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意见.docx
下载文档

ID:2081588

大小:21.18KB

页数: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社区 公共 服务 设施 规划 意见
社区公共效劳设施规划意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稳固党的执政根底,改进社会管理方式的重要举措。社区是社会的根本单元,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根底。加强社区建设,科学合理配置社区公共效劳设施,为社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设施完善、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根据中共x市委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市委意见),结合实际,现就加强社区公共效劳设施规划和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x理论和“x〞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和x、x全会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开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开展。根据市委意见,在全市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下,以效劳群众为宗旨,以群众满意为准那么,按照“区域规划最正确、设施配置最优、效劳效率最高、资源效益最大〞的要求,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出发,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促进社区公共效劳设施合理配置,强化社区效劳功能,完善社区综合管理和保障体系,推动社区标准化建设,逐步建成“管理有序、效劳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现代化社区。 二、总体目标 社区公共效劳设施规划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城市规划网格化管理、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依据之一。通过科学规划、标准管理和有效的保障机制,在中、近期建设行动方案期限内,按照“社区有规划、设施能落实、居民可共享〞的总体目标,逐步推进社区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形成社区公共效劳设施布局合理、配套齐全、使用方便、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高效,适宜国内外各类人士生活、学习和创业的新型和谐社区格局。 三、根本原那么 (一)统一规划,统筹兼顾。按照社区规划人口、社区开展需求和地区实际,社区公共效劳设施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二)合理布局,便民利民。社区公共效劳设施效劳范围原那么上以本社区居民为主,效劳半径根据不同功能的设施合理确定。 (三)因地制宜,差异配置。从实际出发,不同区域的社区,按其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及本区域内已有公共效劳设施的不同情况,实行差异化配置。 (四)形式多样,资源共享。中心XX县区社区公共效劳设施配置坚持突出重点,急需先配,分步到位。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和调整、共享、租赁、收购等多种形式,推进社区公共效劳设施建设,有方案推进社区公共效劳设施规划落地。 四、根本要求 (一)规划编制中实行差异配置 在中心XX县区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及XX县区新城、新市镇总体规划等指导下,加快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暂时没有条件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社区,先编制社区公共效劳设施专项规划,用以指导社区公共效劳设施的配置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或社区公共效劳设施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按照实施。 在规划编制中,社区公共效劳设施的配置标准原那么上按照x市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效劳设施设置标准(以下简称居住区标准)执行;确实有困难的地区,参照居住区标准,根据本地区公共效劳设施配置现状情况以及社区网格化管理要求,在满足社区人民群众实际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在不同区域实行差异配置。中心XX县区和XX县区新城建成区(老城厢地区)对执行居住区标准中“用地〞及“建筑面积〞两项指标均有困难的设施工程,按建筑面积指标考核。 对社区公共效劳设施规划的配置,按照不同地区分为三类: 1、严格执行居住区标准的地区XX县区、XX县区新城和城镇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新市镇地区以及中心城成片改造或新建地区等。 2、可按照不低于居住区标准建筑面积下限80%配置的地区 中心城浦西内外环线之间的建成居住区,XX县区新城建成区(老城厢)等。 3、可按照不低于居住区标准建筑面积下限60%配置的地区 中心城浦西内环线以内的建成居住区,地处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居住社区等。 此外,XX县区城镇人口在5万人以下的新市镇、中心村,可根据国家和x市村镇规划编制的有关技术标准,配置社区公共效劳设施。 (二)加强社区公共效劳设施建设 参照居住区标准和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社区建设扩大试点工作指导要求等规定,各社区(街道、镇、乡)要重点建设社区事务受理效劳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卫生效劳中心,融入社区管理、文化学习、图书阅览、文艺活动、休闲娱乐、体育锻炼、医疗效劳、卫生保健、社区教育等其它社区效劳设施。 1、整合优化行政管理职能,提高社区综合管理和效劳水平。以社区管理和公共效劳为核心,归并、调整和优化社区内的各类行政事务效劳机构,合理配置行政设施,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逐步强化社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效劳能力。 每个社区都要设立社区事务受理效劳中心,完善社区生活效劳求助系统,落实和完善居委会和居委会会议活动用房,方便居民就近办事,解决居民实际困难。 2、发挥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功能,努力提高社区文明程度。社区文化活动设施建设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载体,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阵地建设,整合社区图书馆、文化馆(宫)、群艺馆、青少年宫(中心)和少科站等文化设施资源,构建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主体,惠及未成年人、中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等群体的社区公共文化效劳网络。要保障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投入,采取多种渠道,加快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要充分利用所在社区的学校、单位体育场(馆)向社区开放。