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碳”目标下西北地区碳金融发展问题探析_韩松.pdf
下载文档

ID:205672

大小:1.80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双碳 目标 西北地区 金融 发展 问题 探析 韩松
江苏商论2023.2“双碳”目标下西北地区碳金融发展问题探析韩松(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810007)摘要:在“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国家顶层战略的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西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实现低碳转型的目标需要金融领域的大力支持,发展碳金融成为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本地区在发展碳金融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本文从地区实际出发,针对西北地区碳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关键词:碳金融;西北地区;碳达峰;碳中和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收改日期:收改日期:2022-12-22基金项目: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双碳”目标下西北地区碳金融发展问题探析(项目编号:65M2022121)作者简介:韩松(1997),男(汉),陕西西安人,青海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专硕在读研究生。本文所有作者授权本刊,无偿同意中国知网等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应用以及新华文摘报刊复印资料的转载和摘编,如有法律代理和第三方网络平台电子使用应征得本刊的同意。一、引言自19世纪末工业化以来,人类社会使用的化石燃料,由于数量巨大远远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了全球变暖等一系列气候问题。近年来,世界多地的高温天数、海啸、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数量纷纷刷新了历史纪录。极端天气的频发,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普通民众的生活。为应对气候变化,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以及各国纷纷重视绿色能源问题,并实施碳金融予以保障碳金融的兴起来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涉及两个重大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有了法律的约束,各国的碳排放权开始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像商品一样可以自由交易,并最终衍生出了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碳交易市场。碳金融的概念目前国际上尚未统一,一般而言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的投资和开发以及相关的中介活动。广义的碳金融还包括碳银行、碳基金、碳保险、碳信用等机构投资者。中国作为全球碳排放的大国,发展碳金融有很大的机遇。西北地区作为传统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将能源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须探析的重大问题。二、碳金融发展现状(一)国内碳金融发展现状根据 京都议定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之前不需要承担碳减排任务,但可参加清洁发展机制(CDM)下项目的开发,通过该机制取得相应的碳减排量并向发达国家出售换取收益。2011年开始,中国陆续在深圳、上海、北京、天津、湖北等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3年陆续上线交易。主要从事基于CDM项目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行业包括钢铁、电力、水泥等重点领域,拉开了中国碳交易从无到有的序幕,为以后向全国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截至2021年6月,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中国碳金融的发展经历了从制度体系不完善到市场平稳运行,从碳交易市场试点到设立全国性碳市场的过程。这意味着中国全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随着中国碳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市场交易机制趋于成熟,产品需求多样化,政策法规不断完善,进而促进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二)西北地区发展碳金融的必要性中国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商业财会 96DOI:10.13395/ki.issn.1009-0061.2023.02.003江苏商论2023.2资料来源: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表2西北各省已获得CREs签发的CDM项目(截至2017年8月31日)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表12020年西北各省份经济状况新疆五个省、自治区,这些地区产业结构中传统能源占比较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煤炭等资源,主要集中在新疆、陕西等地;原油储量占全国20%以上,主要集中在陕西;天然气储量占全国50%以上,主要集中在陕北、新疆、青海等地。与本地区丰富的能源相对应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政收入状况较低,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抗击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较差。因此只有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才能转变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调节产业结构,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表1)。由表1数据可知西北五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地理环境、交通基础设施不发达外,产业结构、运营成本、营商环境等因素也十分显著。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西北地区应该充分运用自身优势,把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还需要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碳金融,推动金融机构对本地区发展的大力支持,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形式为本地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发挥碳金融的市场作用对西北地区能源转型,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十分重要。三、西北地区发展碳金融的现实问题(一)经济结构单一,传统能源产业占比较高西北地区依靠自身优势,在中国经济发展发展过程中长期扮演着资源输出的角色,包括“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国家项目,支持中国中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保障中东部地区基本的民生问题。而这些大型国家项目的实施导致西北地区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日益凸显。使得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处于粗放型的状态,缺少高附加值的产品。依靠能源虽然也可以换取经济利益,但不利于地区的长远发展。目前该地区的能源产业占比较高,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北各省能源化工业总产值占据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这就使得该地区环境的破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对较高。(二)金融基础薄弱,碳金融制度不健全首先,碳市场金融化程度较低,这使得碳交易市场活跃性较低,缺乏流动性。目前国内碳金融工具方面开发出碳债券、碳远期、碳期权、碳基金、碳期货等产品,但各产品的数量发展不均衡,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率不高。