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攻坚实施方案.docx
下载文档

ID:2079850

大小:28.85KB

页数:1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精准 扶贫 脱贫 攻坚 实施方案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实施方案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区政府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请大家参阅。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确保我区与全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xx实施意见xx精神,结合我区实施,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开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开展理念,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举全区、全社会之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程,着力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确保到xx年全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对象范围。按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000元的标准,全区120238户2772人为相对贫困人口(以下简称贫困人口)。按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8000元(2023年不变价)、贫困人口占村户籍人口5%以上的标准,并经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认定,全区5个村为相对贫困村(以下简称贫困村)。 (三)目标任务。到xx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根本医疗和住房平安有保障,根本公共效劳主要领域指标到达全省平均水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当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7365元),符合政策的完全或局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确保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贫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当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9820元),确保全部出列。到xx年底,包括社会兜底脱贫的555户898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口20%实现脱贫;到2023年底,全区建档贫困人口根本实现脱贫;到xx年,稳固提高促开展,查漏补缺补短板,全区贫困户社会兜底持续保障,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收入渠道稳定,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全部贫困村出列。 (四)根本原那么 1.党委领导,政治保障。全区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严格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形成区、镇、村三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格局。切实加强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其带着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作用。 2.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资源、引领市场,广泛发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合力攻坚的扶贫开发新格局。 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精准要求,准确识别贫困对象,精细管理贫困对象,精确配置扶贫资源,确保脱贫攻坚精准到村、到户、到人。 4.立足开展,社保兜底。坚持用开展的方法解决贫困问题,推动“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增强村级内在自身开展动力。把符合政策的完全或局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帮扶工作覆盖全部贫困人口,做到全员受益、全员脱贫,不落一人。 5.群众主体,自力更生。突出贫困群众脱贫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增强脱贫信心,在政府和社会帮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面提高自主脱贫能力。 6.保护生态,绿色开展。坚持生态优先,根据我区自身优势和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制定扶贫规划,合理安排产业布局,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使贫困人口在绿色开展中实现脱贫。 二、主要措施 (五)实施产业开展扶贫。开展特色优质种养。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建设一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支持贫困户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种植、养殖。大力开展农业合作组织,支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开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林)场和种养大户,强化其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带动作用,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按其意愿每户至少1人能进入其中务工。对直接吸纳贫困户务工、参股、带动增收效果好的各类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给予政策支持。推进旅游扶贫。打造一批精品乡村旅游景点、线路,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特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名村、森林旅游小镇和乡村农家乐,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开展,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加快林业转型开展,创新贫困地区林农扶持机制。优化生态公益林布局,建立分类补偿制度,因地制宜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林下经济。加大“互联网+精准扶贫〞扶持力度。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扶持建设一批电子商务进村综合示范工程、电商扶贫试点。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开展光伏扶贫。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利用楼面、空地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保障农村地区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新能源无障碍接入与消化,增加贫困村和贫困户资产性收益。 (六)实施劳动就业扶贫。加强就业技能培训。统筹各类培训,突出对贫困户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贫困家庭子女就业。鼓励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招收贫困家庭子女,对从高校、中职学校毕业离校未就业的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就业支持。建立区镇(街道)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效劳平台,为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好的效劳。实施“家门口〞就业方案,在有条件的镇(街道)村创立“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等。实施公益性岗位安置,在道路养护、园林维护、山林看护、治安巡逻、城管交通、环卫保洁、平安管理等公益性岗位中,优先安排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就业。