重视室外公共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室外公共体育活动设施可与公共绿地建设结合起来,实行统一规划、同步建设、综合利用。 3、完善社区卫生效劳设施配置,方便居民群众就近看病求医。原那么上,每个社区配置1个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和假设干个社区卫生效劳站(点),并设置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为居民提供根本、综合、公平、可及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方案生育技术指导等效劳。 4、重视根底教育设施配置,进一步完善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设施。新建居住区必须严格按照居住区标准,配置根底教育设施。中心XX县区中学、小学、幼儿园设施配置缺乏的,要按照批准的规划,逐步完善和提升学校教育设施水平;已列入旧区改造的,要就近安排,先建设后拆迁。按规划建设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等教育设施,未经规划许可,不得任意改变使用性质。 5、加强社区福利设施建设,尤其重视老年效劳设施配置。 要加强社区福利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救助网络,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权益。尤其要重视老年效劳设施的配置,每个社区(镇、乡)至少设置1个养老设施。到202223年,中心城浦西内环线以内的建成区以及地处中心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居住社区,按照不低于本社区老年人总数的1.5%配置床位;中心城内外环线之间的建成居住区以及XX县区新城老城厢地区,按照不低于本社区老年人总数的2%配置床位;XX县区、XX县区新城和城镇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新市镇以及中心城成片改造地区或新建地区,按照高于本地区老年人总数的2.3%配置床位。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团体创办不同标准的敬老、养老设施,以调节、补充养老床位,切实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社区公共效劳设施中,要特别充实完善为老年人、残障人效劳的内容。 6、加强菜市场规划、建设和管理,保障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要切实加强菜市场规划和管理,按规划配置建设的菜市场,不得挪作他用;已挪作他用的,要恢复原有功能。 社区菜市场配置缺乏或不达标的,要按照社区公共效劳设施规划,结合旧区改造,采取收购、改建或置换等措施逐步解决,切实保障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要。 7、按照居住区标准及社区需求,合理配置其他社区效劳设施。新建居住区要严格按照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配置停车泊位。中心城已建成居住区,要充分利用现有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合理配置社会停车场(库)。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开放自用停车场地,为社区效劳,缓解中心城停车难的压力。要按照社区网格化管理要求,合理配置社区平安防范设施,提高防灾应急能力,为社区居民营造管理有序、平安舒适、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各区县要结合实际,按照居住区标准合理配置其它社区效劳设施。 (三)充分挖掘、综合利用社区资源,为社区人民群众效劳。中心城社区要依托区内的市级、地区级的公共效劳设施,不断完善社区效劳体系;采取购置、置换、改建、租用等方式,实行综合利用、余缺调剂,资源共享,为社区人民群众效劳;要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鼓励社区内一些有条件的单位在节假日期间,将内部的效劳设施面向社区开放,增加社区公众活动空间。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改建引导,优先配置社区公共效劳设施。中心XX县区及XX县区新城建成区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凡现状公共效劳设施配置缺乏或缺口较大(达不到配置标准50%)的社区,要严格控制存量土地的开发建设,并按照社区公共效劳设施规划确定的规划指标,优先建设社区公共效劳设施;要集约使用土地,尽可能综合配置社区公共效劳设施。鼓励在中心XX县区及XX县区新城建成区结合建设工程,配套建造社区公共效劳设施。对增建社区公共效劳设施的,规划部门在审核规划指标时给予一定奖励;对经营性建设工程中增加建设社区公共效劳设施的,经区县政府认定,可向建设方返还因公共效劳设施建设而增加局部的土地出让金。 (二)加强社区公共效劳设施规划管理,禁止擅自改变使用性质。按照规划配置的社区公共效劳设施,其产权除已有明确规定的外,一律归区县政府所有,明确国资监管责任主体,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范畴。社区公共效劳设施实行余缺调剂、综合利用、合理使用,属公共效劳设施范围内调剂的,须经区县政府批准,按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有关手续。按照规划建设(配置)的各类社区公共效劳设施,不得改变设施用途,确需更改作为非公共效劳设施用途的,须经区县政府同意后,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报市或区县规划等相关部门办理手续。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社区公共效劳设施用途的,一经查实,按照x市城市规划条例和x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增加社区公共效劳设施建设的财力投入,保障公共效劳设施有效运行。构建政府公共财政框架,将社区公共效劳设施建设经费纳入市、区县两级预算管理体制。区县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财政支出用于社区建设,实现社区建设的均衡保障。建立和形成多元投入的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种社会力量投入社区公共效劳设施建设,在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四)发挥街道(社区)、镇(乡)的作用,加强社区公共效劳设施使用和管理。以社区为根本网格,实行区县、街道(社区)分级负责管理。街道要参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优化和社区公共效劳设施工程的规划验收,并受区县政府委托,对社区公共效劳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和使用,不得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 (五)制定配套政策,加强组织领导。社区公共效劳设施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协调。 区县政府是推进社区建设的责任人。各区县政府要积极推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科学制定社区公共效劳设施规划。各区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制定具体实施方法,有效加强社区公共效劳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公共效劳设施效能,更好地为社区人民群众效劳。 第9页 共9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