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史”教育融入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路径_周婷.pdf
下载文档

ID:205948

大小:1.39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教育 融入 港澳台 大学生 国情 路径 周婷
“四史”教育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统称,其内容编织了国家历史的主题和方向,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是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1。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深入展开,越来越多的港澳台学生来内地(祖国大陆)高校求学,成为所在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也是国情教育不可或缺的特殊对象。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上讲,“四史”是国情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以“四史”教育厚植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根基,对弥补港澳台大学生的历史认知不足、激发港澳台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港澳台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一、对“四史”教育融入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现实考察港澳台大学生对“四史”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屏障,因此,“四史”教育融入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港澳台大学生对“四史”认知的浅表性影响了其对各种形式的国家认同教育的理解与肯定无论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中高等教育阶段,中国历史教育一直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及国家观。然而,在港澳台大学生的早期教育中,这一基本环节相对缺失。总的来看,港澳台大学生对“四史”的认知存在内容模糊、层次浅显等特征。在调研港澳台大学生的“四史”了解现状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港澳台大学生不清楚中国共产党何时成立、新中国何时成立、改革开放何时提出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同时,大多数港澳台大学生对“四史”的认知也往往只是停留在浅显层面,最典型的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影响等要素认知不够深入,容易被一些刺激眼球的历史虚无主义、分离主义言论影响,从而对国家产生疏离感和摘要:“四史”教育与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具有内在逻辑关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港澳台大学生对“四史”认知不深,“四史”教育亟待加强。我们要将“四史”教育融入国情教育专门课程,融入学科专业课程之中,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之中,以综合施策的方式,切实提升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成效。关键词:“四史”教育;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四史 教育融入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路径研究”(编号:SZ211001)。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2311(2023)01-0022-06作者简介:周婷,女,博士,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跨境教育中心主任、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南昌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境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江西南昌330031);曾汇萍,女,吉安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江西吉安343000)。教育学术月刊2023年第1期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四史”教育融入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路径周婷曾汇萍22DOI:10.16477/ki.issn1674-2311.2023.01.004“四史”教育融入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路径排斥感,对各种形式的国家认同教育也抱有警惕和质疑2。简言之,港澳台大学生对“四史”的认知不全面、不深入,导致其难以从浅层认知转化为稳定的情感归属,局限了“四史”教育融入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途径与方式。(二)“四史”教育融入港澳台大学生的国情教育的实效性亟待加强近年来,教育部持续拓宽港澳台学生来内地(祖国大陆)求学的渠道,具备港澳台学生招生资格的院校已经超过400所。高校作为港澳台大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强化港澳台大学生国情认知、“培养其爱国情怀”的重要办学使命。根据调查,目前高校主要通过课程建设、实践考察及观影活动等方式来推进港澳台大学生的国情教育,引导他们认识国情、提升文化认同、增强国家意识。然而,有些高校在开展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时,忽视国家历史的教育价值,未能考虑将相得益彰的“四史”教育作为激发港澳台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坚实桥梁。较突出地表现为在课程建设上,主要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线,缺乏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及社会主义发展史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在实践考察上,国情教育的类型也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览,未能真正浸润到“四史”的学习探究之中;在教师队伍上,大多高校缺乏专业的国情教育师资队伍,难以实现“四史”教育与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融合。(三)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对“四史”形成侵蚀与消解港澳台大学生长期生活于港澳台,他们的社会交往、信息获取与人际关系,并不会因短期求学于内地(祖国大陆)而中断,在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港澳台社会的影响3。由于特殊的历史境遇、开放的社会结构与自由的社会环境,殖民文化和价值观念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港澳台社会,并成为阻碍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壁垒。就殖民文化的影响而言,即使港澳台大学生没有殖民统治的“一手记忆”,但基础教育阶段接触的一些历史教材存在歪曲祖国历史、美化殖民历史的错误言论。就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而言,西方一些势力对中国抱守“不屑了解”“不愿了解”的态度,以各种花样抹黑我国国家形象、散布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强推西方意识形态和“分离主义”思潮,扰乱港澳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不是真空地带,这样的社会环境使得国情教育各要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或浸染4。二、提高将“四史”教育融入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思想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在内地(祖国大陆)高校招收港澳台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港澳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各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 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 的通知,取消了“免修政治课和军训课”的规定,将其修改为“政治课和军训课学分可以其他国情类课程学分替代”。