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大教育模式有学分制
学分制模式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
2023
年三大
教育
模式
学分制
本科
院校
学生
管理工作
探讨
三大教育模式有学分制 学分制模式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讨
摘 要: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本科院校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实施给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工作难度加大。本文就学分制改革带来的优势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学分制模式 本科院校学生管理 方法 学分制是高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量,以修满专业所要求的总学分为合格标准,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制度,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学分制管理制度下的学生学习选择性大、灵活性强,更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了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水平。 一、学分制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学年制模式下,教育教学制度呆板,学生的教学方案是统一安排的,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不能自主选择,学生和社会间的选择余地小,不利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的人才。而在学分制模式下,面对丰富的备选课程,学生可以宽松自主地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和兴趣,结合社会需求和个人的开展需求进行选课,拓宽知识面,加深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个性的开展和学校培养多层次、有特色的复合型人才。 2.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分制模式下,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自主选择课程和教师,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内容陈旧的课程和教学质量差的教师可能就没有学生选择,给教师以一定压力,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吸引更多的学习选修自己的课。此外实行学分制后,原来仅为个别院系学生效劳的教学设备和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全校性的选修课、辅修专业课,为全校学生效劳,优化教学资源,发挥学校的综合优势。 二、学分制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1.教学管理模式的变化。 在传统的学年制下,课堂教学通常是针对同一专业、同一个年级的学生授课,而学分制实施后,课堂教学往往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这就对教师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课堂管理难度加大。在对学生的课程考核方面,对不同专业学生在考核和综合评价上应宏观衡量,有所差异,也对考试提出新的要求。 2.日常管理工作受到影响。 在学年制下,学生工作、班级活动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活动较易开展。实行学分制后,学生有自由学习的空间,班级成员流动性大,难以统一,使得原来的班级概念淡化,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接触减少,班干部的作用减弱,辅导员、班主任不能像以往那样统一时间来组织班会和集体活动,开展思想教育,相关教学通知、文件规定等信息难以及时传达,这给日常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3.传统的评价体系受到冲击。 在学年制下,学生的课程安排、上课时间地点固定,在做涉及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课堂考勤、体育、参加活动等假设干方面的综合测评时以班级为单位易于操作,可比性强。实行学分之后,打破了原先以班级为考核根本单位的传统评价体系,使得传统的评价体系失去了赖以操作的根底,在评比奖学金、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时带来一定难度,就这要求建立一套科学标准的管理体系。 4.思想政治工作较难展开。 在学分制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上课地点分散,这些使得学生对班集体概念逐渐淡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班团活动较难开展,削弱了基层党团组织的影响力,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班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降低,给学生党员的开展和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开展带来难度,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学分制学生管理工作方法的探讨 1.建立健全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学分制虽然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主动支配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目标地随意选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学生在制定学习方案、职业规划时因对相关专业、课程信息的不了解,缺乏专业指导而存在盲目性、盲从性、片面性。因此,加强学生指导、建立健全学生导师制,通过高层次的导师对学生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科研实践等方面予以指导是顺利实施学分制的保证。具有丰富经验的导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在学生的课程选择上能给予全面正确的指导,这就要求导师富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根底、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开展、因材施教,更要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世方法。 2.实行社区化管理模式。 班级观念在学分制下淡化后,学生自由度增加,应加强宿舍的社区化管理。宿舍是学生平时的主要聚集地,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和休息的相对固定的主要场所,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社区建设、完善社区设施。学生管理工作以学生宿舍、生活社区为根本单位开展,发挥社区作为管理载体的功能。在学生生活区建立社区效劳管理中心、心理健康中心、勤工俭学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学生活动中心、社团组织等,倡导自我效劳、自我管理,实现管理和效劳相结合,提高办事效率。同时,还可按楼或者某一区域为单位在每个社区区域建立社区效劳管理分部,并配备相应的学生干部和党团干部,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表率带头作用,以点带面,提高学生的自治积极性,全面实现学生的自我效劳与管理。 3.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效劳体系。 为了利于学分制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一个信息面广、功能完善的咨询效劳体系,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新的渠道拓宽学生管理工作的空间和途径,使之成为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成才的效劳职能的载体。 (1)建立开放的选课指导平台 为了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开放的网络化的选课平台和指导平台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各个教学管理部门应组织各个院系提供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的课程与师资,提供详细的课程与选课指导信息,另一方面要在技术上保证信息的网络化、可操作性,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并符合专业培养要求。 (2)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 建立科学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设立一个合理的评价指标及考核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德育、智育和体育成绩,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如在奖学金的评定上设立课程奖学金,以单科课程成绩为依据评定,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立专项奖学金,鼓励工作出色的学生干部、在学习科研、竞赛活动中取得优秀成果的有特殊才能或奉献的学生等。通过一系列鼓励措施,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风气,全面推动素质教育。 (3)建立学生党团建设平台 建立社区党团建设平台,健全党团组织的网络体系,构建一支以校党委会为核心、由学院(系)党总支领导的学生社区党支部队伍、由学生社区的党支部负责社区党建的组织协调工作、开展党员活动。在楼或楼层组建团支部,配合好学校和院系开展团工作,通过社区党团建设,共同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4.实施素质拓展方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施素质拓展方案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局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工程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训练,使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开展。 5.完善网络信息平台。 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以克服时空障碍,为学生提供全面及时的各类信息。例如建立就业指导平台,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信息,在学生和社会间搭建桥梁;建立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相关心理知识、指导、预约、答疑,及时帮助、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并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等。通过网络建立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及时传递信息,反响信息,利用网络来开展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效劳工作,拉近学校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工作效率。 学分制的教学改革给传统的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以学生为本,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高,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费英勤,李向晟.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7). [2]张晓云,李旭东,熊书银.基于学分制的高校学生管理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 [3]吴武英,王波,李涵.学分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2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