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读书心得体会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docx
下载文档

ID:2069132

大小:11.44KB

页数: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读书 心得体会 一个 世界 强国 复兴
2023读书参考心得体会-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时间回到1793年,地点是间隔北京150公里的热河,出场人物是大英帝国国王乔治三世的全权代表罗德﹒马戈尔尼。马戈尔尼以给大清帝国皇帝乾隆祝寿的名义到此,真正的目的却是一个中国人眼里的革命性目的,与中国签署一个贸易协议。他尤其要尝试着,让中国尽可能再开放几个自由贸易港。     但是,马戈尔尼得到的答复却是乾隆以诏书方式写给英王的一封信,信中同意英国以附属国方式参加中华文明圈,而英王关于互派使团和开放市场的要求尚未被提及就被否认了,信中写道,“我们瞧不起技术戏耍,我们也不需要你们国家的手工业产品〞。     在1995-1999年间任德国驻华大使的康拉特•赛茨看来,1793年是一个正在开场走下坡路的中华帝国的最后一次时机,“两个生疏的世界在此相逢,各自都想向对方显示,本人是何等的进步和文明。他们相逢然而却错过了接轨的时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节选!     马戈尔尼回国后写的报告在欧洲迅速传开,向昔日欧洲推崇中国的情节泼了一盆凉水,而中国也坐失了与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欧洲接轨的最后一次时机。     面对欧洲的快速开展,中国却一无所知地停滞在那儿不动了,直到200年后,1978年,邓小平翻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中国人才通过“真金白银〞的好处理解了西方市场经济的理论根底——贸易使双方得到好处。英国在19世纪以此理论为根底单边取消了本人的贸易限制,中国那么在参加wto后以内外力结合的方式加速这一进程。     以上是赛茨著作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中的故事,这是一部被德国财经时报誉为“十多年来反映中国的最好的著作〞。该书2022年在德国出版后,德文版已再版了十次,累计销量达500多万册。     赛茨先生1934年出生,先在德国学习古典语言学、历史、哲学,后在美国福勒策学院学习国际经济和政治,他曾任外交部长根舍的政治秘书及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司长12余年,随之先后出任驻印度、意大利大使,继1995-1999年任驻华大使后,又出任驻日本大使。如此的学问和经历保证了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的成功。     德国人是最讲究逻辑的民族,而理性、客观、简约正是赛茨作品的优势。他的作品讲述了中国的开展史,即中国从16世纪之前世界上最兴旺的文明,到经历了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崩溃,以致到当今重新崛起的过程。而如此一个漫长的过程,被赛茨描绘的明晰、简约,不仅构造完满,而且语言文雅、史料周全、评述贴切。     由于作者的目的远大,以致于你把作品当成一部简明中国近现代史也不为过。但是,简约的文风和深入的抽象才能,使得赛茨能够抓住要害,把握其作品主旨所需要的内容。     该书由五个局部组成:第一部介绍陈旧中国富有盛名的历史,她数百年间在国家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诸方面作为世界最进步的文明国度的辉煌时期;第二部是关于中国在19世纪那最灾难深重、最难以叙说的衰落;第三部讲述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重新站立起来的新中国;第四部是邓小平时代,那是中国制造经济奇观的阶段;第五部是xx时代,是继承邓的遗产,进展最困难的改革同时把国有企业逐步导入市场经济轨道的阶段。     为理解释一个强大的国家为什么会在200年前衰落,为什么会在200年后复兴,赛茨把研究的架构拉得非常长,而且还专门拿出一章来分析中国儒家文化的阻碍。“一个以理性为根底的伦理道德〞,“一个靠伦理道德的凝聚力治理的国家〞,赛茨的研究非常容易得出如此的结论:中国文化并不具备侵略性。     研究了儒家文化和中国宋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后,赛茨的结论是“市场经济和工业社会与儒家的道德和统治体系并不协调〞,这导致了中国在1500年这个人类历史的重要分界点上没有走出另一条道路。同时,他甚至由北宋王朝被区区600万人的女真族灭亡,得出了“儒家道德及其治理体制中的第二个弱点〞:无力抵御任何军事力量,怀着一种和平主义的信念,认为凭借本人的道德优势足以抵抗任何来犯之敌。     赛茨的作品在德语世界已经获得了声誉和欢送。事实上,对中国读者来说,更应该阅读如此一部外国人视角的中国“大国史〞。读完此书,能够得到的最大感慨,应当是德国人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客观的研究视角。     而这两样东西,大概是中国人传统中所缺乏的。因而,尽管对中国的历史我们也许熟悉得多,但是我们对待咨询题的角度和本身的民族情结,非常可能让我们失去了非常多本来应该对本身有所助益的结论,这也正所谓是“只源身在此山中〞。历史是一面镜子,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是一面多棱的镜子。     赛茨在其作品的最新中文版本序文中还对中国寄予了新的希望,“如今的中国已经开展到了如此的程度和规模,以致于它为本人也为整个世界提出了一项如此的严重任务:要以新强国的姿势和平地参加到世界体系中。在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消除恐惧主义、维护环境和构成平等而稳定的经济关系诸方面,中国不仅要有责任感,而且已经开场行动起来〞。     更重要的是,赛茨对如何应对中国的大国复兴也给出了本人的看法:陈旧的工业和技术强国必须有认识地让位于新的强国,这在经济领域就意味着,面对“中国的挑战〞不是凭借贸易保护主义去维护本国的劳动市场,而是要靠大规模的构造改变来习惯开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