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有感.docx
下载文档

ID:2094631

大小:39.21KB

页数:3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旧制度与大革命 2023 年读 制度 大革命 有感
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有感 近日因王岐山副总理一言,旧制度与大革命一时洛阳纸贵,其在在揭示国家主义的自我摧毁的逻辑的同时,所要传达的根本信息,是一个专制传统深厚的国家进行改革的必要和艰难。没有改革,革命难免;进行改革,引发革命也并非不可能。然而,不改革那么积重难返,凶多吉少,恰当的改革那么可能再造一个自由的民族。 (一)阴魂不散的历史轮回 “历史是一座画廊,在那里原作很少,复制品很多。〞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发出这样的感慨时,他在内心深处悲叹的是1789年以来法国人被革命与专制交替折磨的悲惨命运。他没有想到,在他的书出版一个半世纪之后,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国民居然会为之倾倒,朝野上下争相传阅、议论纷纷。 马克思曾调侃过:“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对于旁观者而言是笑剧,对于亲历者来说恐怕只能像托克维尔一样哀叹:“我们身处一个动乱咆哮、茫茫无际的海洋;至少,海岸是如此遥远陌生,以致我今生乃至我们的下一代都无法找到它,无法在那里立足""〞 巧合的是,托克维尔的哀叹和马克思的调侃都是由同一次事件引起:1851年12月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皇帝的侄子、后称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推翻了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的共和制度,实行个人专制,进而复辟称帝。他不过是在效法他的伯父半个世纪之前的作为: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结束热月共和国,五年后把淹没在大革命血泊里的王冠捡起来,清洗装扮后戴到了自己的头上。 如果说1799年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正处于大革命带来的内战外侵的生死关头,那1851年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虽然要对少数激进共和派和社会主义者安靖维稳,但既无内战之虞,更无外侵之忧;如果说拿破仑发动政变时年轻有为战功显赫,他的侄子在时人看来不过是平庸之辈、乏善可陈。但侄子头上罩着伯父的闪亮光环,冠名拿破仑的复制品也足以让法国人屈膝投怀——难怪小拿破仑和法国人你情我愿的这一出被马克思讥为笑剧。 (二)法国人何以轻易地倒向专制 1851年的法国人,被1848年的两场革命吓破了胆,共和国在他们看来让革命阴魂不散、社会主义徘徊窥伺,住在里面的农民和资产者们瑟瑟发抖,对未来忧心忡忡。他们在小拿破仑身上看到的,是当年那个终结革命但让法国人保住了从革命中得来的财产和饭碗的铁腕皇帝,于是先用选票把他送上总统宝座,接着又用选票供奉他的刺刀(法国人两次以全民公决先后成认了政变和帝制),用托克维尔的话说,“冲动不已地亲吻枷锁〞。 不难理解,因为小拿破仑的政变愤而退出政坛的托克维尔首先觉得要搞清楚的,是法国人何以如此轻易地倒向专制,为此就不得不追问,何以1789年开始的、追求自由平等的大革命,在十年后会以拿破仑的政变和专制终结,“何以共和国会准备接受一个主子〞。何以“他们在十年里取得的所有利益中,唯一准备抛弃的是自由〞。 法国人并不真正热爱自由。 托克维尔发现,原因就是,很多法国人并不真正热爱自由;或者说,他们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主子〞。只要一个强大能干的主子能让他们安心挣钱享乐,他们便会俯首帖耳,因为他们习惯于让国家和统治者替他们操心一切,从而让他们在自己的安乐窝里自在逍遥。 如果这个主子无能,不能满足他们的私人欲望,他们便会吵吵嚷嚷,甚至把他打翻在地,直到找到一个新的主子取而代之。即便是真正热爱自由的法国人,也因为长期生活在专制中,失去了运用自由的能力,在获得自由的时刻却因为滥用自由,而招致混乱,最后在对自由的失望中只好接受专制。 然而,法国人并非天生奴性或不具备运用自由的能力,而是旧制度剥夺了他们久已享用的自由,使之开始变得奴性,以至于在他们以为已经用革命一劳永逸地推翻了旧制度之后,他们仍然不知不觉地从中复制他们的思想和激情。