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薄养
厚葬
问题
思考
薄养厚葬问题思考5篇
第一篇。薄养厚葬问题思考今天是第2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2023)的主题为“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国际研究说明,精神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65岁以上人口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总计占高龄存活人口中的26.3%。记者调查发现,将近60%以上的网民认为自己对父母“孝敬不够〞,其中超过80%以上的答案是“没时间陪父母〞,30%左右的网民认为是“没有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专家表示,从消费层面上看,老年人对子女的物质需求实际上并不高,真正让他们有强烈归宿感和满足感的,是子女与他们之间的沟通、相伴
关于薄养厚葬的调查与思考
朱茂华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承、人文传承、生育传承链环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链节。因而才有了周公旦敬父行孝、王祥冰求鲤、子路负米孝双亲、子骞劝父请后母等等动人的孝养故事的代代流传。在世界老龄问题研讨会上,中国家庭式和谐养老形式,一直是被推荐学习的模式,许多西方国家老年人也非常羡慕我国的家庭养老形式,有的甚至到我国城市小区购置住房,参与社区生活,体验敬养老人的各种活动。目前,在我国56个民族中,有1.6亿老年人享受着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生活方式,老年人过着居有房,吃不愁,穿且暖的自在生活。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我国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形式的老年人晚年生活中,同样存在着不和谐的一些情况,特别表达在对待老年人薄养厚葬的问题上,不能不引起老龄工作部门和老龄工作者的关注。为此,笔者在多年的老龄工作和老干部工作中,对全市城乡局部社区居民和农村家庭作了较长时间的调查研究,现拟文与老龄工作同仁进行浅薄的探讨。
一、薄养厚葬的现状。
古人云。孝子事亲,在于仰体亲心、敬亲、顺亲、慰亲,然后奉养,乃能承欢。父母在时,必须孝养爱敬,尽心报恩,以免愧憾,但哀亲时,死事哀戚。就“生民之本尽矣,死生议备矣。〞(孝经)。自古时,就提倡孝养薄葬。然而,现在存在的薄养厚葬的问题是,当老人活着时,在对待生活上、心理上、生理上的养护不力,关心关注关心不够,但在老人辞世后,却异常关顾,丧事大操大办,竭尽全力,让乡邻深感排场荣耀。薄养厚葬具体表达在
1、老而难伺,视为多余。不少老人年轻力壮时,劳动生产、养育儿女并帮助成家,到了年老体衰时,儿女不念其艰辛一生,费尽心血,反而认为是累赘,关心不够,关心不多,“老东西、老不死、啰嗦、怎么不早点死掉、吃的不少,就是什么事都不做……〞等等恶言恶语,令老人心情终日郁闷,不少老人哀叹:现在这样子,生不如死,活着也是一种受罪。
2、三餐好吃,头实难抬。在一些家庭中,年轻一代在涉及养老这个话题时,无不述说是怎样让老人吃好穿好的。但与老人交谈时,老人却反映:“他们有他们的事,三餐摆上桌,不是硬的,就是辣的,我们吃不动,吃不来呀。〞也有的老人讲:“三顿是有保障,但是哪个去问你个冷暖呀。〞还有老人讲:“吃是吃了,但不能做事了,吃的时候哪顿不受他们的脸色呀。〞“老了,不能动,不能给他们做事了,冷言冷语,恨不得把吃的呕出来……〞等等。
3、身体有恙,无人问病。不少老人身体有病了,无人问津。直到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了,才引起注意,不送就医,不拿药方,让老人“挨挨〞。某村中一个老人患了癌症,三个儿子在外界压力下,送其就医,医生让其手术,他们推托不肯,说什么,“老人身体吃不消……〞结果“照光〞照的老人食道严重溃疡,又不送医院,让老人天天吐涎挨日子,当合作医疗报销了药费的一局部时,三个儿子拿钱到手不但不送老人去医院复诊,反而把钱一分了之。
4、忤逆不孝,恶言伤老。在相当一局部城乡家庭中,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忤逆不孝的情况,骂“老东西〞“老x〞的不在少数。不少儿子砌了楼房,老人住进了“偏房(搭的个棚子)〞。有户人家本来给老人楼下一间房,不久儿子和媳妇说要装修,就把老人赶进了屋后不用的猪圈里,时隔不久,老人就被活活气死了。还有一家老夫妻,儿子喊父亲去吃饭,当看到母亲也去时,就说:“那个叫你来的,你自己家里去
