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心得体会.docx
下载文档

ID:2084688

大小:47.71KB

页数:1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中 国航 事业 创建 65 周年 心得体会
中国航天事业创立65周年心得体会   中国航天事业创立65周年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开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恰逢中国航天事业创立65周年。65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心和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开展,有力支撑了国防能力提升和国民经济建设,为效劳国家开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了重要奉献。中国航天以其深厚的开展实践根底,为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珍贵经验和有益借鉴。   一、不忘初心、继往开来,六十五载航天奋斗路   65年来,中国航天始终坚守航天报国的初心,坚决航天强国的使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党中央高瞻远瞩、英明决策,奠定航天事业开展基石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封锁包围和国内百废待兴的复杂局面,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开展大势和科技开展趋势,以国际视野和长远眼光,毅然作出开展我国航天事业的战略决策。战略决策,创立开展新中国航天事业。1956年,党中央根据钱学森建议成立了国防部五局和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分别负责导弹管理和导弹研究,奠定了中国航天开展建设的组织结构根底。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成立,拉开了中国航天事业开展的序幕。在周恩来、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主持下,国家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开展远景规划纲要,把火箭和喷气技术列为开展重点。1958年,在苏联、美国相继发射自己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后,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白手起家,大力协作推进重点型号研制。面对当时国内技术落后、根底薄弱的困难条件,党中央组织发动和调配全国范围的物资和技术人员,统一目标,协同攻关。尤其是在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全部专家后,党中央加大资源统筹力度,组织发动1400余家单位,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在较短时间内成功仿制并发射了我国首枚近程地对地弹道导弹“东风一号〞。此后,又规划实施了“八年四弹〞(1965年—1972年),为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建立和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人造卫星上天创造了先决条件。彰显国威,“两弹一星〞挺起民族脊梁。按照党中央确定的“两弹为主,导弹第一〞的开展方针,1964年,我国自主研制的“东风二号〞导弹试射成功。1966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进行的导弹原子弹“两弹结合〞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打破了美苏核垄断。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实现了中国航天第一次里程碑突破,极大振奋和鼓舞了全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回忆当时情形表示“我在陕北梁家河时听到这一消息十分冲动〞。1975年,我国又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二)党中央亲切关心、科学领导,指引航天事业持续开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为中国航天注入“推进剂〞,中国航天进入了持续快速开展的历史时期。实用先行,重点开展应用卫星体系。在邓小平同志“要把力量集中到急用、实用的应用卫星上来〞的指示下,面向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开展的重点领域,谋划启动通信、导航、遥感卫星工程研制工作,同步推进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等运载火箭系列化开展。1984年,长征三号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具有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1988年,长征四号成功发射我国首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辞别了完全依赖外国卫星数据的历史。经过30余年的开展,逐步形成中星、北斗、资源、海洋、风云、环境减灾等为代表的系列应用卫星体系。紧跟前沿,立项实施一批航天重大工程。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作出跟踪开展世界战略性高技术的部署,并将航天技术作为重要开展领域。1992年,党中央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进入21世纪,党中央批准实施月球探测工程、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重大工程,2022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以“神舟五号〞“嫦娥一号〞两次里程碑为代表的创新成就,标志着我国空间探索能力实现大幅提升。走向国际,中国航天亮相世界舞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航天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机遇。1990年,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开启对外发射效劳新篇章。1999年,中国、巴西两国共同投资、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成功发射,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2022年,我国出口尼日利亚的“尼星一号〞成功发射,首次实现整星出口和在轨交付效劳。   (三)党中央运筹帷幄、擘画蓝图,领导航天取得辉煌成就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航天事业的改革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防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全局高度,对航天事业开展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作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决策部署,为航天事业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遵循。创新突破,重大工程取得标志性成果。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的指引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成就不断刷新中国航天的高度。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反面软着陆,“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载人航天“船、室、站〞三步走第二步任务圆满完成,载人空间站建造全面开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我国完全自主可控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提前完成,形成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精度全球精细观测能力。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一步实现“绕、着、巡〞目标,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民用空间根底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效劳开展,航天技术创造美好生活。中国航天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思想,推动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全面效劳国计民生,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信卫星累计为国内偏远地区1.4亿户家庭提供直播卫星电视效劳,高通量通信卫星实现万米高空百兆以上数据联网,民用遥感卫星2023年数据分发量超过1000万景,风云卫星提供天气预报精准效劳、晴雨天气预警准确率到达89%,为防范抵御气象灾害提供了有力支撑。