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探讨
知人论世
文学批评
关联
探讨知人论世与文学批评的关联
。“知人论世〞在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经历了不断地衍变与开展。它有着自身存在的文学理论依据,也在漫长的批评实践中证实了其有效性。但20世纪以来,随着文学内部批评、接受美学的兴盛,“知人论世〞也显现了理论的局限性。文学批评应立足文本,参照“人〞、“世〞,以求对文本的阐释具有审美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知人论世;文学批评;内部批评;外部批评
“知人论世〞在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长河中,经历众多诗文解读者和批评者的运用和开展,曾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我们在社会学批评、文化学批评、心理学批评等众多批评方式中仍可寻见其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20世纪以来,它同时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质疑和挑战,这种戏剧性命运本身便包含了许多值得反思和回味的东西。
一、“知人论世〞究其本意,并非文学批评命题。
此说的提出者——孟子的论述可以为证:孟子谓万章日:“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
孟子认为,后人要与古人为友,主要途径是诵读古人留下的诗书。由“知人论世〞而“尚友〞是目的,“颂其诗,读其书〞那么是手段。孟子的本意在于阐发一种尚友之道。但有意味的是,它同时也提示了一种对诗书的读解之法。而后一种意义在后世的影响甚至超越了其本义,加之孟子言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知人论世〞渗透到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中,成为众多文学批评方法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讲,知人论世已不再停留在方法论的层面,更成为一种重要的批评精神,在文学批评史中不断得到衍变和开展。其中汉儒解诗、魏晋以后对诗之体貌与人之性情的考究、甚至宋以来对文坛名家年谱的编撰,细察诗人生平,都可看作“知人论世〞精神在中国传统批评中的演化和开展。
汉儒说诗,因其强烈的索隐比附色彩而遭后人诟病。但假设撇开其中走向极端的脱离文本自身的主观臆测,不能否认对孟子“知人论世〞思想的发挥和运用。四家诗中的齐诗、鲁诗、韩诗、毛诗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以诗的作者(“人〞)及诗的社会存在(“世〞)为两大立足点,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将“知人论世〞在实践层面发挥到了第一个顶峰,尽管其中不乏对其扭曲和变异。因此汉代虽然对“知人论世〞本身没有充分的理论阐发,却在其批评实践上深烙上了“知人论世〞的印记。
汉以来解诗者“知人论世〞的传统,又经历了魏晋时期人物品评的风潮,及至南北朝,“知人论世〞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入一个新的顶峰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列有体性篇,论述体貌与性情,即作品风格与作家个性的关系。他从诸如“贾生俊发,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故理侈而辞溢〞等作家个案出发,揭示了诗人的个性特点、诗文风格及二者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他还由此上升到一般规律,从理论上总结出个性的差异所导致作品内容和风格的差异:“然才有庸侑,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偏,莫能翻其才;幽默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通过刘勰这番创造性的总结,“知人论世〞说便拥有了文学上的理论根基,堂而皇之地以新的姿态介入文学批评。同时,刘勰还将“人〞、“世〞的内涵进行扩充,由对诗人个体的考察开展为对群体的观照(明诗篇),由对一个时代的平面概览开展为对假设干时代动态流程的纵览(时序篇),用群体论和时序论丰富和开展了“知人论世〞说。刘勰的理论在南北朝时代承续了“知人论世〞的传统,并将其推向新的境界。