煮〞,当场把老太太气的哭晕过去。晚辈骂老人“老不死〞的大有人在。其目的,都是盼老人早死早好。
5、不尽孝道,不行瞻养。有的家庭,把老人丢在一边,从不问候,从不关心,从不尽瞻养义务。有一个老太太80多岁,驼着背走路,有两个儿子,五个女儿,大儿子夫妇俩从不过问。谈起养老人,大媳妇说,“我还要人养呐。〞二儿子多年外出,生死不知,孙子是个教师,但就是不尽瞻养之道,村民们议论纷纷也解决不了问题,村干部看着孤苦伶仃的老人佝偻着腰在地里做活,就找其子女协商养老,但两个儿子的家人无人应声,结果只好由外村的五个女儿轮养。
6、死后排场,无限风光。尽管对老人生前的瞻养不尽孝道,但老人死后,其子女却竭尽排场,这情况也比较普遍。某居民小区一个老太太由于骨折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其三个儿子和三个媳妇从没来照料一次,都是借口忙逃避照料义务,让一个80岁的父亲伺候老母亲,有时老头子出去买菜,老太太在床上要小便,喊叫之声,百米开外可闻。当老太太死后,三个儿子却摆场子,把个丧事办得十分气派,令邻居咋舌。不少人讲,现在也不要这个样子,只要在老太太活着的时候,多尽点孝心就行了。某镇区一户人家,四个儿子日子都过得很好,在81岁的老母亲中风后,互相推托,舍不得花钱送医院就医,母亲死后却雇了一班吹打,请专职司仪哭唱,唱得观看的人掉了泪,当场就有人说,这些孝子听了不知羞不羞,接着四个儿子又请了三十多桌客答谢吊唁
的人,大家都说,薄养尽显人心,厚葬太不应该〞。
7、火葬土葬,还是厚葬。实行火化,是殡葬制度的改革,尽管我市已全部实行了火葬,但是仍有不少人偷偷摸摸打通各种关节,把骨灰弄回家,放入棺椁,再次土葬,加大了殡葬本钱,影响了殡葬制度改革。一对老夫妇,儿子在外做生意,三年多没回家看望过一次老人,在母亲去世后,回来做足了派头,请和尚连续起度七天,然后买下三万多元的墓穴,他说:“这样才能得起去世的母亲。〞而他的父亲却说:“人死了埋在哪儿不一样,只要儿子在跟前,生病了,头痛脑热有口热汤热水就行了〞。台城某一户居民,父亲长期患病,日夜呻吟,无人抚慰体恤,儿媳妇巴不得老人早点死去,恶言恶语,老人离世,光吹打乐队就雇了两个,还把骨灰送葬到老家入土安葬,据称酒水就花去了上万。
二、薄养厚葬的成因。
1、表象折射出传统养老的缺失。薄养厚葬是个城乡常见的现象,由于经常的存在,它在人们的眼中已经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主要表达在人们对传统敬老精神和孝养意识的麻木,那些子女不孝养可能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哪家老人离世了,没有风光地为老人办好丧事,肯定会引发人们的不满。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传统养老的家庭道德、社会道德教育在新生一代中已经弱化、淡化。经济社会的开展,在某种时候,并不是传统美德传承的催化剂,反而是竭止剂。在艰苦的岁月里,老养小,小敬老,反哺老人的养育之恩,
扶养之情比较直接和直观,而物质生活提高后,生活观、生存观、金钱观的改变,在某种层面上,孝养的意识被削弱。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改变,人们都在陀螺般的快生活节奏中,当大量家庭成员的外出流动时,更增大了传统养老的难度。因此,不能很好地瞻养、孝养老人也成了一些人名正言顺的借口。再者,老人离世后,从外地赶回来的子女为老人举办葬礼,豪华、铺张的形式,也成为平时不能孝养的一种心理补偿。由此而见,在推进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一是老年法的宣传仍然很不到位,力度还不够大;二是敬老养老的中华传统美德的宣传力度和影响也比较小;三是对“薄养厚葬〞的批评教育力度不够,孝养的气氛还没有在面上形成等等种种因素,使厚养薄葬难以到达预期。
2、社会的功利化助长了薄养厚葬的形成。社会的功利化,主要表达在人的价值观、利益观和荣辱观的诸多方面,但社会的功利化与孝养老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今社会,什么都时尚个形式,商品促销请歌舞演唱和助力,商店开业都要放上许多鞭炮,老人去世总不能闷声息气,养的时候没有人看见,死的时候总要让人知道。人们常说,“人要面子树要皮〞。在调查中,一些村民反映说:“瞻养老人,怎么样养,养得好不好,反正在家里没人知道,但葬得如何,有没有排场,大家都看在眼里。〞也有的村民说:“养,一年就是三百六十天,天天都要做的事,做了也看不出来,养得