注重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展,实现了特种装备、先进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群稳步开展,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物联网、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智慧产业加速开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开放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航天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分专项和空间根底设施为“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提供重要支撑。自2022年我国参加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以来,有11颗卫星参与值班效劳,响应国外应急观测请求110余次。风云气象卫星为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效劳。中国探月工程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嫦娥四号〞搭载荷兰、德国、瑞典、沙特四个国家载荷,为中外科学家提供探索空间、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的平台。中国与40余个国家、国际组织签订了140余份航天合作协议,累计整星出口数量达16颗。   二、牢记使命、守正创新,经验启示弥足珍贵   回忆65年开展历程,中国航天事业开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始终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在事业开展实践中突出讲政治、重科学,坚持强魂健体,坚持自立自强,坚持选贤任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开展之路。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科学决策,是航天事业开展壮大的根本保证。航天事业是党一手缔造、一直关心、一路领航的,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航天事业改革开展,给予亲切关心和大力支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局部〞,屡次亲临航天科研生产一线,亲切会见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批准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为中国航天事业勇往直前、誓夺成功、在浩瀚太空不断刷新中国高度注入了巨大信心和无穷力量。历史充分证明,中国航天事业开展史,就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坚决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行、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历史,充分彰显了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和科学决策。开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不移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始终把握航天事业开展的正确方向,努力成为党和国家可信赖可依托的重要力量,以航天梦助推中国梦,率先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先行者。   (二)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政治发动,是航天事业开展壮大的坚实保障。中国航天事业创立以来,一直把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任务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人在哪里、党的工作就做到哪里,实现临时党组织与型号试验队同步建立、党建工作与基地任务同步开展,为型号任务成功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广阔航天科技工作者将对党的无限忠诚转化为对航天事业的无私奉献,钱学森同志致力于让中国人民“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把人民满意作为一生“最高的奖赏〞。罗健夫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忘我无私工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忘向党组织交了最后一次党费,被誉为“中国式保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筑牢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体化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历史充分证明,中国航天之所以能够完成各种艰巨的任务,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做好党建引领、政治发动,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不断增强事业开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必须毫不动摇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决不移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融合、两促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国航天高质量开展。   (三)始终坚持举国体制、大力协同,是航天事业开展壮大的重要优势。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探月工程到火星探测,举国体制、大力协同始终贯穿于航天事业开展全过程,“嫦娥五号〞任务成为“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据不完全统计,作为我国最大的宇航产品生产企业,航天科技集团下属厂所级单位只有100多家,但是全国协作配套单位到达7000多家,其中民营企业超过一半。探月工程直接和间接参与单位近2000家,科研人员多达数万人。历史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实现国家意志、战略目标、市场活力的有机统一,形成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大兵团〞联合攻关、全国“一盘棋〞协同攻坚的良好局面。开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必须毫不动摇坚决制度自信,更加注重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更好协调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强化航天科技战略力量,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要素集约化、创新力量规模化,切实把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中国航天开展优势。   (四)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航天事业开展壮大的强大动力。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技术领域之一,技术集成度高、复杂性大。中国航天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基点,深刻把握自主创新、协同创新与开放创新的辩证关系,积极应对考克斯报告、“沃尔夫条款〞等对我航天开展的影响,敢于挑战前沿无人区,取得从“飞天圆梦〞“嫦娥揽月〞到“祝融巡火〞等系列成就,成功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开展道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全箭采用的247项核心关键技术全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器部件实现国产化率100%。历史充分证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中国航天的固有基因和文化传承,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保障我国航天的自主可控开展。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没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就没有中国航天今天和未来的开展。开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必须毫不动摇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