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世纪以来档案鉴定研究述...基于7种核心期刊的学术考察_王琳.pdf
下载文档

ID:204410

大小:1.17MB

页数:1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1 世纪 以来 档案 鉴定 研究 基于 核心期刊 学术 考察 王琳
世纪以来档案鉴定研究述评 基于 种核心期刊的学术考察王 琳 赵彦昌(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辽宁 沈阳)摘 要:我国在二十世纪中叶对于档案鉴定工作多是参考借鉴了前苏联的档案鉴定工作的理论、程序、方法与模式,但是这一时期的档案鉴定与我国档案鉴定的实际是有些出入的。对此,我国档案学家开始着眼于我国档案鉴定的实际,结合国情,进而提出适宜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开展的方案。文章以二十一世纪以来 种档案学核心期刊上有关档案鉴定的期刊论文为基础,结合与档案鉴定相关的学位论文,对已有的研究情况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当前档案鉴定研究的发展动态与发展趋势,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关键词:档案管理工作;档案鉴定;档案鉴定理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引言档案所具备的原始记录性决定了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程度,它不仅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团体、企事业单位得以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社会大众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来源。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档案的数量开始呈现井喷式增长,这对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鉴定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鉴定主要是鉴别和判定档案的价值,进而从中挑选出有价值的档案移交给档案部门进行保管,对那些无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简单来说,档案鉴定就是要给档案划分保管期限。年 月 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档案馆的档案,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二十五年向社会开放。”档案封闭期限由原来的三十年缩短为二十五年,不仅向社会各界传递出国家有关部门对档案今后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及决心,更是对我国今后档案鉴定有序化、规范化及标准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第 期 年 月档 案 学 刊 作者简介:王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清代东北档案史;赵彦昌,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清代档案整理与研究、档案信息开发等,通信作者,:。因此,本文对于档案鉴定研究的分析将从“中外档案鉴定工作的比较研究”“我国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研究”“我国档案鉴定工作的实践研究”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探寻我国档案鉴定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二、档案鉴定研究情况分析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各界更加注重对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但考虑到档案的重要性程度、档案信息的开发成本以及档案提供利用的时效性等因素,有学者提出档案鉴定工作应该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唯有如此,才能在控制成本的条件下,以较短的时间筛选出那些对利用者有价值的档案,并对其进行信息的处理与开发。因此,本节将从关于档案鉴定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对 世纪以来档案鉴定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如下:(一)关于档案鉴定的期刊论文分析本节是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来源,篇名为“档案鉴定”,检索日期为 年 月日至 年 月 日,并将文献来源限定在国内 种档案类核心期刊,分别为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中国档案北京档案浙江档案档案管理档案与建设,进而对其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出 篇文章。文献发表年度与数量通过对检索得出的 篇文章的发表年度与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如图 所示)可知,自 年以来,我国档案学界关于“档案鉴定”的研究在总体态势上呈现出一个下降的趋势,但这一下降趋势不是逐年递减的,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 年关于“档案鉴定”的文章数量达到了近二十年的最高值,到了 年和 年,这一数量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直到 年,关于“档案鉴定”的发文数量才缓慢上升,年相关发文数量又有一个小幅度的下降。