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城市道路
现状
问题
对策
城市道路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车辆的快速增长,交通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开展的障碍。作为交通的物质根底内容,城市道路构成了城市的骨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城市的开展和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针对城市道路进行讨论,研究了其在我国开展的现状,分析了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及城市道路根底设施可持续开展的模式和对策,为城市道路今后的规划、建设提供明确的开展思路。
关键词城市道路,现状,问题,解决对策
1.城市道路的定义及分类
城市道路是指城市内部的道路,是城市组织生产、安排活动、搞活经济、物质流通所必须的车辆、行人交通往来的道路,是连结城市各个功能分区和对外交通的纽带。城市道路也为城市通风、采光以及保持城市生活环境提供所需要的空间,并为城市防火、绿化提供通道和场地。
我国城市道路根据其在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效劳功能及车辆、行人进出频度,国家建设部在1991方法的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标准把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十级。
1.1快速路
快速路是指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并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局部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
快速路是为城市中、长距离、快速交通效劳的。具有较高的车速和较大的通行能力。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隔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部控制或局部控制。
1.2主干路
主干路一般设6条车道,或4条机动车道加有分隔带的非机动车道。是连接城市各主要局部的交通干路,是城市道路的骨架,承担城市的主要客货运交通,是城市内部的交通大动脉。主要功能是交通运输。
主干路两侧应有适当宽度的人行道。主干路沿线不宜设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特别是在交叉口附近)。必须设置时,建筑物应后退,让出停车和人流疏散场地。
1.3次干路
次干路是城市中数量较多的一般交通性道路。一个区域内的主要道路,是一般交通道路兼有效劳功能,配合主干路共同组成干路网,起广泛联系城市各局部与集散交通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快慢车混合行驶。条件许可时也可另设非机动车道。道路两侧应设人行道,并可设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物。
一般不设立体交叉,局部交叉口可以扩大,并加以渠化,一般可设4条车道,也可不设-1-
单独的非机动车道,次干路兼有效劳功能,允许两侧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但应设停车场。
1.4支路
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用来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效劳功能为主。
支路是一个地区内(如居住区内)的道路,是地区通向干道的道路。局部支路用以补充干道路网的缺乏,可以设置公共交通路线,也可以作为自行车专用道。支路上不宜通行过境交通,只允许通行为本地区效劳的交通。
2.取得的成就
从1949年到1979年,我国的道路建设还是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解放初期,在积极修复原有道路的根底上,实行依靠地方、依靠群众、普及为主的“地、群、普〞建设方针,相继开展了几次大规模的建设。80年代以后,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引致的经济复苏和全面开展,使“长期滞后〞的根底建设的严重后果充分暴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最薄弱环节,制约了生产的开展,使得公路的供求关系出现了“全面紧张〞的现象。90年代以后,中央及时调整经济开展战略,将交通运输事业当作国民经济开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紧迫性任务。尤其是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拉动内需成为弥补外贸缺口对国民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的重要手段,道路建设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方面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而迅速开展。
3.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中普遍存在着车多路少、交通不畅的局面,随着城市中机动车、非机动车的逐年增加,原有的道路面积、道路断面、道路通行能力远远满足不了需要。我国城市交通受到经济开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总体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兴旺国家,而人口众多使人均所占道路面积更低。
3.1道路建设相对缓慢
道路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机动车的增长速度,目前,大局部道路每天都是超负荷运行,特别是早晚顶峰期,城市主干路路网根本瘫痪。现在机动车越来越多,局部道路缺少过街信号灯、行人过街天桥或过街地下通道等必要的行人过街设施,行人过马路不仅难而且还越来越危险,尤其是车流量较大车速快的路段,使行人过街极为不便,平安性降低。最突出的问题是停车场太少太小,而且利用率相比照拟低,甚至有的被挪作它用。城市已经进入了停车供需矛盾的激化期,停车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能适应私家车迅猛开展的需求,现有停车场的数量和规模,远远达不到日常生活的需求,随即就产生了车辆在道边乱停乱放的现象,进而使本不宽阔的道路变得更加拥堵。
3.2路网级配不合理
路网级配就是各层次道路在路网中的比例,其路网合理的级配结构应是“金字塔〞型,
即越是等级低的道路其路网密度越高。而我国许多大城市的路网结构却是“倒三角〞或“纺锤〞型,中间大,两头小,普遍缺少次干路和支路。这样不仅加重了干道与快速路的交通负荷和拥塞程度,而且,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抛锚,极易造成局部交通瘫痪。
