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人教版A版)――集合高中数学.docx
下载文档

ID:2053722

大小:277.67KB

页数:1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数学 一轮 复习 人教版 集合 高中数学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人教版A版〕――集 合 一.【课标要求】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根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根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二.【命题走向】 有关集合的高考试题,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近年试题加强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开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注意运用Venn图解题方法的训练,注意利用特殊值法解题,加强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和化简的训练。考试形式多以一道选择题为主,分值5分。 预测2023年高考将继续表达本章知识的工具作用,多以小题形式出现,也会渗透在解答题的表达之中,相对独立。具体题型估计为: 〔1〕题型是1个选择题或1个填空题; 〔2〕热点是集合的根本概念、运算和工具作用 三.【要点精讲】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假设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假设b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那么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x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2.集合的包含关系: 〔1〕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称A是B的子集〔或B包含A〕,记作AB〔或〕; 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假设AB且BA,那么称A等于B,记作A=B;假设AB且A≠B,那么称A是B的真子集,记作A B; 〔2〕简单性质:1〕AA;2〕A;3〕假设AB,BC,那么AC;4〕假设集合A是n个元素的集合,那么集合A有2n个子集〔其中2n-1个真子集〕; 3.全集与补集: 〔1〕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作U; 〔2〕假设S是一个集合,AS,那么,=称S中子集A的补集; 〔3〕简单性质:1〕()=A;2〕S=,=S 4.交集与并集: 〔1〕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交集。 〔2〕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 注意: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根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集合的简单性质: 〔1〕 〔2〕 〔3〕 〔4〕; 〔5〕〔A∩B〕=〔A〕∪〔B〕,〔A∪B〕=〔A〕∩〔B〕。 四.【典例解析】 题型1:集合的概念 (2023湖南卷理)某班共30人,其中15人喜爱篮球运动,10人喜爱兵乓球运动,8人对这两项运动都不喜爱,那么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_12__ 答案 :12 解析 设两者都喜欢的人数为人,那么只喜爱篮球的有人,只喜爱乒乓球的有人,由此可得,解得,所以,即 所求人数为12人。 例1.〔2023广东卷理〕全集,集合和 的关系的韦恩〔Venn〕图如图1所示,那么阴影局部所示的集合的元素共有 (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无穷多个 答案 B 解析 由得,那么,有2个,选B. 例2.(2023山东卷理)集合,,假设,那么的值 为 ( ) A.0 B.1 C.2 D.4 答案 D 解析 ∵,,∴∴,应选D.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了集合的并集运算,并用观察法得到相对应的元素,从而求得答案,此题属于容易题. 题型2:集合的性质 例3.(2023山东卷理)集合,,假设,那么的值为 ( ) A.0 B.1 C.2 D.4 答案 D 解析 ∵,,∴∴,应选D.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了集合的并集运算,并用观察法得到相对应的元素,从而求得答案,此题属于容易题. 随堂练习 1.( 广东地区2023年01月份期末试题汇编)设全集U=R,A={x∈N︱1≤x≤10},B={ x∈R︱x 2+ x-6=0},那么以以下图中阴影表示的集合为 〔 〕 A.{2} B.{3} C.{-3,2} D.{-2,3} 2. 