在随后的十几年中,关于“档案鉴定”的发文数量呈现出一个反复上升与下降的趋势,二者交替进行。虽然总体上是一个下降的趋势,但是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学界一直保持着对“档案鉴定”的研究热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档案学界的研究逐渐呈现出全面、持续的发展趋势。3020100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发文量(篇)发表年度趋势图 文献发表数量年度变化趋势图 文献发表期刊分布根据上述检索所得,自 年以来,在我国 种档案类核心期刊上,均发表过有关“档案鉴定”方面的论文。由表 可档 案 学 刊 年以看出,北京档案以刊文 篇的数量位列第一,其中,年刊文数量多达 篇;刊文数量第二为档案管理,篇数共计 篇,其中,年刊文数量多达 篇;刊文数量第三为档案与建设浙江档案,二者刊文数量相同,均为 篇,且二者刊文数量多集中在 年 年间;刊文数量第四为档案学通讯中国档案,两者刊文篇数均为 篇;刊文数量第五为档案学研究,篇数共计 篇。由此可见,学界对于“档案鉴定”的研究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走势的。世纪初期,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开始席卷全球,进一步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变革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文件数量呈现倍数增长,我国各大档案保管机构不堪重负,因此,在 年 年间,我国 种档案类核心期刊关于“档案鉴定”的刊文数量最多,年以后,种档案类核心期刊关于“档案鉴定”的刊文就呈现出零星的点状分布,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档案学界的研究一直紧跟国家方针政策与时代脉搏的走向。表 有关档案鉴定研究的文献期刊、篇数、年度分布表期刊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中国档案 档案管理 北京档案 档案与建设 浙江档案总计总计 (二)关于档案鉴定的学位论文分析与关于“档案鉴定”的期刊论文比较而言,我国关于“档案鉴定”研究的学位论文并不多。通过对中国知网()进行关于“档案鉴定”的主题检索,共得到 篇学位论文,其中,以“档案鉴定”为主要第 期 王 琳等 世纪以来档案鉴定研究述评主题的学位论文有 篇,以“档案鉴定”为次要主题的学位论文有 篇。此外,本文还以“档案鉴定”作为题名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出 篇学位论文,现将这 篇关于“档案鉴定”的学位论文分析如下:关于档案鉴定理论的研究档案鉴定理论作为档案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其在档案鉴定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检索得出的 篇论文中,有 篇论文分别就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档案鉴定理论作了一定的研究。先是窦海英采用分阶段研究的方式,分别对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 世纪 年代末、世纪 年代后的档案鉴定思想进行研究,并客观地认识每个时期档案鉴定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接着贺佳进一步探讨了来源原则在档案鉴定中的应用,认为来源原则每一次的飞跃变革都与档案鉴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主张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档案学经典理论;岳玲玲采用了科学知识图谱的理论和方法,形象地展示出了当代档案学和鉴定理论潜在的学科体系结构以及主流研究领域,并从档案学的角度讨论鉴定理论的发展,进而得出历史主义在档案鉴定理论走向成熟和完善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为应当始终秉持历史主义的思想,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关于档案鉴定机制的研究结合现有的实践经验来看,档案鉴定工作有序、高效的开展有赖于档案鉴定机制的合理构建。袁丽萍在中外档案鉴定机制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档案鉴定机制的重要性。首先对国内外档案鉴定机制的具体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其次,将档案鉴定程序、档案鉴定组织机构、档案鉴定人员、档案鉴定标准这四个层面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对国内外的档案鉴定机制作对比研究;最后,总结得出我国档案鉴定工作由于历史等因素,存在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作者对此认为相关部门应尽快构建一个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档案鉴定工作机制。关于档案鉴定主体的研究档案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单单凭借着科学的档案鉴定理论与完善的档案鉴定机制是远远不够的,档案鉴定从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档案鉴定主体。马帅章认为档案鉴定主体承担着档案鉴定工作的组织和最终实施,这是档案鉴定的最终归宿和档案鉴定理论研究的根本落脚点。