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高级
111
历史
11
月月
考试题
人民
杭西高2023年11月高一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我国的一些地方至今仍保存着一种家族亲属团聚进行祭祖等活动的建筑---祠堂,以下古代制度中,与这种“祠堂〞密切相关的是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3、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4、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时那么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是由于
A、分封制确实立 B、郡县制确实立 C、宗法制确实立 D、科举制确实立
5、在某一学校的一节历史课堂上,学生这样表演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①“三公〞坐着在议事,各自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三人的情况汇报,当意见相左时,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②皇帝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官员认真审核后,认为还有不合理之处,于是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当门下省再次审核通过后那么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按事情类别交给六部中的一个部去办理。请答复:剧本①②分别反映的情况最主要代表的是什么朝代的中央官制?
A.秦朝、汉朝 B.汉朝、宋朝 C.秦朝、唐朝 D.元朝、唐朝
6、我国实行的省级管理体制开端于〔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7、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8、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9.1840年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国门逐渐被翻开,其中,浙江省内第一个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
A杭州 B宁波 C温州 D定海
10、人们在研究历史时,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那么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11.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灾难史,也是一部民族抗争史。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12.图1所示历史事件中,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是
①卢沟桥事变
②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④中央社发表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③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签发给朱德的委任状
图1
A.①③ B.②④ C.② D.④
13.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
①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②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配合
③国共两党的合作 ④先进的作战装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以下孙中山活动的先后顺序是
①就任临时大总统 ②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
③建立兴中会 ④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15.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与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16、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以下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17.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起领导作用
B.斗争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根底
D.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先锋作用
18.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C二万五千里长征 D开辟敌后根据地
19、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开辟了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20.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21、与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显著特点是①规定中国国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②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在中国首次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④确立了人民民主原那么和社会主义原那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说的是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决策出现于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23.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
A.1954年 B。1982年 C。中共十五大 D。1999年
24、在历经59年的曲折和期待之后,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2008年12月15日历史性地跨越台湾海峡,不再绕经第三地而直接通往此岸,根本实现直接“三通〞。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A、 从建议实行两岸“三通〞到根本实现直接“三通〞足足过了59年
B、 三通的限制有一个逐渐放松的过程
C、 两岸还未实现一般意义上的全面直接“三通〞
D、两岸直接“三通〞是指“通航、通邮、通商〞
25.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说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设想是
A.武力统一 B.一国两制 C.一边一国 D.一中一台
26、以下是一组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历史图片,这些珍贵的历史镜头所反映的外交大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历史性握手 ②第26届联大上乔冠华开怀大笑 ③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④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A.②③④①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④③②①
27、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2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对外关系出现重大突破的关键时刻。以下史实不能列入这一“重大突破〞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日本首相访问中国,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D周恩来总理率团出席万隆会议
29、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里宣读的公告是
A、基辛格访华的公告 B、尼克松总统将要访华的公告
C、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建交公报
30、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方针与政策有①不结盟政策 ②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③一边倒与一大片 ④对外开放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二、非选择题:〔共二小题,共2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
31.〔20分〕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阅读以下材料,并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口号:“扶清灭洋〞
材料二: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材料三: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材料四:口号:“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周恩来书写〕
材料五:口号:“反内战,反饥饿〞
请答复:
〔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现在义和团运动中,该口号表达了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该事件有何意义?〔4分〕
〔2〕材料二中的口号出现在什么事件中?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该运动的导火线、性质。〔6分〕
〔3〕结合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口号提出的背景及其所起到的历史作用。(4分)
〔4〕材料四中的口号书写于民国三十四年,折算为公历应是哪一年?当时,周恩来为什么要题写这一口号?〔2分〕
(5)请推测一下材料五中的口号应该发生于什么背景之下?〔2分〕
〔6〕作为历史的印记,此题材料提供的口号,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且相当系统的信息?〔2分〕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