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孔德
实证
精神
秩序
进步
思考
天道酬勤
对孔德实证精神之“秩序与进步〞的再思考
摘 要 在现代化和外乡化的现实背景下,通过对孔德实证精神原始内涵的回忆和再思考,结果发现,孔德时代“秩序与进步〞的失衡现象同样存在于现实社会,并分析了“秩序与进步〞失衡之因及平衡之难,以期对孔德实证精神理论的丰富和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做出些许奉献。
关键词 孔德 实证主义 实证精神 秩序 进步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23〕07-009-02
孔德在论实证精神中说“近三百年期间的全面培育,越来越使此称谓获得最能归纳其根本特征的珍贵属性,在先进的民族中,仅靠一个通用的说法,就归纳了好几个不同的属性,而此时群众的理性已经到达认识其恒常关系的程度豍。〞也就是说,理解实证主义的根底是人们思想中的理性因素,而毫无疑问,当今社会理解实证主义的理性障碍早已被去除。但是,如何对“舶来〞的实证精神之“秩序与进步〞原那么进行外乡化思考,使两者平衡互动又与时俱进,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根本上是处于一种停滞的“稳定〞状态,而近代社会是一直是在动乱之中“开展〞的,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经济飞速开展,但是冲突和社会不公加剧,依然处于一种“秩序与进步〞的失衡状态。所以,在如今改革的“深水区〞时期,重提实证精神之“秩序与进步〞,并对其进行再思考既是时代的呼唤又是现实的需要。
一、再论“实证精神〞和“秩序与进步〞
孔德笔下的实证主义是包罗万象的,早期的他追求一种实证的哲学。何谓实证主义?实证主义与神学的神秘主义和经验主义不同。“它不进行抽象推理,也不以感性经验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它以真实事实为依据,既肯定过去,更重视现在,既成认精神,也成认物质,因而它能对过去和现在,精神和物质做出公平的评价,并能使观念与运动,进步与秩序得到根本的协调。豎〞由此可见,孔德似乎在传达一种辩证的实证主义精神,让我们用开展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积极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缩头缩尾从而陷入一种苦思冥想而又毫无实际行动的为难境地。因而,对实证精神的再认识应始终不脱离“实证〞、“有用〞和“肯定〞这些核心概念,正因为没有脱离实证之真谛,对实证精神之“秩序与进步〞的再思考才能在实证真谛的指导下得以延伸和深化。其次,实证精神的产生和传播,必须要以相对兴旺的自然科学和根底学科为根底的。纵观中国历史之长河,从孔子到后现代,从“仁爱〞到“反叛〞和“颠覆〞,古时的中国总是提倡改造“国民性〞。孔子周游列国,宣讲他的儒家思想;近代鲁迅弃医从文,立志“醒人〞。而无视了“器物之不及,技术之不及〞的重要性,自然科学技术和根底科学的落后使得实证精神“姗姗来迟〞,社会因此总是“停滞不前〞的。
孔德又说预测是实证精神的主要特性:“科学预测显然适用现在,甚至适用过去,而且还适用将来,它是不断地按其与其他已有事物的关系去认识一件事物,而不依赖直接的考察。豏〞正如孔德在论实证精神中所预测的:“实证主义无论在实际生活或思辨生活中始终倾向于突出个人与全体各方面的联系,从而令人不知不觉地熟悉社会联系的亲密感;社会联系相应延伸至一切时代、一切地方。从而谋求公众利益将不断地被视为是通过确保个人幸福的最适宜的方式,不仅如此,而且通过更直接、更纯粹、总之是更有效的影响,尽量充分培养慷慨宽宏大的性情将是个人快乐的主要源泉。〞这种状态正是一种秩序与进步平衡的理想状态。亦如“秩序向来是进步的根本条件,而反过来,进步那么成为秩序的必然目标。豐〞孔德的预测是美好的而又可以逐步实现的。“在孔德实证主义的大旗上赫然写着‘秩序’和‘进步’豑〞。社会秩序与社会进步作为实证精神旗下核心研究主题的原因可以从孔德所接受的思想遗产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寻找解释:孔德相信进步和开展的启蒙主义,及与启蒙主义相对立的秩序和稳定的传统主义。应该说,传统主义者鼓吹的社会秩序理论对吸引孔德重点关注社会秩序的问题影响巨大。另外,启蒙主义传统对孔德的影响同样不能无视。“相信理智和进步,相信人性具有可完善性的特点,同时也相信凭借科学的作用能够发现自然秩序的规律性并做出相应的预见〞—这种流传甚广的启蒙主义传统深深地触动着孔德的思想,可以说,以“理性〞和“科学〞为特征的社会进步观念是孔德看待整体社会一个根本视角。
二、对“秩序与进步〞的再思考
〔一〕基于历史的维度
在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里,通过自上而下的压制以保持封建社会的稳定,再加之儒家思想隐喻着一种让人安于稳定现状的意蕴,鼓励人们重视自身思想境界的提高,轻视对自然科学技术的追求,使得根底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开展止步不前。近代中国进行了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但是“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皇权,但却没有扫清以高度中央集权和个人崇拜为核心的封建主义的阴霾,最后革命的胜利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垮了儒家封建伦理个刚刚萌发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但活的,崇尚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最终却成了束缚人民群众创造力的教条。豒〞,正是因为几千年来,缺乏实证精神产生的根底科学和自然科学土壤,使得实证主义迟迟未能萌芽,实证精神的传播更是天方夜谭。更何况乎秩序与进步相协调的社会环境?现代中国开展之速度越来越快,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冲击下,社会的物质条件和人们的思想精神都焕然一新,“民主〞、“公正〞、“平等〞的观念开始在弱势群体和底层群体中扩散。民众的公平意识觉醒,只要自身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寻求诉求的愿望较之前更加强烈,渠道也更加多样化,特别是微博、论坛等网络媒体的兴旺,更加激发了民众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讨论和监督。所以,对秩序与进步的关系应该进行再思考的时机已经成熟,不管是在物质层面还是意识形态层面。
〔二〕基于现实场景的需要
