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国债研究论文.docx
下载文档

ID:2077857

大小:18.06KB

页数: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国债 研究 论文
学海无涯 国债研究论文 篇一:国债研究论文 凭证式国债征询题研究与储蓄国债制度 关键词:凭证式国债 储蓄国债 制度设计 一、凭证式国债的历史沿革与开展 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面向个人发行的国债不断只有无记名国库券一种,到1994年我国面向个人发行的债种才从单一型(无记名国库券)逐步转向多样型(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随着2022年国家发行的最后一期实物券1997年三年期债券的全面到期,无记名国债已经宣告退出国债发行市场的舞台。因而目前面向储蓄存款市场发行的国债品种主要是凭证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 回忆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开展历程,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迸发后,我国出现有效需求缺乏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在这种特别背景下,为扩大内需,我国政府连续七年施行了逆风向而动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大量的财政支出必定造成较大数额的财政赤字,而弥补赤字的一个重要途径确实是增发国债。凭证式国债在如此的背景下逐步开展和壮大起来,并占据了1/3的国债市场份额,在财政筹资过程中承担着主渠道的作用。2022年为完善凭证式国债,研究推行新型储蓄类国债,财政部初次发行了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品种。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与以往凭证式国债的不同点在于:在记账方式上,它以电子记账方式记录债权;在托管方式上采取二级托管制,由各承办银行总行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分级托管、各负其责;在销售方式上采取代销方式,发行期完毕后,未售完局部划回财政部;在兑付资金清算方式上实行财政部与商业银行每月清算兑付本息款项,防止商业银行大量垫付资金。2022年两期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的成功推出,到达了预期的设计目的,但仍然存在诸多征询题。 二、当前凭证式国债在发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征询题 投资者兑付未到期凭证式国债,迫使商业银行大量垫付资金。投资者因存贷款利率上调或紧急性货币需求必定提早兑付已购入的未到期凭证式国债,由于目前凭证式国债发行方式采取承购包销制,商业银行只有等到凭证式国债到期后,才能获得财政部划拨的国债兑付本息款项,在此之前如遇提早兑付,必须本人垫付资金。大量的资金占压减少了商业银行可用资金,严峻地阻碍了商业银行的效益性原那么。 2.凭证式国债及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利率制订不合理。凭证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的发行利率是由财政部行政制订的。由于财政部在利率制订上缺乏专业性,以行政 ---文章整理编辑:文库工作室(企鹅1548927986) 本文仅供参考 更多论文定制写作发表辅导欢迎来询! 方式制订利率无法使国债利率真实表达国债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假设利率设计偏低,那么极易造成发行失败,假设利率偏高必定加大筹资本钱。 3.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发行手续费制订偏高。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采取代销方式,银行不承担包销风险,承销国债(电子记账)的风险应当与商业银行柜台买卖的记账式国债相当。然而通过比拟我们觉察,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和记账式国债的发行手续费率相差悬殊。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发行手续费率为6.2‰,而记账式国债仅为1‰。 尽管目前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较以往凭证式国债在制度设计上有了特别大改良,但是由于凭证式国债与生俱来的缺陷难以在短期内得以改变,其诸多征询题难以靠本身制度的完善得以完全处理。从西方兴隆国家的国债产品开展经历来看,储蓄国债以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成熟的运作方式,必将逐步替代现有的凭证式国债品种。 