于是托克维尔最终从对拿破仑的研究,转向了对旧制度的考察,他要探究法国人扭曲的革命精神和顽固的专制心态的病根。托克维尔于1856年出版旧制度与大革命,就是要揭示国家主义的逻辑。 改革带来了改善,也引发了期望和不满 虽然国家主义是导致混乱和革命的罪魁祸首,但是否因此可以断言它反动愚蠢、陷法国于贫穷和灾难而遭人唾弃。确实,最为专权强横的路易十四在1715年驾崩时留下的是一个外强中干、民生凋敝的法国。但在大革命爆发前的二三十余年(18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人口和财富迅速增长,政府致力于种种改革:改善农民和穷人的处境,修正行政治理的弊病,推动增加公共财富的方案。这一时期可谓是“旧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而被革命者送上断头台的路易十六,是一位虔诚善良、关注民生的君王。 “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革命往往并非由落后引起,看不到处境有可能得到改善的人,往往能够忍受苦难,视之为命中注定;而一旦走出贫穷,生活蒸蒸日上,对光明前景的憧憬,使人们对任何阻碍都心怀怨恨、牢骚满腹,期望和不满成为酝酿革命的土壤。事实上,正是旧制度下中央政府的改革带来了改善,也引发了期望和不满,而政府却未能通过进一步的改善来满足期望、减少不满,而招致人们对政府的不满,于是革命爆发。 显然,托克维尔正是要提醒改革者改革的艰难,而长期压迫民众的法国政府所要进行的自我改革尤其充满风险:“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候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自身的时候。只有伟大天才才能拯救一位着手救济长期受压迫的臣民的君主。〞伟大天才是罕见的,路易十六最终蒙难于革命的断头台。 坏政府之所以改革失败,往往是因为它以坏的方式来进行改革,哪怕是好的改革,其结果是加剧了政府的坏,积重难返。 在托克维尔看来,法国旧制度是一种坏政府,虽然他也指出其建设和改革在很多方面代表了文明的方向。它的“坏〞,根本上在于它剥夺了国民的政治自由。旧制度建立之前的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是贵族领导的地方自治,对王权予以限制,同时各等级掌握不同程度的政治自由,共同参与公共事务。中世纪末期以来,王权扩张,逐步以从上到下的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剥夺了国民的政治自由,建立专制。结果到18世纪,中央集权已经成功地渗透到法国社会的角角落落,成为国民的行政“监护人〞。 第二篇: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有感[范文]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有感 ——谈集体个人主义 无名小子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提到集体个人主义,指当时的法国社会由许多小团体组成,而每个小团体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对于他提到的这种现象,我相信无需做过多的解释,对于当今的中国人而言是能够轻易理解的,我们身处其中,感受它带给我们的一切。比方医院这个团体,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而非患者的就医体验,即使做出一副倾听患者心声的样子,那也显得格外假惺惺(人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魏那么西,相信不用我多说);学校教师这个团体,他们为自身的利益争的不可开交,哪有时间去教书育人呢。为人师表成为理想,而现实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学生成为他们的商品,一群待宰的羔羊而已;警察,已成为传说的群体,曾几何时“有困难找警察〞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如今呢。人人为前途而奔波,没有前途那么奔向“钱途〞,靠山吃山成为他们的行规。这些例子数不胜数,我不想一一列举,对于这些现象,我绝无抨击的心思,我懒得这么做,大家对他们的理解可能比我更深刻,在这里我只想谈谈为什么存在这些现象。而我们又该如何寻求解决之道。 大家都知道,作为个体与阶层(这里我不想用阶级这个词语,那或许显得有偏见)是有区别的。作为个体来讲,优秀医生、教师、警察数不胜数(每当看新闻联播的时候,感觉他们既是那么的亲切,却又显得如此的遥远,不多说了,说多了都是泪,呵呵),他们的人格魅力令人佩服,但正如托克维尔所说:“人们会拿单个人的例子来反驳我,但我谈的是阶级,唯有阶级才应占据历史〞。