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浅析范文.docx
下载文档

ID:2043937

大小:23.16KB

页数:5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高 毕业生 就业 现状 浅析 范文
天道酬勤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浅析 林贻卿 【摘 要】分析了七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就业率、未就业毕业生现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进行了原因分析。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 分析 【中途分类号】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23)11-0-02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队伍日益壮大, 2023年仅应届高校毕业生就有611万人,加上累年失业毕业生,700万大学生面临找工作。温总理屡次在正式场合提到了大学生就业,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次又一次摆在突出位置甚至是首要位置,并要求国务院部署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2023年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指出,“就业不仅关系个人生计而且关系到尊严〞,再一次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1]。2023年4月2日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会上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狠抓政策落实,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提供了五种就业途径(自主创业、基层就业、参军入伍、从事科研、考公务员),但就业难的问题仍然日益突出。 1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1.1 高校毕业生数量[3-6]。 2003-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1万从2003年至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直线上升,每年以以60-85万的速度递增,至2023年毕业生数量已接近2003年的3倍,创历史新高。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从官方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看, 2003-2023年分别为75.0%、73.0%、72.6%、71.9%、70.9%、70%、68%[5-7],总体来看,就业率呈逐年降低趋势。 1.3 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现状 其具体情况主要有三类: 一类是“考霸〞者。局部大学生本科一、二年级就开始准备考公务员或考研。限于09年硕士毕业生就业严峻形势,大局部人放弃考研,不得不转为考公务员,参加考试的人越来越多,重现当年千人、万人过“独木桥〞现象。这类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没有考上研究生或考上公务员,又没有找到适宜工作,就会集聚在大学附近,利用高校资源,继续“考〞,甚至将全国的公务员考试时间列成日程表,在全国赶场,哪个省市县有公务员考试,哪个省市县留下他们的足迹,不达目的不罢休,此类毕业生被称之为“考霸〞。 二类是先就业再择业者。这类毕业生一局部毕业盲目找工作,甚至零薪工作也接受,局部人因此落进了一些不法企业或法人的陷阱,不得不频繁变换工作岗位,但目标不明确,没有准确的人生规划;另一局部选择参加“三支一扶〞、当“村官〞等到基层或艰苦地区就业,积累社会经验,为自己将来更好开展打根底。 三类是完全找不到工作者。他们仍将户口、档案放在学校里或人才市场,积极参加各种形势的招聘,简历投屡次,但如泥牛入海,音讯全无,虽然有就业的意愿,但就是找不到满意工作,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对就业已不抱任何希望,不得不继续“啃老〞。 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分析[1-12] 2.1 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 虽然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随着每年高校的不断扩招,各高校主要力量集中在增加自己的各科专业设置,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局部专业供应严重大于需求,毕业生趋于饱和,就业率低。如2022年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公布的对清华、首都师范大学等全国16所高校3475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报告:热门学科就业率垫底。在被调查学生专业所涉及的11个学科领域中,冷门专业农学已签约和有意向签约率到达了78.38%排在第一,而热门专业法学、教育学和医学就业率排在后三位,签约率均只有30%多。同时为了迎接上级评估,各高校只注重硬件设施,忽略了各专业教学软件等方面的建设,导致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2.2 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脱离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而且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及过硬的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目前我国高校还是以培养学生专业理论为主要目标,没有完全和市场接轨。很多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缺乏,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严重不相符。 2.3 高校扩招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2023年毕业生数量已接近2003年的3倍,而可供就业的岗位却没有相对增加。与此同时,应届毕业生就业还面临着待就业毕业生和其他就业人员(下岗工人、进城农民、转业军人)的竞争。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就业岗位与就业毕业生形成了一比几十或几百甚至上千人的状况,大学生的就业难度确实加大了。 2.4 就业环境不完善 一是法制环境不完善。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劳动者有劳动权利与义务,但再无具体的维护这种权利的法律规定。劳动法并不是一部促进就业方面的法而只是在产生劳动关系后维护劳动者的法律,对求职阶段的劳动者和招聘阶段的用人单位很少涉及。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相应的机构没有法律上的责任压力,也难以采取救济手段。如有些用人单位利用优势地位,以试用期为名,搞虚假招聘,把大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半年甚至一年的试用期结束后便马上辞退。二是劳动力市场的不标准。用人单位逐渐抬高录用高校毕业生的门槛,自行制定录用标准和条件,甚至有些单位主要追求实用和低本钱, 总想用最少的钱获得最丰厚的回报.如招聘中的附加条件:英语六级证、计算机证、实习经历等,试图把其对员工应该实施的教育培训责任推给高校或毕业生本人。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加之,起薪低,升幅小,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望而却步。 2.5 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的冲机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激增,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甚至面临破产危险,金融危机殃及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招聘需求下降。金融风暴袭来,众多企业面临寒冬,企业不得不缩减战线,不仅大量招人的场面近期已不存在,反而出现轰轰烈烈的求职场面。如2023年12月5日,在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一场大型招聘会——冬季人才交流大会暨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当日1.7万余名大学生拥进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抢饭碗,大门被挤破.二是招聘门槛更高。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仅仅从人才储藏的角度引进少量人才,但门槛更高,待遇更低。三是企业裁员现象时有发生。裁人已成为众多企业面临“寒冬〞的主要对策,工作时间不长的新员工、女员工都易被裁,这类人重新求职,有一定优势,给应届毕业生求职带来很大的冲击。 2.6 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望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从毕业生的数量和增长速度来看,高校教育正由所谓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群众〞教育,大学生就业也要呈现出一种群众化的趋势。虽然目前局部大学生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降低,但大局部毕业生及家长的观念仍未改变,认为读完大学就可以生活在中产阶级,因此大多数毕业生仍将首要就业目标集中在经济兴旺的北京、上海、广州及东部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降低只是对就业现状的一种逃避,并没有安心踏实的工作,内心仍渴望金融危机过后跳槽进入首要目标的行业。而到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看作是最后不得已而为之的目标,一但效劳期结束或有更好工作岗位就立即跳槽,这也造成了局部地区和局部行业人才供求严重失衡。 2.7 大学生综合素质低 一是专业知识不扎实。局部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来到大学只为一张文凭,每门考试只求混过去,把大量时间花在网络游戏、看小说,没有用心学习。二是个人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局部大学生临近毕业,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和中学时代相差无几,根本原因就在于在大学期间没有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而这些能力正是用人单位在选拔人员时看重的。三是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当代大学毕业生追求功利、自我约束能力比拟弱、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过多的考虑自己的需要而无视了他人的存在和需要,团队合作能力差。四是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差。现在大学生大局部为独生子女,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与困境经常束手无策,严重依赖他人。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 ://edu.people/GB/1053/8922149.html. [2] 国务院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会议.中国政府网. [3] 冷天琼.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及对策.昆明大学学报,2023, 19 (4): 88. [4] CNKI数字搜索:// E7%94%9F%E4%BA%BA%E6%95%B0. [5] 王永,褚衍松. 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4(7):70. [6] 叶保丹,陈莹.大学生失业的原因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23,(23):347. [7] 周浩杰.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对策—以广州市2023届毕业生为例.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7(10):157. [8] 徐水晶.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归因分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23,27(12):29-32. [9] 王魏芳.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法制与社会,2023,253-255. [10]郭春凤,鲁先文.普通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安徽农学通报,2023,14(20):151-157. [11]黄海,吴玉峰,熊威.高校扩招背景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23,23(4):31-33. [12]范洁.倡导边做边学,促进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24(9):11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