这种将“人〞、“世〞与作者审美精神世界相联并进而阐发作品的方法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极大。唐宋以来逐渐兴起的对作品本领的考究、对前代诗坛名家年谱的编写、及至后来对各家的“立传〞,批评史多无意将其列于其中。但如果从中国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来看,由于现代意义的论文体匮乏,见解散见于各处,那么此类文章理应纳入批评关注的视野。它们或片断零星式、或袭用史书编年体例、或系统搜集整理与具体作品有关的作者行事(包括遗闻逸事),诗人生平事迹、经历、著述,等等。以上固然与中国史传传统相关。倘假设深究而去,对作品本领和诗人生平事迹的考察,不能不说是为了品评诗文的需要。宋人计有功在唐诗纪事自序中称该书的目的在于使读者“读其诗,知其人〞。宋代吕大防编撰杜甫年谱时在后记中说:“予苦韩文、杜诗之多误,既雠正之,又各为年谱,以次第其处之岁月,而略见其为文之时,那么其歌时伤世、幽忧切叹之意粲然可观。〞正是意识到了“知人论世〞在研读作品时的重要性,才直接导致品评诗文者对“人〞、“世〞研究追求周详与专精。因而其实质也是“知人论世〞精神的实际运用和表达。至于在公认的诗话、词话及其他文学批评中,这种影响更为深远,直至近代王国维处还可窥见一斑。如王国维的屈子之文学精神,对屈原创作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尤其是地域文化)的关系作全面考察,注意到特定的社会制度与政治、哲学、伦理等方面对诗人创作的影响,特别是王国维的分析也落实到诗人的审美精神和作品的审美特质上,可以说是对刘勰以来“知人论世〞精神的最正确继承者。
即使到了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在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之下,诸多批评话语、批评测度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细察之下,“知人论世〞精神却不时闪现,譬如长期居于批评主导地位的社会历史批评,固然可以从西方文论中开掘其来源,法国的丹纳、俄国的别林斯基等人的影响确实不容否认,但在茅盾的早期社会历史批评、闻一多的文化原型批评,还有著名的鲁迅的魏晋风度与文章及药与酒的关系、李长之的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等著述中,“知人论世〞的传统恐怕不能一笔抹杀。
尽管“知人论世〞是作为一种批评精神或者元批评方法意义而存在。它在不同时期经历了不同的演变和开展,但究其实质,它的根本内涵还是非常明确的。一般可以从“知人〞、“论世〞两个层面对其进行解析。
二、“知人〞即研究、了解、理解诗人或者说诗文作者。
其中“人〞在此有双重所指。一是作为社会的人,他的生活经历、社会遭遇、思想渊源、家世交游等;二是作为个体的人,特别是艺术的创作者,其特定的主观条件,如个性气质、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创作才能等。“论世〞中的“世〞也有复合的内涵,它指向诗人生活的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体,即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仅社会的涵盖面就已相当宽泛,如经济的兴衰、政治的治乱,乃至典章制度、文化思潮、风俗习惯,等等。
从文学一般性原理,“知人〞涉及的是文学四要素中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也即创作主体与艺术作品的关系。由于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规定着作品因而对其人其事的研究成为理解作品不可或缺的环节。“论世〞那么关系四要素中的“世界〞,是要研究作品与世界的关系——作品产生的时代和社会土壤的联系。根据现有文学理论对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认可,作品与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必然存在联系,或直接或间接,或显或隐。如楚辞伟哗奇瑰之风格,受战国时期诸子蜂起、处士横议的放言恣肆的时风影响;而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建安风骨的形成,又与当时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密切相关。既然作者的身世、经历有助于解诗者了解时代和社会对其影响;而从这种影响中又可获得考察分析作品的风格和意蕴,因而对其进行研究即使不成为理解作品的关键或唯一途径,至少也会是对作品人幽探境的有力向导。如阮籍的咏怀诗,一向被认为隐晦难解,钟嵘一言概之“厥旨渊放,归趣难求〞,以后不断有类似看法“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世而下,难以情测。〞(宋代颜延之咏怀诗注)倘假设“知人论世〞一番,了解诗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对司马氏政权的不满却难言的心境,有助于理解诗作中隐藏的深深的悲哀之情。