而西北地区金融机构较为单一,参与主体以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企业参与的意愿较低,这就使得本地区碳金融产品数量稀少。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市场主体很难参与其中,这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们的平均可支配收入有很大关系。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的融资规模较小,缺乏相关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资本的介入,制约了本地区碳金融的发展。在CDM项目方面,西北地区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在碳排放交易上拥有巨大的潜力。如青海省的风力和光伏资源丰富,光伏资源理论可开发量35亿千瓦,开发成本较低。风能技术可开发量7555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列,风电发展潜力巨大。这些使青海省在CDM项目开发上有很大优势。2012年青海省德令哈协和光伏发电项目上马,此项目年减排量43100吨,该减排量的国外合作方为英国政府(表2)。由表2可知,西北各省的CDM签发数量除甘肃之外都偏低。首要原因是人们对于CDM项目以及“碳金融”的认识不足。该项目进入中国的时间较短,还未在中国境内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本地区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还没有意识到CDM所蕴含的商业价值。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发展模式、体制机制、运营规则缺乏深刻的认识,当地政府鲜有政策方面的扶持,法律法规方面尚不完善。由于CDM项目周期时间较长,也缺乏专业的中介评估机构对项目的发展、面临的风险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估。所以,这一系列原因制约了该项目在国内以及本区域的开发和运营。(三)区位因素受限,缺乏碳金融专业型人才西北地区的总面积为307.9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3;而人口总数约8000万人,在全国人口总数中仅占5%左右,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为1/3。中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分布在胡焕庸线以西,地广人稀,交通、城建等各方面基础设施不完善,但省份GDP/亿元一般公共预算/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元陕西26182225726226甘肃901787520335宁夏392141925735青海300629824037新疆13798147723845省份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项目数40108301850 商业财会 97江苏商论2023.2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西北地区的发展长期以来落后于中国的中东部地区。本地区人口基数少,难以留住高质量人才,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造成高端人才的大量外流。目前碳金融行业发展相对滞后,而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各高校尚未开设碳金融相关专业,也没有专门研究本地区碳金融发展的研究机构。缺乏熟悉本地区情况的碳金融专业型人才,缺乏相关的研究理论,就无法因地制宜地用符合本地区发展的理论去指导实践。从而导致碳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缺乏创新意识,行业发展缺乏活力,产品的种类较少,使得业务的开展存在巨大障碍。四、西北地区发展碳金融的相关建议(一)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对于西北地区来说,要想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推动该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改变以往仅仅依靠单一能源结构体系的现状。低碳转型在短期内会对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一些冲击,但长期来说,这是国际潮流的发展方向,是大势所趋。要想实现本地区经济绿色、协调、高效的发展,必定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西北地区可根据自己的优势大力发展光伏、水电、风能等新能源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深度挖掘本地区新能源低碳产业的潜力。新疆的风能、太阳能储量位居中国前列;宁夏的大部分地区光照条件良好,太阳能利用率高;青海的风能和光伏发电量具有明显优势。针对不同地区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地在政策领域予以相应扶持,解决项目发展的融资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也需要在技术领域有所突破,加大自主创新能力,降低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本,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应加大对本地区低碳产业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投资,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链。在保证地区能源安全的情况下,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二)夯实地区金融基础,健全碳金融制度金融基础薄弱是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在鼓励本地区商业银行进行绿色信贷的基础上,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金融单位也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扶持、开发一批本地区的特色项目,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降低融资成本。西北五省政府可签署战略协议,设立西北证券,发行西北碳金融债券,丰富本区域碳金融产品类型,优化市场参与主体。目前,在新设立的广州期货交易所,证监会等四部门发文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设碳交易市场,本地区未来可以寻求与广州期货交易所的合作,开发碳期货、碳远期等新型碳金融产品。同时也可以吸引民间资本对本地区碳金融领域的投资,扩大融资来源,降低融资成本,进而不断加强本地区的金融基础。加强对CDM项目的宣传力度,健全交易平台,完善相关制度,让企业充分认识参与该项目的优势和节能减排带来的巨大商业价值。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发CDM项目,同时实现国内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企业收益的最大化目标。应加强对中介机构的培育,碳金融交易参与的各方需要有一个专业、权威的中介机构对碳金融交易进行评估和资金清算,为CDM项目提供融资、咨询、转让等相关服务,从而推动该项目在本地区的发展。最后,根据本地区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碳交易体系,健全碳金融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降低系统性风险,从而推动CDM项目的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在国家战略上,中国为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该战略实施20多年来西部地区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相比,二者之间的差距在逐渐拉大。因此,在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新格局中,国家在政策上应给与更多支持,以便促进西北地区走上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考察西北五省时也提到了各地不同的发展道路,对不同地方的高质量发展赋予了不同的发展内涵。当前应以“一带一路”为引领,西北各省根据当地资源禀赋,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整合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等城市,形成西北经济带战略构想,然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完善基础设施,整合资源,形成规模,为本地区碳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在碳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