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职业技术学院
党政
工作
意见
范文
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工作意见
一、以提升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师资队伍是学院的第一资源。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缺乏,是目前制约我院开展的瓶颈。要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师资建设投入,实施七大工程,全力打造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
1.加强师德教育与考核。培养高尚师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要强化师德教育,防范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对教师的腐蚀和影响。将师德作为教师管理与考核的主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引导和鼓励广阔教师投身职业教育,热爱本职工作,关注学校开展,关心学生成长,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学校的栋梁之材。创新“师德标兵〞评选方式,选拔新一届“师德标兵〞。
2.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青年教师充满朝气、富有活力,是学院开展的生力军。学院青年教师比例较大,要设立青年教师培养基金,拓宽培养渠道,创新“以老带新〞形式,建立鼓励机制,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落实骨干教师培养方案,选送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学习进修。组织有潜质的青年教师参加教练团培训,使青年教师在开发内在能量的同时提高非权力领导力,成为学院播撒正能量的“种子〞,成为支撑学院未来开展的主力军。
3.校企联合培养教师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缺乏是高职教师的普遍“短板〞。要大力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教师职业能力的途径,完善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搭建企业“双师〞培养工作站,有方案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生产和技术研发,每位专业教师至少参与一家企业相关活动,每个专业至少有1-2名专业教师赴企业一线锻炼。进一步完善教师职务资格评聘方法,突出教师的“双师〞素质考核,力争2023年底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到达80%。
4.打造高水平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水平决定专业建设水平。要下大力气培养、选拔专业带头人,多压担子、促出成果,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引领作用。要加强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引进,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为引进人才创造开展空间和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要加快名师培养,在选拔培养院级教学名师根底上,力争在省级教学名师上取得突破。
5.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兼职教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来自企业的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对丰富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优化兼职教师结构,使专业课教师的专兼职比例到达1:1,每个教学团队中要有一半以上成员来自企业一线。要加强兼职教师培训、管理和鼓励,使其掌握职业教育目标、规律和方法,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以专业群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的龙头,专业建设水平决定高职办学水平。学院专业整体水平不高,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专业还不多。要主动适应区域开展需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控机制。依托专业群优势资源,围绕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以重点专业建设带动相关专业协调开展。
6.加强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的专业群建设。根据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和新兴产业开展趋势,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信息技术效劳外包、物流管理、生物医药效劳外包、电子信息、艺术设计等六大专业〔群〕建设。建立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制度,加强专业建设论证,体现专业调整的科学性、标准性和严肃性。在稳步推进省级以上重点专业〔群〕建设的根底上,引导各专业打造特色、竞争开展。本年度在电气工程、应用外语、艺术设计等三个院级重点专业群建设上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7.推进专业群资源共建共享。加强专业群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推进专业群整体设计和统筹规划建设。系统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优化基于专业群的教学团队设置,整合实验实训基地,推进专业群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集中有限资源聚焦核心专业建设,以核心专业带动专业群整体开展,以专业群带动相关专业协调开展,实现专业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益。
三、以完善“定岗双元〞模式为重点,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定岗双元〞模式是学院的特色和优势。要继续深化“定岗双元〞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进一步丰富“双元制〞外乡化的有效形式,扩大“双元制〞教育的学生受益面和社会辐射面。
8.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优化课程体系和优选教学内容。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加大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的力度,要在省级以上精品共享课程、精品教材上产生更多显性成果。进一步完善网络课程平台,大力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充分发挥优质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
