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环保局生态文明会议讲话范文.doc
下载文档

ID:2094161

大小:24.50KB

页数:1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环保局 生态 文明 会议 讲话 范文
环保局生态文明会议讲话 今天恰逢世界环境日。很快乐与各位领导、专家和学者会聚一堂,共同就“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这一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非常必要,很有意义。我代表环境保护部,对参加本届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送!对多年来关心、支持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其中最杰出的奉献之一就是,以x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开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鲜明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x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提出要根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去年x月,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局部。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应有之义,是防止走兴旺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的重要抉择,是走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开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实践上的新飞跃,也是认识、把握和利用环保工作规律的新飞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更加突出地位这一新的开展阶段。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根底,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开展道路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建设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经济社会开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目标指向,是新时期环境保护事业的灵魂所在。我们必须坚持用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和战略手段,来审视、谋划、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摸索出一条代价小、可持续的环境优化经济开展的路子。就是说,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 x主义哲学观认为,事物的开展只有在其前后比照中才能看得明,事物的主流只有经过不同方位的审视才能认得清。探索环保新道路也不例外,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环保事业大开展的30年,也是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的30年,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总结30年来的探索实践,展望未来的开展趋势,环保新道路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从探索历程看,新道路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探索新道路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继承是根底,创新是动力。每个阶段的探索都是实践的检验和积累,每一次创新都是实践的总结和升华。从19x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提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到19x年第二次全国环保会议把环境保护明确为一项根本国策,19x年第三次全国环保会议提出“八项环境管理制度〞,再到20x年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提出“三个历史性转变〞,都是在探索中继承和创新的结果。 从探索重点看,新道路具有多重性和阶段性。一切事物都是动态开展的过程,环境问题也是如此。经济社会开展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有其不同表现。我国正处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环保新道路既要为新型工业化效劳,又要用生态文明来跨越和修正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我们在探索新道路过程中必须坚持远近结合,把探索新道路的实践放在“三步走〞、“两个10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来看,放眼长远,同时又要根据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抓住特定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最突出问题,及时调整探索重点。 从探索内涵看,新道路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环境问题是“世界问题复杂体〞,涉及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技术等多种因素,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其内涵还会进一步扩大,外延也会进一步扩展,包容性会越来越强。环境保护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经济社会长远开展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这就决定新道路的探索必然是一个海纳百川、高度开放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促进。 从探索任务看,新道路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实践永无止境,探索永无止境。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开展不断变化,需要我们一代接一代人的坚持不懈的探索。兴旺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快速开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呈现出压缩型、结构型、复合型的特点,使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探索环保新道路的任务更加艰巨,这就要求我们不为任何困难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 从探索途径看,新道路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环保新道路的探索源于环保实践,根本目的在于指导环保实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我们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目标和手段的统一,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善于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有的放矢地去探索。 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是全国环保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重要举措,环保工作者要按照学习实践活动形成的共识:把科学开展观作为政治信仰来追求、作为科学真理来坚持、作为行动指南来践行的总体要求,继承30年来探索实践的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牢牢把握正确的探索方向,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 第一,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继续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首先要求我们在思想上正确认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其核心就是要加快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开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开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方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方法解决环境问题。历史性转变是科学开展观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环境保护所处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是全面调整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重要指南。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与经济社会开展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同时部署;积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历史性转变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困扰环保事业长远开展的突出问题;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生机、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历史性转变的体制机制。 第二,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制定与我国根本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强调开展是第一要务,既不可能为了保护环境而减缓开展甚至停止开展,但开展必须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步推进,也绝不允许宽容污染,保护环境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国策。环境保护必须与根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相适应。把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开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开展、环境安全、生态文明〞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指导思想,把环境保护的根本国策与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区域开展、产业振兴等重大战略规划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环境问题,逐步建立起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宏观战略体系。 第三,正确处理预防和控制的关系,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把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要求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开展之中,构筑有效防范环境污染和资源环境损耗的重要防线。我们必须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和效劳等各个领域,落实到政府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和家庭等社会组织的各个方面,建立起全面覆盖经济社会开展的环境保护体系;不断创新生产理念,大力开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对传统产业实行生态化技术改造,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减轻环境污染。 第四,正确处理本钱和效果的关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环保新道路,要求从根本上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平衡与和谐。我们不能坐等大自然自行修复人类造成的伤害,而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运用自然规律,实施高效的环境治理,科学地修复和改善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探索科技含量高、投入资金少、环境效益好的治理模式,在有效防范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治理成果,从根本上减轻环境压力;从我国区域开展不平衡、城乡差异大的实际出发,积极研发高效实用、丰富多样的环保治理技术。 第五,正确处理开展与保护的关系,完善与经济开展相协调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兴旺国家的实践证明,完善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与完备的环保根底设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道,共同构成改善环境质量的三大支柱。因此,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开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开展状况,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开展走势,适时调整和完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保护先进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使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引领先进生产力开展的重要航标。 第六,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关系,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政府是主导,群众参与是重要的社会力量。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综合管理,积极探索大部门环境管理体制。加强环保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推进管理机构向基层延伸,强化地方环保部门根底能力,形成政令畅通、高效有力的决策执行系统。团结和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热情,形成环保工作合力。 总之,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开展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建立健全与我国根本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与经济开展相协调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和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开展,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尚未见底。历史经验说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一次对经济开展乃至文明进步的洗礼。哪个国家能够在危机中抓住主要矛盾并科学解决,就能在危机后从更高起点上更加稳健地开展。反之,那么可能陷入社会危机的困境,甚至使开展成果毁于一旦。 按照一般规律,经济危机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往往容易被无视或放松。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也为我们探索环保新道路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应对危机过程中,还要不要加强环境保护,怎样加强环境保护?全世界都十分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环境保护作出许多重要指示,强调指出要把应对这场危机看作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开展方式的机遇,看作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开展的机遇,要求把加强环境保护、振兴环保产业作为克服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把生态环境建设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形势比预料的好,扩内需、保增长的一揽子方案已初见成效。但是,我国经济上升的根底还不稳固,内外部环境依然十分严峻。我们要积极做好有效应对的各项准备,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研究解决环境问题,努力重塑危机后的开展方式。具体而言,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一)充分发挥环评制度的宏观调控作用。深化环评制度改革,实现从过去单纯注重环境问题向综合关注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影响转变,处理好效劳与把关、当前与长远、效率与质量、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开辟“绿色通道〞,设置“防火墙〞,拓宽领域,加强调控,强化验收,全程监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