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在此背景下,理应理直气壮地将“四史”教育融入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自豪感,使之加强对“一国两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拥护,势在必行,非常必要。“四史”教育与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联。无论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来说,不谈“四史”的国情教育,一定是不全、不深、不准的国情教育。具体而言,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四史”是国情之不可或缺的内容“四史”指的是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整体上说,“四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而国情,指的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中国的国情,无论从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考察,都与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23教育学术月刊 2023年第1期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存在着密切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关联。尤其是在新时代,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形势下,我们更要从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去领会和把握中国国情。这是国情的客观要求,也是国情教育的内在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将“四史”融入港澳台大学生的国情教育,是必须的,是在新时代开展国情教育的必然选择。(二)“四史”是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优质资源“历史是集体记忆的一种形式,没有这种形式,一种集体的认同感是不可能的。”5“四史”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和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记忆,记录了近代中国的苦难史和现代中国的复兴史。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港澳台青少年对国家历史进程缺乏全面客观的认知和评价,难以产生历史共鸣,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淡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意识淡化6。将“四史”纳入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体系,“补回”港澳台大学生缺失的历史课,引导他们还原国家历史记忆,产生情感共鸣与精神协同,是一项迫切任务。从整体上来看,“四史”内容契合了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认识祖国”“热爱祖国”的目标,可以作为激发港澳台大学生历史共鸣、涵养爱国情感、强化国家认同的优质资源。(三)“四史”教育是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有效载体国情教育的载体是指教育主体实现国情教育目标的资源媒介,是国情教育内容、过程、形式、途径的资源承担体。“四史”教育包含着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教学载体,在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等方面更是与港澳台大学生的国情教育有着高度的契合性、一致性和相容性,能够成为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有效载体。具体来说,可以运用“四史”情境创设、“四史”实践体验等形式改变传统说教和灌输式教育,在主体体验中激发情感共鸣,增强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感染力;也可以通过朋辈交流、社团活动等途径传播“四史”,让港澳台大学生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环境中体悟家国情怀、激发情感共鸣。总之,“四史”教育作为价值导向正确的历史教育,是推进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四)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是传承“四史”的重要途径国情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导港澳台大学生塑造历史记忆、传承历史基因。港澳台大学生的国情教育与“四史”相融合,是面向港澳台大学生开展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的重要实践,是促进港澳台大学生认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及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有效方式。港澳台大学生作为未来港澳台地区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在完成学业之后大都会选择回港澳台地区发展,其思想和行为在不久的将来会直接影响其他港澳台民众的政治趋向,是架通内地(祖国大陆)与港澳台相互理解的坚实桥梁。港澳台大学生的国情教育不仅能够引导港澳台大学生了解祖国的“四史”,而且还可以借助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在港澳台讲好“四史”故事。三、“四史”教育融入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的现实途径将“四史”教育融入港澳台大学生国情教育,最为现实的途径,就是融入港澳台大学生的教育教学体系全过程和各领域之中去。(一)融入大学生活环境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必要载体和重要资源。其内在逻辑,就是“大思政”的规律。港澳台大学生来内地(祖国大陆)大学上学,最直接的、最持续的变化,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对其思想和行为最直接、最持续的影响,首先来自于生活环境的影响7。因此,将“四史”教育融入港澳台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是第一位的途径,是首要任务。大学生活环境可以分为物理空间环境、人际交往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等层次。这些环境层次恰好也是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内在结构层次。因此,从国情教育的角度来考察,将“四史”融入大学生活环境,实质上就是融入大学校园文化。24将“四史”教育融入港澳台大学生的物理空间环境。在港澳台大学生的物理空间环境中,自然地、和谐地、由内而外地融入“四史”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元素,使其不至于突兀,不至于悖逆,而是有利于内化和外化。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方法,就是顺着港澳台大学生的饮食起居、学习生活工作的校内行程规律和心绪变化,有针对性地规划好物理空间的宣传内容。比如,在新生进校时间段,重点宣传基本校情,特别突出校情中的国情元素和“四史”涵量。在宿舍,重点宣传与生活条件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国情元素和“四史”要素;在教室,重点宣传激励学习的中国名人警句等;在从宿舍去教室的路上,重点宣传学校的杰出校友事迹等等。将“四史”教育融入港澳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环境。人际交往环境是最能体现校园文化内涵和文明程度的教育媒介,因而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港澳台大学生的国情教育和“四史”教育而言,师生交往、朋辈交往、服务保障人员与之的交往,是最能起影响作用的人际交往环境。为了做好将“四史”教育融入国情教育的各项工作,我们可以在全校范围内,以“四史”教育和国情教育素养作为一项特别的标准,在全校范围内选聘辅导员、培训任课教师和服务保障人员。让这样的高素质人员在与港澳台大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我们选一批言谈举止中都洋溢着“四个自信”的大学生志愿者,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