三、今后储蓄国债产品的制度设计与设想 利率设计。今后储蓄国债在利率品种上应该借鉴英美等兴隆国家浮动利率型储蓄国债的做法,在发行固定利率债券的同时,设计、发行一局部浮动利率债券。设计和推行浮动利率债券的有益之处在于:(1)由于浮动利率债券是长期利率债券,它能够弥补目前我国凭证式国债期限全部以中期为主的征询题;(2)能够充分保护个人投资者利益,确保在市场利率发行变化的情况下使其获得既得利益;(3)有效处理商业银行垫付提早兑付款项而构成的本钱、收益倒挂征询题;(4)能够降低财政部的资金筹措本钱。浮动利率储蓄国债在设计上能够考虑盯住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上下浮动一定的利差,这个利差能够是通货膨胀指数也能够是一年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的调整幅度。 2.期限设计。目前我国的凭证式国债发行期全部为二年、三年和五年,与资本市场的记账式国债相比,期限构造单一。今后的储蓄国债在期限构造上要考虑以中长期债券为主,辅以发行短期国债。如美国储蓄国债最短的为2年,最长的为30年,持有17年将翻番到达或超过面值。在长期储蓄国债期限设计中能够考虑设置可转换条款,当投资人持有一定期限后,能够选择接着持有或者兑付,接着持有将享受高利率。有提早兑付长期储蓄国债的制度设计上应该同意持有者提早兑付资金,半年内提早兑付的利率能够考虑采取按照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计付,但不免征所得税的方式,保证国债资金的稳定性。对持有期在一年以上的国债应该规定分档次利率,保护个人投资者利益,维护国债信誉。 3.发行方式设计。尽快促使国债发行由规模治理向余额治理转变,并争取滚动发行。储 ---文章整理编辑:论文文库工作室(企鹅1548927986) 本文仅供参考 更多论文定制写作发表辅导欢迎来询! 蓄国债的发行方式应该采取招投标制度,完全改变过去人为制订国债利率的现象,促进国债利率市场化。 4.债券托管方式设计。储蓄国债的债券托管方式能够借鉴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的二级托管方式。一级托管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为承办银行开立的代理总账户,总量记载投资人在承办银行托管的国债债权;二级托管是商业银行为个人投资者开立的国债托管账户,明细记载投资人通过该承办银行购置的国债。托管方式设计的重点是要尽快研制、开发国家储蓄国债簿记治理系统。财政部应尽快协同人民银行研制、开发全国联网的国家储蓄国债簿记治理系统。承办银行作为销售终端,通过ISDN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国家储蓄国债簿记治理系统的效劳器联网运转,以实现储蓄类国债债权的集中统一治理;投资者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购置和兑付国债,并随时查询账户余额及增减变动情况;财政部能够实时动态监控国债发行和兑付情况,实现国债发行款和兑付资金的及时汇划和结算;出售部门能够按照本机构各网点国债需求,灵敏安排出售额度,减少盲目承销被动持有风险;监管部门也能够采取必要措施,对整个国债发行、兑付、债权记录以及资金清算过程进展动态监控,提高国债监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5.结算与清算方式设计。商业银行使用储蓄国债簿记治理系统为投资者开立国债托管账户(账户逻辑上开立在商业银行柜台网点,物理摆放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和资金账户,为客户办理储蓄国债认购手续。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负责确认商业银行报送的电子数据,更新语音查复查询系统投资人余额数据,生成过户指令,记录债权,汇总全国储蓄国债出售情况。在清算方式上能够考虑借鉴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定期清算方式,采取由承办银行临时垫付当月兑付资金,财政部于次月向承办银行划拨兑付本息款项。 6.促销手段设计。(1)拓展储蓄国债购置通道。一方面要接着开展一般投资者较为适应的银行柜台购置渠道,实现银行同城同行的联网发行,投资者能够在承销机构的任何一个销售柜台提出购置申请,只要同城还有发行额度,就能够方便购置;另一方面积极开辟网络购置、订单、薪金自动投资等非柜台购置渠道,方便各类投资者购置国债。针对农村人口购置国债难的征询题,能够采取由农村信誉社代理商业银行发行国债的方式,让储蓄国债走近拥有八亿农民的农村储蓄存款市场。(2)物资奖励商业银行柜员销售储蓄国债。据调查,目前相当一局部商业银行为促销其代理的保险、基金等个人投资金融产品,大多采取了手续费收入不列入本行大账,或者局部列入大账的方法,将剩余的手续费收入直截了当奖励给柜台工作 ---文章整理编辑:论文文库工作室(企鹅1548927986) 本文仅供参考 更多论文定制写作发表辅导欢迎来询! 人员,以鼓舞其促销代理的金融产品。因而笔者认为,能够考虑将国债发行、兑付的手续费足额或者局部鼓舞给柜台工作人员,促动其宣传和销售储蓄国债,从而到达既降低发行人筹资本钱又促进国债销售的目的。 综上所述,国债产品设计合理与否既关系到国家建立这个“大家〞,又关系到个人投资者本身利益这个“小家〞,相信在不久的今后,兼顾效益性、平安性的新型储蓄国债必将广泛占有市场,满足群众,效劳群众。 