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草原
2023
小学
课文
小学课文草原三
篇一:三年级第二课草原设计
第二课 草 原〔三课时〕
第一课时草原上
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草原上
2、表演歌曲草原上
3、音乐知识:四分、二分音符
4、选用内容:学惯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的:
一、学惯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草原上,引导学生认真细心地倾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本人的情感,背唱:草原上,并进展表演。
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草原上加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才能。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标准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拍〕。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展练习)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谈话、多媒体出示内蒙古大草原和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乐〕
老师介绍: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陈旧的民族——蒙古族,他们以放牧为生老师唱一首给你们听吧。
老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答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老师可稍做指点。
3、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听歌曲录音草原上(也可选看光盘影片内容);
2〕老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
3) 结合竖笛进展视奏练习
4) 多媒体出示大草原,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留意唱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开展联想与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5〕边唱边即兴表演。
6〕老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展编配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知识
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
2、师: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mi solla
看老师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3 、5 、6〞三个音。〔学生唱〕
老师弹琴,开火车游戏,老师弹一组,学生按节拍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 〔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展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上下。〕
3、加上时值唱一唱3 6 5 ― 6 2 5 ―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节拍入〕 Ⅹ Ⅹ Ⅹ ―读一读 唱一唱边拍手边读
4、 节拍游戏找妈妈
将草原上的歌谱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 小结:鼓舞与表扬,指出缺乏之处。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学唱歌曲草原上
音乐知识:四分、二分音符
第二课时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草原巡查兵
2、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3、表演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4、选用内容:学惯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倾听草原巡查兵,培养学生完好倾听音乐作品中具有鲜明的地点色彩的内蒙古民歌的音调,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学惯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引导学生认真细心地倾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三、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本人的情感,背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进展表演。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加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才能。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标准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拍〕。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展练习)
4:柯尔文手势复习唱 “3 、5 、6〞三个音。
二:新课学习:
〔一〕倾听草原巡查兵
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局部的快板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么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
3、 听全曲。设咨询: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分小组讨论后答复。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开展。
4、 听全曲。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开展的情景,简单编讲故事草原巡查兵。
5、 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
老师简单介绍“笙〞的功能。
〔二〕新歌学习
1、导课: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
师:草原上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族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他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听范唱录音,学生体会歌曲情绪。〕学生自由答复
2、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么样的心情?〔学生自由答复。〕
3、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4、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
5、结合竖笛进展视奏练习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骄傲、愉快的情绪。
7.课堂小结:鼓舞与表扬,并指出缺乏之处。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第二课 草原
欣赏乐曲草原巡查兵
表演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第三课时草原放牧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草原放牧
2、歌表演草原放牧
3、即兴创编
4、选用内容:学惯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倾听草原放牧,培养学生完好倾听音乐作品中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草原放牧,体验天真可爱、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本人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草原放牧加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才能。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标准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拍〕。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3 、5 、6〞三音进展练习)
4:柯尔文手势复习唱 “3 、5 、6〞三个音。
二、编创与活动ABA
1、复习草原上〔要求:边唱边表演〕
2、复习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边唱边表演〕
3、分组活动〔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再分成三小组,让学生自报图示中的任何一局部。三小组的同学各自讨论如何表演好本人这组的一局部,老师适时指导,可参加打击乐器伴奏。〕
4、分组排练。〔分组按ABA的顺序表演〕
第一大组表演完后,第二大组表演,互相交流,互相评价。
三、倾听草原放牧
1、导入:
师:小牧民们生活在草原上可真欢乐〔讲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绍草原小姐妹音乐创作的背景〕
1〕 听音乐第一段,说说音乐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答复〔小姐妹俩愉快、爽朗的放牧情景〕
2〕 听音乐第二段,说说音乐情绪,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答复〔小姐妹俩对漂亮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
3〕 听全曲,启发学生依照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用图形来表示。
4〕 再次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即兴编舞进展表演。
四、编本人的歌
1、出示“3 5 6 〞 三个音符
2、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 5 6 三音即兴编本人的歌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
3、 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或用竖笛吹一吹。
五、教学反思:
六、板书设计:
1、欣赏乐曲草原放牧
2、歌表演草原放牧
3、即兴创编
4、选用内容:学惯用竖笛演奏歌曲
篇二: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
草原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惯用关联词语造句。
3.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详细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一〕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提醒课题,启发谈话。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咨询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别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适应,又感遭到了民族团结的深沉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敏现地写下来了。
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咨询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依照本人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展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详细又生动。
〔二〕学生听录音,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风光是怎么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么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老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潮湿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围绕。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围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天涯:描述极远的地点。涯,水边。〕
2.让学生本人提出不明白的生字、新词。〔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老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处理;有些词语课后个别处理。〕
〔五〕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访咨询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咨询的过程?〔这篇访咨询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咨询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辞别草原。〕
2.按访咨询的过程。课文能够分为几段?为什么?
〔能够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2〕按初见草原风光→访咨询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能够。〕
〔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第1段:看到了草原的漂亮风光。绿毯、勾勒、骏马、奇丽、优美、渲染、回味、茫茫、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第2段: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风光。飞奔、迂回、洒脱、襟飘带舞。第3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送。第4段:蒙古包内的盛情招待。拘谨、羞怯、鄂温克。第5段:斜阳下的话别。天涯、斜阳。〕
〔七〕作业。
1.在作业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熟读课文第1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一〕学习课文第1、2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送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
〔三〕理解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四〕背诵课文第1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送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背诵课文第1段。
三、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1段。
1.默读,分层次。考虑: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