3.3道路规划建设标准偏低
国标明确指出。各类道路的平、纵、横等设计指标必须满足道路的设计功能要求。不少道路在建设当初并未考虑合理的快慢车道分配,如快慢车道总宽为20米的干道,假设机动车道分配为双向四车道,那么非机动车道宽度不能满足交通需求;假设机动车道分配为双向两车道,又存在非机动车道较宽的断面浪费。又如12米宽支路,不能组织机动车双向行驶,不能布设公交线路,难以发挥支路“达〞的功能。使优化交通结构方式成为空谈。
4.处理方法及解决对策
4.1加强根底设施建设
目前国家已确立通过根底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在此宏观背景下,我们将迎来世界济的下一长波周期,因此,为跟上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节拍,为提升城市整体水平,为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为城市经济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必须大力加强道路桥梁等根底设施建设,实施“道路投资适度超前〞战略。
4.2优化路网等级结构
城市建成区规模大,车辆多,出行结构复杂,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道路网络必须从满足不同出行距离和目的出发,形成多层次结构的路网体系。合理的道路级配,可以尽可能发挥各级道路的功能,使主干道减少可能受到的干扰,次干道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支路发挥其生活性道路的作用,成为主干道与道路沿线各单位连接的纽带。各层次道路合理衔接,各尽其责,才能很好的发挥路网的整体效应。
4.2.1城市次干路、支路的完善
我国许多大城市道路的规划建设中一向存在着“重干路、轻支路〞的意识和做法,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把有限的道路建设资金常常用于拓宽干道、建设立交桥、开辟外环路、无视了.城市次干道和支路的建设,造成了城市道路系统的结构性失衡。由于缺少次干道和支路,使得城市交通过度集中在有限的城市干道上无法疏散,车辆通行不畅,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因此,我国大城市在道路规划建设中必须重视次干道与支路的功能和作用,增加次干道、支路的路网密度,与快速路、主干路平行布置一些次干路和支路,主要起辅路作用,其功能之一是作为车辆进入快速路、主干路的载体,其二是承担短途距离的交通,防止快速路、主干路上长、短距离交通混合运行,减轻快速路、主干路的交通负荷。这样城市道路系统能形成良好的衔接,充分发挥整体协同效应。
4.2.2城市快速道路系统的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使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引起了城市用地性质的置换与调整,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长距离出行交通明显增加,这种长距离的交通流需要与其相适应的快速路的建设。
城市快速道路系统是为现代交通工具设计的道路系统,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善长距离机动车的运行条件,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因此它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但是为了发挥它快速、承担长距离交通的功能,又必须与城市的整体结构、土地利用规划保持一致,应该处理好与城市中心区和根本交通单元之间的关系。
4.3开展公共交通
我国人多地少,能源资源人均指标很小,城市的环境容量有限,道路公共交通因其投资少、建设难度小、便于乘客等优点,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导类型。城市道路交通是任何一个城市都面临的共性难题,大力开展公共交通,优先开展公共交通是全球各城市对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中所形成的共识。
优先开展城市公共交通从政治上来讲,可以抑制燃油消费,减轻国外势力对我国的胁制力;从社会学来讲,可以表达社会的公正性,减少社会的不平等性;从经济学来讲,可以使城市有限的道路资源效益最大化,缓解我国的土地压力;从环境学来讲,可以极大地减少城市环境污染。优先开展城市公共交通,它综合了政治、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好处,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各方面事业的可持续开展。
4.4开展地下空间
城市道路地下空间是指道路规划红线内的地下空间局部。道路地下空间是城市地下空间最具有开发潜力、开发可能和开发价值的局部,也是难以改造和难以循环使用的资源。有效地利用道路地下空间,有利于城市根底设施水平的提高和开展。
虽然地下空间在纵向上已经明确了进行分层利用开发的原那么,但在实际的工程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可能不会严格按照分层原那么进行建设,尤其是很难对现有设施进行严格标准,设施建设会出现重叠现象。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并且解决地下空间利用上存在的一些矛盾,除了要以分层建设为依据外,各种设施也要有一定的使用权限和必要的避让原那么。
道路地下空作为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局部,具有公共空间的性质,是地下空间集中利用的重要资源,只有有序地利用道路地下空间,才能发挥集约效益,为可持续开展的城市创造根底。
参考文献
[1]叶国铮,姚玲森,李秩民,道路与桥梁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23年2月,p7
[2]顾民,小鸿,城市交通,2023年5月,第3卷第2期,p56-59
[3]杨涛,李朝阳,张际宁,XX市道路与交通流现状、问题及对策,城市研究,1999年第2期,p33-40
[4]李森,周时骏,我国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的现状分析及优先开展对策,城市研究,202223年第4期,p39-42
[5]樊大可,我国大城市道路网等级结构优化研究,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3年6月,p1-2
[6]史俊杰,我国公路提供的开展趋势研究,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23年6月,p9-11
[7]王娟,城市道路等级级配优化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3年6月,p15-17
[8]邓海生,对城市道路交通的思考,路桥天地,2023年第1期,p67-68
[9]金永乐,XX市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及缓解拥堵的对策建议
[2023]畅志杰,关于XX省城市道路交通现状问题采取对策及下一步主要任务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