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文化
构建
工作
意见
文化强区构建工作意见
国家开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当今世界,文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区经济社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开展,为文化强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根底;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为文化强区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社会各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参与面越来越大,为文化开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导下,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加强文化建设的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为努力建设文化强区,全面提升区文化软实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开展成果,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和开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开展、全民参与、开放创新,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围绕全区“3451〞工作方略和“1343〞开展目标,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新需求为主要任务,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效劳体系,营造文化繁荣环境,加速文化产业开展,提升文化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促进文化与经济、环境、社会的大融合,形成和塑造区的文化优势和文化形象,促进人的全面开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开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区的文化开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开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在重视满足人民群众群众化文化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精品生产和人才培养;在重视繁荣文化事业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产业的开展;在重视政府推动的同时,更加注重深化改革,运用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建设;在重视发挥财政投入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努力开拓文化开展多样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新路子。
根据区域文化开展趋势和条件,区到“十二五〞末期文化开展的主要目标是:文化建设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在省位居前2023名,在全市县区中名列第一,实现“四个一批〞:
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努力推进“三个一〞文化工程,积极扶持培育民间艺术团体,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鼓励艺术创作,推出2023部在全国、全省获奖的文化精品和2023个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品牌。
建成一批高质量、广覆盖的文化设施。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效劳点建设,街道、社区(村)文体活动中心(室)建设全部完成。区、街道、社区(村)三级文化网络全部建立,提升社区文化效劳水平。
培育一批有竞争力、有规模效益的文化产业。大力支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工程,形成以软件、印刷、旅游为主导文化产业群,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提升,占gdp6%以上。
培养一批素质高、水平高的优秀文化人才。建立合理、标准、科学的文化人才选拔任用机制,通过培养和引进,逐步形成20230人左右的专业文化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队伍,培养出202300人左右的群众性文化骨干队伍。大力开展文化志愿者队伍。
二、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塑造文化品牌形象
彰显人文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结合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开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全区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共同的精神支柱、共同的荣辱观。大力弘扬“敢做善成,幸福〞的精神,形成志存高远、敢做善成、脚踏实地的社会风气,提振社会各界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动力,为区新一轮大开展提供精神动力。
培育文化活动品牌。立足实际,进一步办好一年一度的区社区文化节,让群众文化、群众参与成为主流,使之成为我市较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品牌;推进区东方艺术团、民间艺术团的公益性演出,为广阔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大餐〞;发挥区书法美术家协会作用,加大对区民乐队、电子乐队的扶持力度,推出更多艺术人才和作品,更好地效劳于民。扶持培育各街道“三个一〞文化工程,成立一支素质高的文化队伍、建设一个稳定的文化阵地、打造一个“叫得响〞的文化品牌。按照“一社区一品牌〞的工作思路,积极扶持东苑社区、师苑社区文化特色创立工作。
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规划建设“五担岗〞文化主题公园和小型博物馆,营造历史文化景观。加强烟墩山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链枪、采茶灯等民间民俗文化的扶持工作力度。开展区域文化交流,推进文化传承。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繁荣文艺创作,每年创作生产出12部在全市有较大影响的精品力作。
(二)完善公共文化效劳体系设施功能
创立国家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示范区。创立国家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示范区是2023年的重点工作,我们将根据区创立国家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示范区实施意见,对标达标,补缺补差,确保在明年2023月底完成创立任务。完善现有文化设施功能,提高档次。加快区综合文体中心、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和社区文化中心(室)建设。区综合文体中心选址已定,规划方案正在论证,功能涵盖“两馆四中心〞,即区文化馆、区青少年图书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工会职工活动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区文化标志性建筑。到2023年,全区城乡平均每百人文化设施面积超过2023平方米,区文化馆、图书馆到达国家一级馆标准,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到达平均每人3册以上,图书借阅量每年达5万册。
