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改革
发展
培训
心得体会
以改革促开展——培训心得体会
以改革促开展以开展促支农湖北农合机构实现跨越式大开展
——XX省政府全力推动农信社改革成效凸显
改革是根本大计,开展是根本出路。从XX省联社成立至今,XX省委、省政府为大力支持农信社改革和开展,相继出台了税费减免、帮助追讨债务等一系列优惠和扶持政策,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2223年开始启动XX省农信社组建农村银行三年达标规划后,省政府先后召开两次常务会议,明确农信社产权改革方向和目标,举行两次大的推动会议强力督导,组织五次考察亲自过问改革进展情况,并从资源配置、协调推动等各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为农信社开展给予了强大支持。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全省农合机构实现了跨越式大开展,主要监管指标首次全部到达商业银行标准,全省高风险社从202223年的27家锐减至仅1家,彻底摘掉了整体开展落后、历史包袱沉重、根底力量薄弱、全国排名摆尾的‘帽子'。
一、历史包袱大幅化解
202223年末,我省农信社存量包袱(包括贷款损失专项准备缺口和历年亏损挂账)共132.32亿元,在全国(35家)排名27位(从好到坏排序);通过三年改革,到2023年末,实际存量包袱仅为4.9亿元,在全国排名21位,上升6位。我省的农信社改革始终坚持‘两找'(即‘找市长'与‘找市场'相结合)的改革模式不动摇,坚持‘四个一'的化解风险原那么:即‘通过发1展增加一块、通过改革消化一块、通过节支弥补一块、通过清收盘活一块'。3年共消化存量包袱127.42亿元,占202223年末存量包袱总额的96%,仅2023年一年,全省就消化历史包袱12023.59亿元(含不良资产和历年亏损挂账),在全国排名第一,其中发起人出资购置30.01亿元,政府帮助消化48.88亿元,机构自身消化29.7亿元。目前79家法人机构中已有74家历史包袱全部消化,其中包袱最重的黄冈、孝感联社,通过优质资产置换34.72亿元,市场化方式消化13.4亿元,历史包袱根本消化完毕。到2023年末,全省成立14家农商行,12家农合行,获批筹建5家农商行,与202223年末全省仅2家农合行比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二、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一是全国排名大幅提升。从过去摆尾进入到中游水平,在全国35家机构中存款排名第15位,贷款第13位,不良贷款第14位,不良贷款率第2023位,资本充足率第18位,拨备覆盖率第12位。二是盈利能力增强。实现净利润20.5亿元,较202223年增加6.4亿元,增长45.4%。三是风险指标明显好转。2023年末,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首次全部达标;不良贷款继续‘双降';资本充足率历史上首次超过2023%的动态监管标准;全省高风险社(同一口径)从202223年的27家锐减至仅1家。四是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近三年来存款年均递增28.2%,贷款年均递增32.5%,年均增幅均高于全省银行业平均增幅,其中,2023年末存款增长26.4%,高于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增幅11.7个百分点;贷款增长30.5%,高于全省银行业平均增幅12.7个百分点。存贷款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存款占全省银行2业金融机构存款的12.3%,贷款占比达11.0%,分别比202223年末提高2.6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
三、“三农〞效劳方向更加明确
通过产权改革,我省农信社不仅大幅化解了历史包袱,而且经营方向更加明确,支农效劳水平极大提高,切实做到了‘改制不改向,更名不离农'。一是“三农〞投入持续增大。2023年末,全省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1231亿元,比改制前的202223年末增加了744亿元,增幅达153%,其中2023年增加320亿元,增长35.2%,高于同期贷款增幅4.7个百分点;涉农贷款占比71.1%,较202223年末提高5.7个百分点;农信社县域存贷比(剔除武汉、十堰、荆州、黄石、咸宁、宜昌XX县区)59.02%,比全省银行业县域存贷比46.27%高出12.75个百分点,其中80%以上的县级法人机构贷款市场份额稳居同行之首。二是支农产品和效劳不断创新。全省目前已创新经营权抵押贷款、活物抵押贷款、协会联保贷款、最高抵押额循环贷款等12023个信贷产品,形成了较完善的涉农贷款产品体系,同时实施了以‘六公开'、‘零费用'和‘强监督'为核心的阳光信贷效劳。在农信社60年开展历程暨金融效劳产品博览会上,我省有7个支农产品、支农先进单位及个人获奖,是全国获奖最多的省级行社。其中获奖产品之一——‘金纽带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贷款'(‘农业专业组织+成员+联保基金+农信社'模式)使农户贷款实现了从‘零售型'向‘批发型'转变。截至2023年末累计向123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2.82亿元,累计向11582个专业组织成员发放24.9亿元。武汉农商行开发的‘融城富业贷'产品,荣获银行业协会颁发的‘2023年度中国银行3业效劳小企业及‘三农’十佳特优金融产品'称号。三是支农机制进一步完善。从支持单一种养业农户向支持‘大三农'转变,建立了支农领导负责制、绩效考核制、跟进效劳制和农户贷款免责制‘四大支农机制',推行了支农客户经理制,实行产品计价考核。
四、管理根底日趋完善
一是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改革三年来共制定规章制度20230多项,并根据业务开展特点积极探索开展了流程再造,根本形成了较全面的制度体系和符合‘支农支小'业务特点的流程体系。二是公司治理效率日益提高。表现为:股本结构不断优化,资格股占比较202223年末降低28.67个百分点;投资股占比较202223年末上升28.66个百分点,股东、董事、监事参事议事的意识和能力大幅提高。三是系统建设初显成效。以会计结算、中间业务、信息管理、教育培训四大平台为核心的系统根底建设已初步建立,为业务开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全国农合系统多个第一:全国首家研发信贷风险管理系统;首批参加农信银清算系统,首批实现全国跨行通存通兑;在全国较早开发和运行综合业务系统,发行银联福卡,发卡量已突破1300万张;陆续开发国税代收、话费代收、社保代收等20多个中间业务系统;建立省级教育培训平台,对县级行社的高管实施轮训,组织各类培训班20230余期,培训人员达3万余人次。
五、整体形象大幅提升
一是员工素质不断提高,结构日趋优化。通过招录补充一批、
11支持“大三农〞指不仅支持种养业农民,还要支持农村
二、三产业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不仅支持传统种养业,还要支持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效劳、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等多种行业;支持整个县域经济,就是支持湖北经济。
4内退消化一批、培训深造提高一批,员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至2023年末,全辖农合系统大专以上员工占比已高达71.8%,比202223年末提高8个百分点。二是社会认可度大幅提升。改革三年来全省先后有共计6家行社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最正确文明单位'称号,多人被评为省级劳模、优秀党员和优质效劳明星;202223年和202223年,XX省政府连续两年授予湖北农信社‘支持湖北经济开展突出奉献奖';2023年行风评议活动中,17家市州、直管市行社(办事处)均在当地排名第一,70家县级行社中有68家排名第一。三是社会奉献度大幅提高。202223年和2023年,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共缴税25亿多元,79家农合机构均是当地纳税大户;8000多名包村客户经理走村串户,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丰富农户金融知识;开发专门系统,推出‘存贷一卡通'效劳,每年为农民代发各类涉农贴补资金60多亿元。四是公众形象不断改善。投入资金5亿多元,按照统一标准重建、装修营业网点1600多个,网点形象、效劳设施、工作着装、效劳质量等进一步提升。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