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浅论
上海
居民
失业
现状
原因
对策
毕业设计〔论文〕
〔 2023 届大学本科〕
题目:浅论上海居民失业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学 院:继续教育学院
专 业:行政管理
班 级:业余行政管理专升本
姓 名:金元君
学 号:202302266501
指导教师:肖鹏
2023 年 10 月
目录
1
前言 2
1 关于中西方失业理论介绍 2
2 上海居民失业的现状 3
3 上海失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3
总量性原因 3
劳动力素质原因 4
3.3结构性因素 4
5
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5
3.6技术进步的影响 5
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6
4 失业问题探析 6
劳动力供应 6
人口数量 6
劳动力素质结构 6
年龄结构 7
劳动力需求 8
经济体制改革 8
产业结构转型 8
技术进步 8
经济增长 10
经济周期 10
5 失业问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10
失业率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开展而不断增加 10
失业人群的年轻化 10
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时机远赶不上新增的失业人数 10
失业与空岗并存 11
6 解决失业问题的思考 11
6.1 影响分配和就业的社会制度 11
6.2 社会功能的健全与否 11
6.3 历史的、现实的和技术的根源 12
7 治理上海失业问题的对策 12
7.1 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择业观念,是治理失业问题的思想根底 12
7.2开展教育和培训,提高职业技术水平 12
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并把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协调起来 13
7.4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增加就业岗位 13
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效劳体系 14
加快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步伐 14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积极开展第三产业 14
开展中小企业, 拓宽就业渠道 15
提高职业技术水平,机械人工相配合 15
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效劳, 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标号的能力 15
建立失业预警系统,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6
谢辞 17
参考文献 18
浅论上海居民失业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失业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术语,乍一看,人人都懂,但是仔细想来,失业的内涵很难把握。西方学者对失业的种种定义,根本大同小异。综合比拟这些定义,可以发现失业涵义的几个要素是:失业人员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未被雇用但正在主动寻找工作。失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对于上海居民来说更是一个不容无视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充分就业是现代国家宏观经济的一项重要目标之一。如何正确认识现阶段的失业问题?引起的失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把现阶段的失业降到一个合理的、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不仅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上海居民 ;失业现状;问题
浅论上海居民失业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前言
失业人口的存在对上海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有着双重影响。从积极方面看,它为上海26年来的持续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失业人口的存在,对已经就业的人员始终保持着巨大的压力,这就缓解了工资增长的压力,从而使上海的制造业长期保持低工资本钱的优势。 但是,失业人口的存在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也不能无视。首先,失业人口的存在使得上海的经济增长模式始终难以完成由投资推动型向消费主导型增长的转变。这是因为失业人口无法从经济增长中得到实惠,所以无法提高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而少数高收入阶层,对消费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处于饱和,使大量的消费支出流入海外兴旺国家,同时也倾注在效益不高的投资上。 从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看,这样的增长模式,既不稳定,也难以持久。不仅如此,由于对提供就业时机的社会需要和低廉的劳动力本钱,使政府和企业缺乏经济结构调整所需要的宽松环境和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这些因素将会阻碍上海经济的长远国际竞争能力。
1 关于中西方失业理论介绍
对于中西方失业理论,我们应当辩证地分析、研究和借鉴。(1)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的奉献在于:一是发现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导致劳动办供求缺口,从而引发失业人口的物质根底;二是关于失业人口的存在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积极作用的论述;三是关于失业人口(相对过剩人口)三种形式的区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其缺乏之处在于:未论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失业人口问题,未涉及结构性失业人口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失业人口的根源或形成机理不够。(2)西方失业理论的奉献在于:不但从总量上考察了失业人口问题,而且也注意到了结构性问题;不仅分析了兴旺国家的失业人口问题,而且也探讨了开展中国家的失业人口现象;既有失业人口一般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和揭示,又有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系列对策建议;而且,菲利普斯曲线、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对研究我国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等等。但其缺陷在于: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明显。每一个学派的理论,都只适合于当时的特定背景。二是失业理论研究局限于经济学角度中心。西方各学派失业人口理论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几乎是清一色的经济学家,未能多学科、多角度地综合研究失业问题。(3)国内学者的奉献在于:一方面从西方已成熟的理论出发对策研究,系统地整理、介绍西方的失业文献;另一方面从我国失业与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归纳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失业理论研究与治理模式。其缺陷在于:描述性、现象性分析较多,很少有理论建树;对于国外有关失业人口理论直接借鉴的较多,在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用以解决或说明中国实际问题的理论研究不够;所提治理对策建议角度单一,可操作性强的不多,等等。