正如章学诚所言“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因此“知人论世〞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依据之上的。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知人论世〞说之所以在中国传统批评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际与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和文学自身的特点密不可分。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中“文以载道〞思想深入人心,既然“文〞一定负载和传达了“道〞,那么将“道〞破解和揭示出来自然是批评不可推脱的责任。“人〞、“世〞由此成为对“道〞的理解最为重要的依据。加之中国文学中“诗史〞观源远流长,孟子本人便是最早将“诗〞、“史〞并提之人:“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孟子·离娄下),由他始在中国文化中,“以史证诗〞、“以诗证史〞比比皆是。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知人论世〞在批评史上往往还起着纠“以诗为技〞之偏,保证了诗歌深远内涵的传达和表现,而不致沦为文字的游戏。
另一方面,从中国文学自身特点看,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体,诗歌创作上的特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主要特色,这种特色表现之一在修辞层面、审美方法层面及文学创作方法层面上共同强调比兴、引典用事等等,最后到达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故而中国古典作品,主要是诗,多为言简篇短,意义深邃之作。诗歌中大量出现的这种借言他物、实抒己情之法,仅在文字外表难以获得诗之意蕴,需要读者在阅读时进行破解,作为“人〞的诗人自身境况、与作为“世〞的时代社会境况自然成了可靠的依据、至少也是有效的导入途径。如毛诗序开篇即言“关雎,后妃之德也。〞将关雎与后妃之德相连,似乎过于牵强,但既如此附会,又是从何而来。如果考虑到解诗者“知人论世〞的原那么,当时关雎之乐专在后妃之房中演奏,音律平和,故而象征后妃之德一说,并非完全空穴来风、主观臆测。再如现代闻一多先生对诗经的研究,同样提出了惊世骇俗的新解:“国风中凡言鱼,皆两性互称对方之度语,无一实指鱼者〞,“诗言鱼,多为性的象征,故男女每以鱼喻其对方。〞。闻一多先生此解。
便是从“世〞的角度,考证了众多“野蛮时代〞民族风俗中“鱼〞象征意义而得出的结论。假设此说成立,又一次证实了“知人论世〞在批评中确有其效。所以,“知人论世〞实际上为文本的解读和阐释提供了两个视角,它之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关键就于能在批评实践中屡试不爽,具有实践的有效性。
正因为此,时至今日,在中国文学的课堂教学中,相关的背景知识的介绍成为不可或缺的程序;出版的文学作品,也用注释或前言等形式提供作者和创作的相关材料;即使是深受西方文学理论的现代人在进行文学理解和批评时,也认真收集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否那么在文学阐释的道路上几乎寸步难行。可见“知人论世〞的深远影响。
尽管“知人论世〞说在现代文学理论中还有其合理性依据,尽管它在中国文学批评实践中扮演过相当重要的角色,尽管现代批评中还可找到与这一原那么密切相关的诸如社会学批评、文化学批评、心理学批评,等等。但“知人论世〞并非批评的万能钥匙,它不可防止地也存在自身的理论局限,尤其在20世纪,新的文学理论和文学观的不断兴起,更使它受到了史无前例的质疑和挑战。
如果剔除掉文学批评史中将“知人论世〞歪曲到极致,在对“人〞、“世〞求证的幌子下捕风捉影、乃至凭空捏造之例,因为其实质已悖离了“知人论世〞精神,不能将其过强加在“知人论世〞头上。但即便如此,也无须遮掩“知人论世〞说在文学批评中的有限性。
首先,文学作品是一个想象的或虚构的审美自足体,文学的逻辑并不等同于生活实际情理。因而在文学批评中“知人论世〞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可靠性,是实际操作中不能不思考的。文学最根本的构成要素是文本,其根本特性在于审美。如果在文本解读和文学批评中一味采用知人论世,那么有可能越俎代庖,无视文本的审美特质和艺术特点,导致批评中审美感悟的严重匮乏。近20年来对红楼梦的研究,逐渐由“红学〞演变成曹学、曹家家世学的研究,对作为文学创作结晶的作品本身却难有新的突破。这一点为“知人论世〞敲响了警钟。当然这并意味着“知人论世〞传统是对文本的绝对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