大力推进群众文化开展。发挥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和街道、社区(村)基层效劳点的作用,充分发挥区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街道、社区(村)文化阵地的作用,面向广阔人民群众,开展歌咏、读书、书画、朗诵、歌舞表演等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机关文化、社区(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机关、社区(村)、企业、校园文化特色化开展。坚持开展文化“四下乡〞、“四进社区〞活动,逐步形成以节庆假日为抓手、以广场社区为阵地、以城乡群众为对象,群众文化活动全面活泼的局面。
大力推进文化艺术普及工作。重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进一步提升广阔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水平、文明素养水平,树立以文化人理念,普及文化工作。
(三)谋划文化产业集聚开展
重点围绕雨山湖、秀山湖和濮塘风景区,全面展开文化产业功能布局,重点开展运动休闲、影视制作、文化旅游、软件动漫、效劳外包、文化创意、演艺娱乐、商务会展、印刷广告等主导产业,着力推进文化与商业、文化与旅游、文化与软件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的集聚开展。
大力推进文化与商业的融合。一是打造环雨山湖(片)商业休闲文化产业带。强化解放路与湖北路文化广场周边的商业休闲文化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和建设雨山湖东岸文化景观,升级改造湖东中路图书电子一条街的文化品质。二是打造印刷、广告产业园,重点开展广告业、商标印刷、包装印刷等较高附加值的广告印刷业,实现集群开展、集约化经营。三是结合旧城改造,兴建国际文化体育广场,建设文化娱乐一条街(影视、ktv、电玩等)、文化用品一条街(图书、电子出版物、文房四宝、古玩字画、各类乐器、花鸟虫鱼等)、地方小吃一条街(各地特色小吃、酒店、茶楼、文艺会所等)。四是培育打造团结广场、解放路商业街、宁安城际铁路广场等文化商业中心,形成文化味浓、市场旺、人气旺的文化商业圈。
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一是在霍里街道凤山村打造仙人坝生态农业文化产业园,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文化工程、植物园工程、影视基地于一体,开展健康休闲和演艺文化产业。二是利用濮塘风景区自然人文资源和革命传统文化优势,规划濮塘产业工程。打造国家级体育运动基地及长三角知名休闲度假基地;打造龙湾生态农业休闲度假示范基地,建设温泉度假村及配套设施;打造濮塘。印象影视基地,建设影视基地、传媒学院、演员度假村、会议中心等,同时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大力推进文化与软件的融合。区建设的软件园已具规模,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优势,打造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创意产业基地,让创意产业基地成为我市新兴效劳的重要支撑和创新城市的重要载体。基地共规划设立软件产业园、效劳业外包产业园、创意设计和研发产业园等专业功能园区,形成科技效劳、人才培训、会务会展、文教培训、新媒体研发、文化出版、图书发行、电子商务、商务办公、文化艺术、国际外包效劳和配套商住设施于一体的、功能完善、独具特色、创新能力强大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一是着手开展促进效劳外包开展的各项工作,把开展效劳外包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开展现代效劳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形成产业特色;二是促进与动漫游戏产业的互动开展。积极引进知名软件、数字娱乐研发制作企业入驻,着力构建软件技术支撑平台。大力开展电子商务、生物芯片等主导产业,发挥吸附和集聚效应;三是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自主创新。把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髓注入到动漫产品之中,为动漫产品赋予价值观念、道德情感,让更多的动漫产品成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彰显当代中国核心价值体系活的符号,形成创意文化产业集群。
(四)建设文化人才精英队伍
大力培训现有文化人才。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与国内高校、培训机构联建培训基地、举办研修班。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现有人才,让人才在文化建设的主战场、效劳群众的最前沿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发挥主力军作用。
大力引进紧缺文化人才。坚持按需引进的原那么,重点引进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创意产业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构建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管理机制。
大力鼓励优秀文化人才。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允许知识产权、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出资组建文化企业。为高层次文化人才创业提供支持,对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点人才、文化工程,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文化人才工作制度。
三、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文化工作的宏观指导和扶持力度,把文化开展目标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开展方案,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区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文化管理部门职能作用和文化社团的桥梁作用,为文化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注重区、街、社区三级文化组织网络建设,实现上下贯穿。加强区直有关部门、单位之间交流和配合,积极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开展协调效劳,实现区域文化工作的协调联动。
(二)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的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在工程审批、资质认定、融资效劳、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扶持。在城市规划中注重抓好中长期、近期文化规划和建设工程,对公益文化设施建设用地,做到先考虑、先预留、先规划。政府在土地收益中确定适当比例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三)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的财政保障机制。加大区财政对公共文化效劳的投入,其增长幅度要高于同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设立区文化建设扶持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企业的贷款贴息、奖励和扶持。支持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
(四)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开展文化事业、激活文化企业,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