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新形势下
国有企业
职工
思想观念
存在
突出
问题
解决
思路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职工思想观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思路
陈新稳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 1145(2022)01- 114- 02
摘 要 本文针对当前国有企业职工思想观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国有企业要开展、求生存,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认真抓好职工新形势下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引导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切实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为企业开展铺平道路。
关键词 思想观念 思想政治 创新 开展
随着改革开展的不断深入,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也日益提高。同时,职工思想观念、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提出了更多新课题,如何解决职工思想观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在实践中必须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当前国有企业职工思想观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职工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流是好的,是积极的、健康的,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素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无视的思想倾向:一是局部职工理想信念比较淡薄,主人翁意识不强,集体主义和荣辱观削弱,难以形成与企业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同舟共济的长远目标,传统的思想教育处在难于奏效的被动局面。二是在价值取向上“奉献〞精神淡化,追求個人利益、讲求实惠观念比较突出,不能摆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三是与企业共荣辱、共生存、共开展的观念淡化,对企业的管理认为过于严格,束缚了个人自由,触动了个人利益,没有积极理解其的必要性和好处。
出现以上心态和思想情绪,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带来了职工深层次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化,由此产生了各种心态,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职工的经济头脑日益趋于灵活
单位讲效益,个人讲赚钱,已是社会普遍现象。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职工只追求个人利益,认为义务奉献是“傻瓜行为〞,“向钱看〞是务实。
(二)趋利性强,工作不安心,思想不稳定
目前一些职工,尤其是局部有能力的职工,心理不平衡,消极工作或不安心在单位工作而借故离岗。
(三)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的环境下显得软弱
过去,通过思想教育往往可以化解职工心中的各种矛盾纠结。现在,随着社会的开放,信息日趋灵通,思想观念变化较快,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难以满足职工心理需求,缺乏创新的传统说服教育使职工感到“腻味〞。
二、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
市场经济以追求效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向趋利性转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开展深入,打破了“大锅饭〞,职工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获得的报酬进行横向比较时,往往产生心理不平衡,追求个人物质利益表现日渐突出。
(二)职工理想信念受到冲击
受社会小局部不正之风的影响,职工理想信念受到冲击,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教育缺乏认同感,降低了其实效。
(三)社会对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的偏见
一些人错误地认为,企业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政工人员也要为企业完成生产任务和职工创收方面出力,政工工作可有可无;
还有的认为,企业经济效益好是行政出的力,出了问题是政工工作不力造成的。从思想政治工作自身来看,现处在“老方法不灵、新方法不明、不干还不行〞的被动局面,缺乏创新的吸引力,从而降低了自身的地位。
三、解决职工思想观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有效途经
本人认为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国有企业职工思想观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有效途经,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政工干部为骨干力量,行政干部积极参与的“大政工〞工作格局,形成思想政治工作浓郁的气氛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着眼大局、效劳全局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性原那么。其次,要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引导广阔职工正确认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把个人理想带入到实现社会和企业的共同理想中去。再次,政工人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引导职工树立改革意识、开展意识、创新意识,接受新思想、新思维,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二)把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来认真做好,不断把企业改革开展引向深入
首先,紧密结合职工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解疑解惑,化解深层次矛盾和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政工人员要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着力帮助职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理顺情绪、凝聚力量,把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企业改革和开展的目标上来。其次,紧密结合职工的工作实际,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条件。在企业改革开展中,广阔职工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在职工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日益趋强。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渴望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或比较适合其发挥特长的工作岗位,有展示自己、实现自我的工作环境;
二是渴望获得新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本领。因此,要适时加以引导,特别是要多途径、多角度为职工展示自我、寻求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活动,提高职工素质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再次,紧密结合职工的生活实际,把排忧解难作为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政工工作必须把帮助职工解决各种实际困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经常倾听职工呼声,了解职工的情绪,关心职工的疾苦,扎扎实实地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把职工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
(三)摆事实、讲道理、算细帐,认真做好明事知理的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摆明情况。要把当前企业改革开展的形势向职工说清楚;
把改革的内容、方法、步骤及前景向职工说清楚;
把职工的收入逐步提高说清楚。让职工见到改革开展的成效,充满希望,增强信心,进而到达统一认识,凝聚人心,使职工认识改革、了解改革、参与改革。其次,讲明道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或多或少带来一些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个人利益,往往使一些职工不理解,甚至误解。对此,讲明道理,以理服人,是政工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原那么。再次,算明细帐。在企业改革开展的过程中,注重以效益为中心,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在企业取得效益的同时,职工个人也要得到实惠。向职工讲明情况、讲清道理,把帐算细,这是新时期政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这就要求政工人员要当好职工的“知心人〞和“贴心人〞,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四)加强党组织和工会工作力度,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威信
一是用正确思想教育人。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让职工及时理解、接受并自觉地将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而积极支持和投身于企业改革开展中去。二是用典范示范引导人。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要站在最前面,顾全大局,不谋私利,用人格魅力去感化和教育职工。要及时地、大张旗鼓地宣传改革中涌现出的一些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宣传同行成功企业依靠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走上振兴之路的成果,使职工从中汲取力量,树立信心。三是用关心职工温暖人。一些人认为政工工作是务“虚〞的,事实上,政工工作可以通过一件件实事来化“虚〞为“实〞。在开展政工工作的同时,必须从关心职工利益,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如职工工作环境、生活设施的改善,生病住院、节假日的慰问等诸多方面,无论事大事小,只要实实在在地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就会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人心,稳定人心,凝聚人心。四是用先进文化熏陶人。针对行业特点和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建设活动。这样,既可增强政工工作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又可凝聚队伍,增强职工发奋有为的集体荣誉感和向心力。五是民主管理尊重人。要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尊重职工的民主管理权,要把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开展方向和目标,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向职工交底,这样才能得到广阔职工的理解。特别是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问题,要事先公开,使广阔职工心中有数,防止误解等一些不利因素。另外还要尊重职工的决策权,在重大改革方案的决策过程中,要通过召开职代会等形式,发动职工献计献策。最后还要尊重职工的监督权,要坚持党务、厂务公开制度,增强工作透明度,使民主监督实现制度化、标准化。只要这样,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更具有说服力。
(五)加强政工队伍自身的建設,努力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新成效
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就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政工队伍。需要组织对政工人员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在工作中给予支持,通过“三个提高〞来鼓励政工人员爱岗敬业、勇创佳绩。一是切实提高政工干部的社会地位。重视政工人员的智慧和创造性的劳动,让他们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政工人员也要勤奋学习、尽职履责,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二是不断提高政工干部的工作水平。只有做到理论结合实际,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课题,做好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做好调查研究,多做一些预见性和超前性的工作,才能使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主动性和针对性。三是努力提高政工人员的自身素质。随着改革开展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迫切要求政工人员既要精通政治,又要研究经济,通过不断学习,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开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