作者首先从认识论层面构建了档案鉴定主体的基本概念结构,接着将档案鉴定主体的组织结构与职能划分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国外鉴定组织机构和职能划分的现状,进一步引出宏观鉴定理论,提出该研究关乎档案鉴定主体的组织结构优化以及鉴定工作效益的提升,对合理配置档案鉴定人员、优化馆藏、档案鉴定销毁及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开发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三、档案鉴定研究内容分析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检索出的 篇论文档 案 学 刊 年进行文献主题分析,进一步发现学术界对“档案鉴定”的研究是紧跟国家方针政策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因此,本文将结合学术界对“档案鉴定”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从以下几个层面对档案鉴定研究内容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分别是“中外档案鉴定工作的比较研究”“我国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研究”“我国档案鉴定工作的实践研究”。(一)中外档案鉴定工作的比较研究通过对相关论文的研读与分析,发现我国对于中外档案鉴定的比较研究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分别是“档案鉴定现状”“档案鉴定理论”“档案鉴定程序”。关于档案鉴定现状的比较在 世纪 年代末,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涌现,我国档案数量急速增长,此时,人们才意识到我国在档案鉴定工作中的不足与缺点。至此,档案界的学者开始把目光从档案的日常保护管理转向对国外档案鉴定工作的研究上,以期从世界各国的档案鉴定工作实践中汲取适合中国档案鉴定发展的思想与方法。傅荣校通过对国外档案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与分析,进而总结出国外档案鉴定的四个特点,首先是各国对文件和档案的鉴定工作越来越重视,并逐渐把它作为文件和档案管理的重心;其次是档案鉴定理论体系开始呈现出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趋势;再次是随着鉴定实践的进一步开展,国外文件和档案的鉴定动机更趋“实用化”,其鉴定标准向更利于实际工作的方向发展;最后是国外在鉴定标准中还增加了“效益”标准。随后他又结合我国档案鉴定工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了我国档案鉴定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这些问题概括来说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对鉴定的意义与地位认识相对不足,使得档案鉴定没有摆到一个正确的位置与高度上,进而影响了我国档案鉴定工作的质量;其次是对于文件价值双重性的鉴定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是相关鉴定标准与保管期限的划分过于抽象且概括,这给有关部门的档案鉴定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在档案鉴定研究的伊始,学界对国外档案鉴定工作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表面,如探讨国外档案鉴定工作的思想、具体流程、程序等方面,学界并未从真正意义上对国外档案鉴定工作作出高度概括性的总结,只是偶尔会出现部分学者零星、碎片化的总结。直到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在新时期取得一定进展后,国内有关学者才进一步对国外档案鉴定的现状做高度概括。黄霄羽认为,国外档案鉴定实践的共同特点主要有:国外档案鉴定工作均有着严密的档案鉴定组织、严格的档案鉴定程序、可靠的档案鉴定依据、全面的档案鉴定标准、明确的档案鉴定制度、具有内容鉴定与技术鉴定并重的档案鉴定方法;随后,徐蔚也对国外档案鉴定实践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的阐释,并对国外档案鉴定实践的主要特点作了进一步总结。在对档案鉴定现状的比较研究方面,我国档案学界还是以探讨国外档案鉴定工作在实践中的可取之处为主,进而结合第 期 王 琳等 世纪以来档案鉴定研究述评我国档案鉴定工作的现状,探寻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档案鉴定工作适应新时期国家与社会的需要。关于档案鉴定理论的比较纵观国内外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历史,可知国外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稍早于我国。进入 世纪,各国面对文件数量急剧增长的现实,开始从理论上积极探求档案鉴定的原则与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国外部分档案鉴定理论对我国相关档案鉴定理论的提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刘东斌认为,对国外纷繁复杂的档案鉴定理论进行深入探讨与思考,将对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有积极的意义。国内学者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国外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历程,从中得出了档案鉴定理论发展的规律论。我国陈智为、祭鸿雁认为,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档案鉴定认识经过了一个选择文件销毁到赋予文件价值,再到选择文件记录社会的发展历程,档案鉴定理论也越来越接近体现档案的本质,同时,他们指出要善用历史的观点去看待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傅荣校认为史学对档案鉴定的影响正在消退,来源原则与鉴定理论在实践中越发的紧密结合,而职能鉴定理论也以一种新的面目回归,档案鉴定的标准日趋实用化,且档案鉴定的效益标准日渐突显作用;黄霄羽认为,虽然各个国家档案鉴定理论的论述角度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