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职业
倦怠
大学
德育
教师
困惑
对策
职业倦怠:大学德育教师的困惑与对策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摘 要:大学德育教师在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普遍面临事业成就失落、角色定位偏差、职业心理倦怠的困惑,严重影响了个人身心健康和德育工作有效开展。文章分析了大学德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危害,探寻了职业倦怠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从优化社会大环境、学校管理层面变革、个人教学效能感提升及合理角色期待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应对职业倦怠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德育;职业倦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3-0192-03 Abstract: Under the situation of transforming period of society and education changes, university teachers of moral education are facing great career confusions, such as spiritual loss on sense of achievement, role positioning lost and job burnout. Inevitably, these features would create undesirable consequences on teachers〞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and decreas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eaching. The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phenomenon and hazard of job burnout firstly, and then focus on the major forming reasons of job burnout. Finally, it will make efforts on countermeasures for solving job burnout from those aspects, such as changes of economy and society, reforming of university〞s management layers, improvement of individual teaching skills and reasonable career planning. Keywords: university moral education; job burnout; countermeasure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一种通过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而获得成就的助人职业,其自身素质和精神面貌对学生思想与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高校德育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高尚人格的重任,其主力是直接面对学生的“两课〞教师。在当前社会转型教育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主流理想、信念、价值观受到较大冲击,德育教师普遍面临着事业成就失落、角色定位困惑、职业心理倦怠等深层次挑战,表现为德育目标无法实现的种种无力感,严重影响了德育教学的开展和成效。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应以人生价值的实现为归旨,人生的价值和幸福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诉求,没有教师在教学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就不会有真正成功的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和改革的顺利进行,成为制约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探寻大学德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寻找干预对策和方法具有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德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及表现 “职业倦怠〞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提出,他用“bornout〞来描述效劳于助人行业的人因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无视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精疲力竭状态。职业倦怠通常有三个明显特征:1. 工作热情消失,个人情感衰竭;2. 去个性化,以否认或麻木、冷酷态度對待工作;3. 缺乏个人成就感,觉得无效能缺乏适应性。从心理学定义而言,职业倦怠是因个体不能缓解和妥善应对职业压力,所经历的身心俱疲的状态。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情绪抑郁、失眠疲劳、内分泌失调、人际关系障碍等躯体和情感病症。据国外研究资料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但凡需要长期与人密切接触和打交道的行业,如教师、医生、警察及其他助人行业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问题。在我国,由于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影响,大学德育教师面临着复杂的教育环境,德育所倡导的核心价值信仰在社会多元价值体系中缺乏感召力,宣讲的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对90后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实用主义教育观念大行其道,无法直接产出“经济效益〞的德育课程被认为是“可有可无〞,过多过重的教学任务挤占了德育教师的精力和时间,在学术论文发表和职称评聘方面处于弱势,德育教师的职业地位得不到认可,工作热情备受打击。 职业倦怠危害巨大,对教师本人和德育工作都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职业倦怠所引发的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使教师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为内分泌失调、心血管、胃肠道疾病、免疫力下降等躯体病症,德育教师常年“带病上岗〞,个体身心健康严重透支。其次,受职业倦怠困扰的教师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厌教、厌岗情绪严重,教师思想松散,队伍不稳定,师资力量堪忧,德育教学质量下滑。第三,德育教师以消极否认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同事、学生,导致人际关系不睦,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士气和气氛。第四,德育是“身教〞重于“言教〞的品质熏陶的课程,对教师的人格和道德风貌有较高的要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合格的大学德育教师除了具备相当的专业素养外,还必须有发自内心对事业的认同和投入。职业倦怠严重削弱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投入,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教师无法从精神气质、言谈言谈举止方面给予学生正面示范,无法唤起学生内心对理想信仰和真善美的热爱,教学效果苍白无力,严重影响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