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化学试题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项目化管理探究.docx
下载文档

ID:2052050

大小:21.84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化学试题 高职 院校 学生 社团活动 项目 管理 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开工程化管理探究   摘 要 社团活动是学生素质训练的第二课堂,需要标准、科学、系统的组织和管理。工程化能够促进高职学生社团活动的自主设计和资源开发,提高高职院校对学生社团活动管理的有效性,赋予学生社团活动标准化、团队化、品牌化功能。活开工程概念的提出、设计开发、具体实施、反思总结是高职学生社团活开工程化管理的根本步骤,时间、本钱、质量、人力资源、沟通等是保障学生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活动实施工程化管理。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工程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05-0017-05  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形成课上课下联动、课内外有效结合的合作育人局面。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较强,已成为最有效的课堂教学辅助形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学生社团活动管理普遍存在指导思想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部门权责不清等现象,导致高职学生社团活动管理工作盲目、缺乏标准以及多头管理。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对学生社团进行有效管理,让社团活动变得更有针对性,探索出一套标准、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十分必要。  一、高职学生社团工程化管理的内涵与必要性分析  (一)学生社团工程化管理的内涵  1.学生社团活开工程化管理的涵义  工程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效劳或成果而进行的一次性工作。工程的“一次性〞是指工程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1]。工程化管理是以工程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工程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工程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最终实现工程的预期目标。  德国工程管理专家狄海德曾对工程管理做出如下阐述:“有这样一类方案,它们规模较大,相对特殊,有综合性,实施起来有时间限制,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以结果和资源为导向。按照传统的管理结构,对这类方案进行领导、决策、规划、组织、负责就叫做工程管理。〞[2]中国工程管理研究委员会指出:“组织的工程化管理本质上是相对于组织的职能化管理而言的,在快速多变的环境中,组织的任务经常是变化的,传统的基于稳态的业务流而构建的职能化组织面临着挑战,因此根据任务的具体需要动态地定义业务流程和配置资源,是工程化管理的精神实质,工程化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面向对象(工程)的组织管理方法论。〞[3]根据狄海德和中国工程管理研究委员会对工程管理和工程化管理的定义,可以将社团活开工程化管理界定为以调配资源实现社团管理的灵活性和高效性为导向,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对社团活动进行以工程为单位的设计,通过概念阶段、设计开发、具体实施、反思总结等步骤实现社团活动标准化管理的过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开工程化管理将现代的工程管理理论应用于高职学生社团活动中,将相关人员和资源结合起来,在特定的预算、时间和质量目标范围内通过标准有序的管理流程,从而完成高职学生社团建设任务。  2.学生社团工程化管理的目的  工程化管理引入高职学生社团活动管理,既是对学生社团活动管理工作新模式的探索,也是对工程化管理理论实践运用的拓展。结合工程化管理自身的优点,学生社团活动对工程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旨在最大限度利用学校各种资源,标准社团活动的流程,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绩效,使社团活动的管理更加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工程化管理理念的引入,学生社团活开工程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目的是使以往社团活动管理理念得到革新,管理方式得以突破,管理绩效得到提高。  (二)高职学生社团管理的特殊性分析  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有着更浓厚的职业特色,除了具有与普通高校相同的自发性、开放性、松散性、自主性、多样性等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殊性:  1.生源素质相对偏低  高职学生录取位于最后批次,录取分数“仅仅是表象,低分数背后隐藏着学生学习能力问题〞[4]。此外,传统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偏重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在组织、管理、创新、决策等其他素质能力方面重视缺乏。在社团管理上,既要尊重学生成员的素质结构,强化学校、教师的引导与监督作用,有针对性地指引学生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还要合理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搭建易操作、高效率、灵活化的管理模型。  2.社团成员流动性大  社团组织的自发性与开放性决定了成员的高流动性,进而导致传统的社团管理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减,社团理念、制度标准难以在组织成员内形成固有且持久的引导力和约束力。同时,高职院校学制短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参与社团管理的时间量受到限制,尤其是社团成员代表(干部)很难在缩短的时间内累积足够量的管理经验与技巧,管理质量难以通过“经验专家〞的长期支持而得到保障。组织松散、成员流动性高的现实呼吁高职学生社团转变管理思维,走出传统模式。  3.社团類型繁多  高职院校已有的学生社团分为文学艺术、体育、知识学术、专业技能和社会效劳五类[5],但是社团类型结构与社团数量结构、学生分布结构并未合理契合。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文学艺术类与体育类社团数量占社团总数60%以上,参与文体类社团的学生数量占社团总人数的57%,而专业技能类社团人数仅占18%[6]。社团的类型与数量失衡以及学生单纯的兴趣导向行为,在主观上弱化了对社团管理的预期,易造成重声势轻实效的随意性行动倾向,不利于社团的创新开展与品牌建设。  4.社会实践需求突出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及实现策略决定了高职学生需要更多的社会实践时机,为成为“完满的职业人〞做准备。社团作为学生能力养成与素质拓展的第二课堂,应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给予学生社会参与平台。特别是带有鲜明专业色彩的社团,更要为参与者提供足够的职业活动时机。这对社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参加此类社团活动时,需要更加正规、严谨、符合岗位标准的管理方式来控制过程,使结果成效最大程度显现。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