作为个体的医生、教师、警察,他们绝非为恶之人,大多数会是一个好的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跟普通人绝无二致,但作为阶层来讲,他们被利益所绑架,或者被制度所制约,必难改变阶层的性质。而阶层才是历史中的主角,决定所行之事的性质,以及带来的影响。 作为集体个人主义中的个人,他们也会认为阶层不应利用职业性质为自己谋额外的利益,至少他们是能够分辨是非的(不能分辨的或许也有,这此类chusheng极少,不是吗。)。但现实呢。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其他阶层放弃职业特权,而自己例外。医生希望教育更公平,教师应负起他们应有的责任;教师希望医疗资源能够更均衡,医生守住道德的底线。其实人人都希望打破行业间的这种职业特权,自己不用再去找关系走后门,但他们又希望守住自己的“山头〞,因为其他团体正牢牢的坚守各自的“山头〞。在这个过程中,谁也不愿意相信对方而放弃自己手中的利益。当人情关系网绑架整个社会的时候,看似人人都相互依靠,更加的融合,其实他们的心变得更加冷漠,人与人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交易,关系网让看似凝聚的人们变得彼此畏惧。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心知肚明的同时却又显得无可奈何。 对于集体个人主义中的个人,用个人主义来形容他们再适宜不过,人人都只关心自己之事,对待他人之事漠不关心。从表现上来看,个人主义呈现两个特征,其一,对待自己之事格外的用心,甚至有些蛮不讲理,过分的争取,因为他不这么做,是没有人替他打算的,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们必定锱铢必较,即使占了廉价,却表现得好似吃了大亏似的(得了廉价还卖乖的人比比皆是,嗯哼);其二,从某些方面来讲,并不是因为他天生冷漠,而是他根本无力为别人做些什么,因为他缺乏参与的权利与义务(任何社会参与都被代表了,她或者他还能做些什么呢。)。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集体个人主义呢。我们不妨从法国大革命时期各阶层的状态来探寻答案。根据托克维尔的分析,在大革命前的法国,各个阶层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界线,贵族阶层、资产阶层、平民阶层存在彼此的别离,比方资产阶层唯恐人们把他们视为平民,贵族从心眼里不愿与资产阶层沾边,为什么呢。贵族是无权的特权者,资产阶层是新晋的掌权者,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实质的免税权,而平民阶层是税负的主要承担者,三者利益的不一致,以致他们根本没有共同协作行动的动机与愿望。利益在他们之间划上一条泾渭清楚的鸿沟,社会各阶层相互排斥而无法达成共识,更无法形成共同打破这个局势的力量,而王权专制却非常乐意看到这种情形。这便是形成集体个人主义的原因,彼此分裂、利益相背促使各阶层只为各自阶层打算,各个阶层越来越形同陌路,与此同时,各阶层还在继续的分裂下去,最终分裂成单个的人。面对这种分裂,又会有谁来阻止他呢。 集体个人主义所带来的彼此分裂,相互变得冷漠让人寒颤,但我们仍需直面这些问题。今天的中国虽然存在集体个人主义,但决不能简单的类比二百年前的法国,我们早就不再是王权专制,土壤不同,结果也必将不同,通过改革也必定走出这段阶层分裂的时期。但阶层分裂的原因值得我们警醒,如果不采取措施或者选择等待,而时机一旦错过,留给我们的将会是什么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妨借鉴托克维尔所提到的英国。要打破各阶层之间存在的那条鸿沟,让他们能够跨越而重新凝聚在一起,唯有让其利益一致,共同的利益才能让他们重逢;各阶层之间虽有分界线,但性质模糊,界限不清,只要给予他们自由,就能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各阶层流动;保障所有人的权利,让他们合法的诉求得到伸张;于此同时坚决打击特权的存在,让所有的阶层在权利上愈趋向于平等。 第三篇:读旧制度与大革命读旧制度与大革命 班级:2023级社会学 姓名:郑兴权学号:202328412023:法国大革命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乱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基督教农民中央集权制 托克维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