支持创业致富带头人在贫困村创办各类企业,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业,探索建设区域性创业孵化基地。引导和鼓励区产业园区内企业与贫困村建立务工联系,吸纳更多当地贫困劳动力。在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程招标建设过程中,优先吸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 (七)实施教育文化扶贫。加强教育扶贫,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加大对贫困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根底教育倾斜。扩大公益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帮助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为农村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设良好环境。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在落实现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根底上,对贫困户子女小学到大专阶段教育给予生活费补助。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家庭倾斜。实施乡村教师支持方案,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加强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文化扶贫,完善贫困村文化根底设施建设,实施文化惠民扶贫工程,鼓励文化单位、文艺工作者和其他社会力量为贫困地区提供针对性强的文化产品和效劳。 (八)实施社会保障扶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农村符合精准扶贫条件的低保对象全部纳入扶贫范围建档立卡,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完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大临时救助制度落实力度,完善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供养水平,加强供养效劳机构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居民根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根底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落实贫困人员社会保险扶持措施,鼓励和引导贫困人员积极参保续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效劳体系,加强相关效劳设施和队伍建设,完善政府和社会力量相衔接的关爱效劳网络,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效劳工作。 (九)实施医疗保障扶贫。构建全面覆盖贫困人口的根本医疗卫生制度,稳步推进根本公共卫生效劳均等化,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落实政府全额资助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根本医疗保险政策,健全普通门诊统筹制度,完善大病保险政策,提高支付比例,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加大医疗救助帮扶力度,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对各项医保政策报销后的合规医疗费用按照不低于70%的比例给予补助。完善区镇(街道)村三级医疗卫生效劳网络标准化建设,促进远程医疗诊治和保健咨询效劳向贫困地区延伸。支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根本养老保险,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到xx年,力争实现贫困村村村有标准化卫生站,扶贫对象享有根本医疗卫生和方案生育效劳,儿童和孕产妇医疗卫生保障水平逐步提高,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贫困地区人口主要健康指标根本到达全省平均水平,城乡人民群众均衡享有根本公共卫生效劳。 (十)实施危房改造扶贫。全面实施危房改造。通过加大各级财政投入、金融支持、对口帮扶、社会捐资、建立村级互助金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坚持分类指导推进危房改造。加大扶持力度,严格落实补助资金直接拨至改造农户“一卡通〞账户制度。加强房屋工程建设管理、技术指导和现场质量巡查,引导农户选用符合国家管理标准的设计方案和具备建筑资质的施工队伍改造危房。强化村庄规划指导,做好建筑风貌管控。有条件的镇(街道)要将居住危房的五保户安排入住敬老机构;未能安排入住的,可建设简易老人公寓集中安置。到xx年年底,全面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建设任务。 (十一)实施根底建设扶贫。大力推进贫困地区交通根底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和开展环境。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农村公路路况水平,优先安排公路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实施镇(街道)通行政村公路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工程、生命平安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重点推进农村自然村道路路面硬化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完善城乡交通运输网络和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客车通达率。实施农村水利根底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加强农村重大水利工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抗旱水源建设、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实施农村饮水平安稳固提升工程,确保全面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形成根本覆盖全区农村的饮水平安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农网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提升农村电力普遍效劳水平。加大农村信息化投入,完善电信普遍效劳补偿机制,统筹推进农村播送电视和宽带网络根底设施建设,推进光纤、4g网络进村,建设农村信息化先导村,提高农村信息化开展水平。 (十二)实施人居环境扶贫。加大贫困村村庄规划、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改厕和村庄绿化美化力度。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继续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财政支持的微小型建设工程,涉及贫困村的,允许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直接委托村组织自建自管。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加快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着力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 (十三)实施集体经济扶贫。支持贫困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本地生态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开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拓展农业新功能,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引导和鼓励贫困村参股金融产品、产业园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各镇(街道)要结合实际,积极引导和鼓励产业园带动各村,实现产业园区开展和村集体经济增收。各帮扶单位结合实际支持被帮扶村建设(购置)物业、光伏电站、小水电等,增加贫困村资产性收益。加强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管理好村集体经济工程资产,使集体资产获得保值增值。 三、政策支撑 (十四)加大财政投入。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政府资金投入与脱贫攻坚责任相适应。各级财政对扶贫开发帮扶对象按人均2万元安排财政扶贫投入,所需资金由省、XX市、XX市按6∶3∶1的比例共同分担,资金用于直接促进扶贫开发帮扶对象增收,包括扶持就业、开展特色产业、增强创收能力、资产收益扶持、扶贫贷款贴息及教育、根本医疗保障等。对丧失劳动能力低保人员按政策规定安排资金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