集合A={y|y2-(a2+a+1)y+a(a2+1)>0},B={y|y2-6y+8≤0},假设A∩B≠φ,那么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总是从正面入手,即从条件出发,经过一系列的推理和运算,最后得到所要求的结论,但有时会遇到从正面不易入手的情况,这时可从反面去考虑.从反面考虑问题在集合中的运用主要就是运用补集思想.此题假设直接求解,情形较复杂,也不容易得到正确结果,假设我们先考虑其反面,再求其补集,就比拟容易得到正确的解答. 解:由题知可解得A={y|y>a2+1或y<a}, B={y|2≤y≤4},我们不妨先考虑当A∩B=φ时a的范围.如图 由,得 ∴或. 即A∩B=φ时a的范围为或.而A∩B≠φ时a的范围显然是其补集,从而所求范围为. 评注:一般地,我们在解时,假设正面情形较为复杂,我们就可以先考虑其反面,再利用其补集,求得其解,这就是“补集思想〞. 例4.全集,A={1,}如果,那么这样的实数是否存在?假设存在,求出,假设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 ∴,即=0,解得 当时,,为A中元素; 当时, 当时, ∴这样的实数x存在,是或。 另法:∵ ∴, ∴=0且 ∴或。 点评:该题考察了集合间的关系以及集合的性质。分类讨论的过程中“当时,〞不能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符号是两层含义:。 变式题:集合,,,求的值。 解:由可知, 〔1〕,或〔2〕 解〔1〕得, 解〔2〕得, 又因为当时,与题意不符, 所以,。 题型3:集合的运算 例5.(2023年河南省上蔡一中高三月考)函数的定义域集合是A,函数的定义域集合是B 〔1〕求集合A、B 〔2〕假设AB=B,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 〔1〕A= B= 〔2〕由AB=B得AB,因此 所以,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例6.〔2023宁夏海南卷理〕集合,那么(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易有,选A 点评:该题考察了集合的交、补运算。 题型4:图解法解集合问题 例7.〔2023年广西北海九中训练〕集合M=,N=,那么 〔 〕 A. B. C. D. 答案 C 例8.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数学〔理〕试卷 设全集,函数的定义域为A,集合,假设恰好有2个元素,求a的取值集合。 解: 时, ∴ ∴ ,∴ ∴ 当时,在此区间上恰有2个偶数。 2、,其中,由中的元素构成两个相应的集合: ,.其中是有序数对,集合和中的元素个数分别为和.假设对于任意的,总有,那么称集合具有性质. 〔I〕对任何具有性质的集合,证明:; 〔II〕判断和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I〕证明:首先,由中元素构成的有序数对共有个. 因为,所以; 又因为当时,时,,所以当时,. 从而,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最多为, 即. 〔II〕解:,证明如下: 〔1〕对于,根据定义,,,且,从而. 如果与是的不同元素,那么与中至少有一个不成立,从而与中也至少有一个不成立. 故与也是的不同元素. 可见,中元素的个数不多于中元素的个数,即, 〔2〕对于,根据定义,,,且,从而.如果与是的不同元素,那么与中至少有一个不成立,从而与中也不至少有一个不成立, 故与也是的不同元素. 可见,中元素的个数不多于中元素的个数,即, 由〔1〕〔2〕可知,. 例9.向50名学生调查对A、B两事件的态度,有如下结果 赞成A的人数是全体的五分之三,其余的不赞成,赞成B的比赞成A的多3人,其余的不赞成;另外,对A、B都不赞成的学生数比对A、B都赞成的学生数的三分之一多1人。问对A、B都赞成的学生和都不赞成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解:赞成A的人数为50×=30,赞成B的人数为30+3=33,如上图,记50名学生组成的集合为U,赞成事件A的学生全体为集合A;赞成事件B的学生全体为集合B。 设对事件A、B都赞成的学生人数为x,那么对A、B都不赞成的学生人数为+1,赞成A而不赞成B的人数为30-x,赞成B而不赞成A的人数为33-x。依题意(30-x)+(33-x)+x+(+1)=50,解得x=21。所以对A、B都赞成的同学有21人,都不赞成的有8人。 点评:在集合问题中,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如数轴法取交并集,韦恩图法等,需要考生切实掌握。此题主要强化学生的这种能力。解答此题的闪光点是考生能由题目中的条件,想到用韦恩图直观地表示出来。此题难点在于所给的数量关系比拟错综复杂,一时理不清头绪,不好找线索。画出韦恩图,形象地表示出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 例10.求1到200这200个数中既不是2的倍数,又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自然数共有多少个? 解:如图先画出Venn图,不难看出不符合条件 的数共有〔200÷2〕+〔200÷3〕+(200÷5) -(200÷10)-(200÷6)-(200÷15) +(200÷30)=146 所以,符合条件的数共有200-146=54〔个〕 点评:分析2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