西方失业理论仅局限于对市场因素及经济技术因素的分析,缺乏对分配制度的触及,不能揭示失业形成的最根本原因。而马克思那么从“所有制〞或“生产关系〞的角度进行剖析,论证了失业即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产物,造成失业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从而将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制度,揭示了失业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直到现在还有很深的借鉴意义。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为指导对策研究,吸取西方失业理论中合理的局部,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研究我国的失业问题。
2 上海居民失业的现状
失业问题是随市场经济产生而出现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自失业问题产生以来,各国政府都将失业问题列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并通过各种政策工具进行治理。正处于经济开展的转型时期,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解决失业问题,对于上海的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近年来,随着上海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上海业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已构成对上海今后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的锋利挑战。本文对上海业现状和特征进行了探讨。在国内诸多的相关著述中,对上海失业现状的评估存在较大的分歧,其根本原因在于所引用数据的统计口径不同。目前,上海针对失业现状大体上有三种统计口径。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经常爆发严重的失业问题,迟至1980年代初和1990年代初,主要兴旺国家仍都出现了较高的失业率。而上海近年的失业问题也日益严重,虽然每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上海下岗职工、登记失业人口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却不能有效地减少。探讨失业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对策不仅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经济理论工作,更是一项迫切而棘手的现实任务。
失业是指劳动者在就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工作愿望,由于各种原因暂时没有找到工作失去工资收入的现象。在这里失业人员包括那些虽然仍隶属于某企业、单位因各种原因被精简下来,自己正在寻找其它工作但暂时未找到的人。
3 上海失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3.1 总量性原因
上海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是上海失业存在的根本原因。由于过去对人口政策的失误,使上海新增人口总量日益膨胀,随之劳动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上世纪7年代后期加大了方案生育力度后,上海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但由于人口惯性作用,庞大的人口基数使上海的人口净增量和劳动力供应增量绝对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且,人口总量性原因导致上海业问题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观。 在上海,每10个失业人员中有6个是年轻人。目前,"2030"人群已经取代"4050",成为上海的"失业"主力军,所占比重超过六成。许许多多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今正在上海的待业行列中,翘首盼望着出头的日子。
3.2 劳动力素质原因
劳动力数量众多,但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不对称现象日渐显著,许多新兴行业、新兴工种人才紧缺,这种状况在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再就业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造成我国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根源在于教育投入缺乏。但是,上海的情况那么比拟特殊,在待业的"2030"中,高学历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随着近几年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上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从2023年的95%递减到了今年"乐观估计"下的90%。事实上,根据近日上海市教委的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仅为78.44%,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本科生就业率为%,专科〔高职〕生就业率为%。即便以90%的就业率计算,由于上海应届毕业生人数今年首次超过10万人,庞大的基数也意味着今年上海将新增至少1万名待业毕业生。这说明学历已经不是决定性因素,工作技能乃至社交技能成了重中之重。
3.3 结构性因素
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应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并且国家正在大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农村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课题组(25)年的研究,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局部省份是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而东部地区是主要的输入地。24年,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比例为67%。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7%是在东部地区,且多聚集在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等。由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对城镇人员就业必然会造成很大压力。再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就要求市场重新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以适应其变化。因此,在配置过程中,大量素质低、专业技能落后的劳动者难以适应市场开展的需要,所以被淘汰产生失业。同时,新兴产业的迅速开展,使适合该产业开展需求的劳动力出现暂时性短缺,从而造成了失业与空岗并存的现象。此外,地区经济开展和产业结构不平衡等原因,也会带来大量的失业人口。 上海正是收到此次结构性调整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失业问题。这些原因可以大致归结为三个方面:
〔1〕经济体制调整使得国家对青年就业的政策"由刚转柔",而从统一分配到市场调节的转化,也带动了企业用人观念的转变
〔2〕产业结构由加工、制造业等粗放模式加速转变为"321"模式,而效劳业比制造业更注重员工的智力、经验和性格成熟度
〔3〕上海的城市定位发生变化,大批外来人才给本地青年的就业空间带来了很大冲击,从全国各地会聚到上海的"流漂一族"不断增多,使得"人才高地"往往也成为"人才盆地"
3.4 我认为还有许多人为因素
首先,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歧视现象,主要包括对不同性别、不同相貌、不同户籍等方面的求职者的工资歧视和职业歧视。如现在的许多公司和企业在招聘时只招收男性员工;在工资报酬方面,具有相同学历和教育水平的男女员工,一般男性员工的工资会高于女性,女性的竞争力明显低于男性,且失业率也高于男性;有的公司还对招收员工的高矮、胖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