再好,也没人说好,葬得风光,就有气派。〞但更多的人都轻视薄养厚葬的现象。认为“与其在老人死后花这么多的钱,不如让老人生前吃得好一点,睡得舒坦一点,让老人少受气,不作气。〞从另一个侧面上讲,目前社会竞争性无处不在,特别在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的效率比较低,因此,外出打工、经商是提高经济收益的有效形式,子女长期在外,孝养本身就成了问题,更谈不上精神瞻养。因此,“平时养不到,便在厚葬上补〞的思维方式和操作形式也是薄养厚葬的一个重要方面。
3、厚养薄葬的法规不健全也是重要因素。尽管自上而下的各级老龄工作部门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在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工作上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与目前我国老年化开展的趋势以及老年人养老需求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各级政府关于瞻养老人的宣传仍很不得力,特别是厚养薄葬的先进典型树立得不多,宣传不充分,没有形成厚养薄葬的气氛。二是瞻养老人,包括生活瞻养与精神慰藉方面的瞻养的政策还不够具体,厚养薄葬的地方法规还没有表达出来。三是各级老龄工作机构的人手不够,一不能适应老年人逐年增多趋势的需要。二不能用足够的力量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四是县乡一级政府没有具体的规定和约束力的文件表述,特别是对薄养厚葬没有有关处分的规定。因此,形成了天天讲发扬敬老养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具体到一些家庭,却在薄待老人。这种反差,
是与构建和谐社会格格不入的,是与构建和谐家庭,形成尊老、敬老、护老、养老、善老的社会大气氛不相适应的。
三、必须实现向厚养薄葬的实质转变。
我国人口老龄化开展速度在世界上属于最快的国家和地区之一。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5%提高到7%所用的时间还不到20年。2022年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在未来的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与其他开展中国家的差距在扩大,而与兴旺国家日趋接近。因此,厚养薄葬的宣传教育应该提高到老龄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根据飞速开展的经济和人口形势,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本地特色的新路子。
一靠政府的导向。厚养薄葬与政府的导向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光靠讲“发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这句话在新形势下显然显示得苍白无力。怎么办。一要加快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继续坚持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养老模式,随着“
四、
二、一〞家庭模式确实立。这种养老模式,必须在坚持中改善,且不断扩大社会养老的份量和比例,并完善相关辅助措施及方法。二要加大老龄工作的政策宣传力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在传统节日,特别是敬老节日增加宣讲份量,形成全社会敬老养老厚养薄葬的浓郁气氛,形成厚养薄葬荣耀,薄养厚葬可耻的荣辱观,增强全社会和家庭对厚养薄葬的认同。三要加快老年法律的改革与修订,增加鼓励厚养薄葬的有关内容,特别在地方法规、条例或规定中更要充分体
现,在维护老年人权益的乡规民约中更要有利于推行厚养薄葬的实行。人大、政协的相关部门要加大依法检查与指导的力度,促进老年法律的执行与公民的学法、依法守法。四要加快老龄工作机构权威力度的构建。目前,老龄工作部门的独立性难以言说,尽管前几年改革,说是理顺了关系,但是从全国实际情况来看,仍在政府工作中呈现无足轻重的态势,工作的主动性无法表达,职能无法施行,机构适应不了人口老龄化开展的趋势,这种情况必须加以根本的转变,以实质性的工作部门取代附设性的工作部门,真正发挥其作用,以适应人口老龄化不断扩大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