人类社会的开展中,秩序与进步的失调时常发生。“我们所说的意识要求、社会事实、社会秩序三者,或相调和,或者秩序与事实少有出入,由意识主持,慢慢修改,或者意识不能作调整工夫,即爆发革命,都是常例。豓〞孔德所在时代的法国社会同样是动乱不安的,秩序与进步总不能平衡。2023年国庆期间,央视记者在武汉街头随机采访市民,问:“你幸福吗?〞遭无数人吐槽,甚至有人对问题和答案进行恶搞。大多数人生活在一个房价高、保障低和福利少的社会,会幸福吗?在一个缺乏公正保障机制的竞争环境中,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交易就不能公平、等价地进行,“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两极分化加剧。亨廷顿曾说过“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快速增长时期往往伴随着比此前的贫困时期更多的社会动乱豔〞,这正印证了当今中国快速开展过程中的种种矛盾现象。在社会迅速开展时期,人们的期望值也随之迅速提高,而迅速提高的期望值与实际的满足度之间会形成一种“落差〞,并由此形成一种挫败感,正是这种个人和社会所感受到的挫折感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源泉之一。马克思的解释是:不平等根直于一种叫做市场的机制中,市场中肆无忌惮的竞争就是不平等的根源;自由主义那么认为:有权利的再分配才是造成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以上关于不平等的解释虽各执一词,但不平等的后果总是消极的。在现实社会中,不平等、不公正的现象总是大量存在和不断出现的,秩序与进步时常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失衡状态的出现又诱发更多的社会不平等,社会不平等又会进一步加剧秩序与进步的失衡,由此循环往复,愈演愈烈。要进步,不要秩序,会损害一局部人的利益;要秩序,不要进步,又会裹足不前,可见秩序与进步平衡的难处之所在。费老也曾说“中国之所以没有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生成一个中间阶层占主体的橄榄形社会结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强势群体对政治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的总体性资本垄断,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中间阶层的开展空间。豖〞
转型时期的中国需要在实证精神的武装下,追求一种有秩序的进步模式。圣西门说过:社会应该是在破坏中前进的,幸福的追求总是建立在践踏大多数人利益之上的。转型期的中国,矛盾和冲突无处不在,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疯涨,政府调控房价和楼市;CPI走高,通货膨胀严重,政府对之进行调控和稳定物价;设立信访局以供人民群众不满情绪的宣泄,信访在生活中发挥的实际作用在这里不予深究,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其确实充当了平安阀的角色。由此可见,现阶段秩序的维护离不开行政命令的实施。孙立平说:“这是一个几代人同时并存的社会,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社会开展阶段,很多人都被甩到了结构之外。豗〞而被甩到结构之外的这局部人正是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主要来源之一。上述这些事实正印证了圣西门的论断:国家的开展和进步总是要以牺牲一局部人的利益为代价的,但是,转型期的中国国情更需要一种“秩序与进步〞平衡的开展理念。最终,秩序与进步的协调将会带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一个人不需要为了得到一样东西而被剥夺掉另一样东西;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被不断创造出来,人们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劳动时间就能过上一种安逸富足的生活;人们不需要承受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种种痛苦,秩序与进步的协调使得人们生活满意度的提高成为可能。
三、结论和思考
毋庸置疑,人类社会早已进入了孔德口中所谓的实证时代,人们如今追求的已经不再是孔德实证主义的原始内涵了,但孔德实证精神中“秩序与进步〞的平衡原那么确可古为今用。把孔德实证精神之“秩序与进步〞放在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再思考,并以外乡化的视角来探索“秩序与进步〞平衡的现实意义,是本文的创新点和出发点。在分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秩序与进步并不是自然而然地能够轻松实现的,必须在生产力开展的根底上自觉把握秩序与进步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稳步前进,快速开展。社会在开展,历史在前进。“稳而不动,不进那么退〞;“急于求成,欲速那么不达〞。因此,我们既不能安于现状,求稳怕乱,无所作为;又要坚持扎扎实实,稳中求进。
注释:
[1][2][3][4]孔德.论实证精神.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3页,第63页,第54页.
[5]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58页.
[6][9]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76页,第207页.
[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36页.
[8]亨廷顿.文明的冲突.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页.
[10]孙立平.断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参考文献:
[1]欧力同.孔德及其实证主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2]张小山.孔德实证主义论略.江汉论坛.1996〔6〕.
[3][美]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北京: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4]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