道路的建设等级,推进干线公路与景区公路连接线以及相邻区域景区之间公路建设,形成旅游交通网络。提高游客运输组织能力,开通旅游客运班车、旅游公交车和观光巴士等。推进旅游风景道、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交通驿站等公共休闲设施建设,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旅游线路。
4.3.3完善集散咨询效劳体系。在建好景区游客中心的根底上,合理布局建立全域旅游集散中心,设立多层级旅游集散网络,因地制宜在商业街区、交通枢纽、景点景区等游客集聚区设立旅游咨询效劳中心(点),有效提供景区、线路、交通、气象、安全、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效劳。
4.3.4标准完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在全域建立使用标准、布局合理、指向清晰、内容完整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重点涉旅场所标准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4.3.5合理配套建设旅游停车场。建设与游客承载量相适应、分布合理、配套完善、管理科学的生态停车场。鼓励在国省干线公路和通景区公路沿线增设旅游效劳区、驿站、观景台、自驾车营地等设施,推动高速公路效劳区向交通、生态、旅游等复合型效劳区转型升级。
4.4提升旅游效劳,推进效劳人性化品质化
4.4.1充分发挥标准在全域旅游工作中的效劳、指引和标准作用。完善旅游业标准体系,扩大旅游标准覆盖范围,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加强涉旅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效劳意识与效劳能力,树立友善好客旅游效劳形象。
4.4.2按照旅游需求个性化要求,实施旅游效劳质量标杆引领方案,鼓励企业实行旅游效劳标准和承诺,建立优质旅游效劳商目录,推出优质旅游效劳品牌。开展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4.4.3推进效劳智能化。建立地区旅游效劳线上“总入口〞和旅游大数据中心,形成集交通、气象、治安、客流信息等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效劳平台。涉旅场所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实现在线预订、网上支付,主要旅游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开发建设游客行前、行中和行后各类咨询、导览、导游、导购、导航和分享评价等智能化旅游效劳系统。
4.4.4完善旅游志愿效劳体系。建立效劳工作站,制定管理鼓励制度,开展志愿效劳公益行动,提供文明引导、游览讲解、信息咨询和应急救援等效劳,打造旅游志愿效劳品牌。
4.5坚持融合开展、创新开展,丰富旅游产品,增加有效供给4.5.1“旅游+城镇化、工业化和商贸〞。突出中国元素、体现区域风格,建设美丽乡村、旅游小镇、风情县城、文化街区、宜游名城以及城市绿道、骑行公园等慢行系统,支持旅游综合体、主题功能区、中央游憩区等建设。利用工业园区、工业展示区、工业历史遗迹等因地制宜开展工业旅游,鼓励开展旅游用品、户外休闲用品和旅游装备制造业。完善城市商业区旅游效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