篇二:关于中国国债现状、趋势及对策的研究论文 我国的国债的现状存在些什么征询题,该采取什么政策,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篇论文理解一下吧。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自1981年我国发行国债以来,国债规模日趋增大。它的变化出现了3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认为九五时期国债的理论规模保持在 2200亿元到2800亿元是可行的。文章在对中国国债规模进展分析以后得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结论:从财政收支角度看,我国的财政债务规模已明显偏大,没有进一步拓展的余力;但从国民经济的大范围看,接着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的潜力却十分可观。认为矛盾的根源在于两个比重过低,处理这个矛盾的关键是振兴财政。 本文拟对中国的国债规模及其开展趋势进展实证分析,阐释我们的观点与看法,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国债规模的实证分析 (一)17年来中国国债的规模及阶段性特征 我国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到1996年底,累积发行国债近6000亿元,到1996年底,国债余额达3803亿元。年度人民币国债发行额增长率相当高,从1981年的40多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近2022亿元。另外,值得留意的是,我国国债规模的变化还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阶梯式上升的特征。 表1 不同时期国债发行情况 单位:亿元 材料(1)按照中国统计年鉴(1997)第256页数据计算。 (2)国家计委课题组,1996:九五时期国债总量调控与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分析,经济改革与开展第4期。 从表1能够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1-1990年,年均发行额仅为39.5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规模特别小。 第二阶段是1991-1993年,从1991年起发行规模第一次跃上了200亿元的台阶,年均发行额大体在303.1亿元左右。前13年的发行总量为1304亿元。应该说,这一时期的国债总量征询题并不突出。第三阶段是1994-1996年,1994年国债的发行额初次打破了1000亿元大关,实际发行额达1028.6亿元,比上年的395.6亿元剧增了260%。1995年发行规模接着扩大,打破了1500亿元,1996年更是到达1847.7 亿元,又比上年增长近30%。由于一年期以内(不含一年期)的短期国债需在当年归还,而不计入当年发行规模,因而,实际发行额还不止这个数。进入90年代以来,国债的发行规模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远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和GDP的年均增长速度。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进入90年代以来迅猛增长的主要背景,在于自80年代初就确定了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思路,致使两个比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与此同时,国家财政的职能范围又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国家的财政支出特别是中央财政支出居高不下,财政赤字不断增加,加之金融市场还不兴隆,国债的筹资本钱长期偏高,国债的发行规模迅猛增长就在所难免。至于国债发行规模阶梯式上升的详细缘故,那么在于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的根本转变。 1981-1987年往常这个期间,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除发行国债以外,主要是由财政向银行透支。1987年国务院作出了财政不得向中央银行透支的明确规定。因而,从1991年开场,为了弥补日益增加的财政赤字,国债的发行规模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初次接近200亿元大关。1994年为了支持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理顺财政银行关系,我国正式确定了财政赤字不得向银行透支或不得用银行的借款来弥补的制度,至此,发行国债就成了弥补财政赤字和债务还本付息的唯一手段,从而导致了政府举借国债的第二次飚升,年度国债发行额初次打破了千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