9.全面推进教学综合改革。在北师大赵志群团队指导下,全面推进教学综合改革。继续加强教学标准化建设,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科学分配教学课时数和安排教学进度。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搭建校企信息化交流平台,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输到学校,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在生产现场直接开展教学工作,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等资源与课堂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办好“健雄杯〞教学大赛,以大赛引领教学改革。遴选院级教学成果奖,组织精干力量冲击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0.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硬件设施和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强化定岗实习管理,彰显实习期间的教学功能。推进中德中心和国际效劳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等特色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拓展效劳领域,实现开放共享,努力成为带动学院改革的“样板〞。推进教学产业园规划建设,增强教学产业园在教育教学、培训、生产和研发上的多重功能。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精心组织参加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争取更多更好的成绩。进一步提高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和等级,推进“双证〞融通,确保学生双证获证率99%以上。
11.拓宽合作办学路径。在深化与德企合作的根底上,拓展与国企、民企的合作办学空间。推进与、昆山中专校的中高职衔接“3+2〞合作办学,构建联动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与海安职教园区等跨地区教育合作,开辟生源市场,扩大学院影响。实施接轨上海战略,寻求与上海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合作的有效途径,借助上海高校“借船出海〞;依托区位优势,加强与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合作办学,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四、以传承吴健雄精神为重点,打造高职素质教育特色
吴健雄精神是学院珍贵的精神财富和独有的德育资源。要以吴健雄精神为引领,以培养现代职业人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课程、载体和队伍建设,强化学生日常管理,营造校园文化气氛,构建具有健雄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塑造具有科学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学生。
12.深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渗透“吴健雄精神〞“娄东文化〞“德企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开设职业素养课程、人文艺术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推广体育“俱乐部制〞,整合全院德育资源,梳理提炼职业素质教育成果并整理出版,建立CRP学生成长登记模块,构建校本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准备申报省级教育成果奖。
13.完善职业素质教育载体。依据学院“十二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推进“健康成长指导中心〞“素质拓展训练中心〞“校史馆〞和校园文化景观等一批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推出吴健雄陈列馆网络展馆,争创省级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基地,进一步发挥载体教育功能,效劳学生健康成长。以市创业公共实训基地等平台为依托,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培养,创立省创业教育示范校。
14.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氛。加强品牌社团建设,组织开展校运会、文化艺术节和各类技能竞赛,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大力开展“思想引航行动〞“成长效劳行动〞“典范先锋行动〞“多彩文化行动〞“共建和谐行动〞等五项青春行动,引领学生快速成才、快乐成长。开展“三风一训〞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争创省级精神文明单位。
15.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开展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等辅导员相关职业能力培训,细化考核、标准管理、严格要求,着力构建一支全心全意为学生效劳的高水平辅导员队伍。出台具体政策支持辅导员队伍持续健康开展。加强5S管理和诚信教育,注重人文关心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重视学生干部培养,发挥优秀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教育教学、招生就业和社会效劳中的积极作用。
16.关心学生心理,关爱学生生活。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工程,开展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发挥关工委老同志积极作用,丰富关心下一代工作内涵。完善学生资助体系,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压力,扶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加强宿舍文化建设,重视宿舍管理,着力构建“整洁、高雅、舒适、和谐〞的宿舍新环境,创立“省文明宿舍〞。
17.稳定招生规模,提高就业质量。把招生就业工作作为生命线工程。要根据生源状况和麦可思调查报告,调整省内外招生方案,在高职统招、高职注册、对口单招、中职注册和中高职“3+2〞衔接五个类型中科学制定招生方案。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创新招生宣传方式和鼓励机制,确保完成各项招生任务。健全就业工作网络,办好校园招聘月,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用人关系,确保年终就业率95%以上。
五、以CRP外乡化为重点,着力完善质量管理内控机制
CRP信息平台是提高学院管理水平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要加快CRP平台外乡化研究,根据学院实际需要开发应用程序和软件,尽快发挥CRP平台在学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8.推进CRP信息平台外乡化。根据CRP平台内涵理念,结合实际管理流程,梳理目前信息化平台管理程序的开发情况,查漏补缺,按照“沿用、修改、开发〞的思路,对于管理流程和管理要求一致的程序继续沿用,对于根本一致但有差异的程序与软件,开发单位进行程序的修改或修订学院的管理制度,针对学院新增的管理需求,开发新的应用程序。持续完善CRP信息平台功能,将CRP信息平台融入教育、教学及管理中。
19.推广应用CRP信息平台。以CRP平台使用考核为抓手,逐级分类进行CRP信息平台使用培训工作,推动CRP平台的全面应用。以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体系的CRP软件实现为工作重点,将CRP信息平台应用于部门和个人考核中。
20.建立人才培养内部评估机制。依托CRP平台,完善“全方位、多元化〞质量监评体系,构建自我评估、持续改善的内控机制。完善督导工作制度和标准,加强督导队伍建设以及督导员培训与考核,充分发挥督导队伍在督教、督学、督管中的作用。改良人才培养数据状态采集工作,提高数据准确率。建立状态数据内局部析制度和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揭发布制度,形成自我评估机制和持续改良的良性循环。准备组织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专项评估。
六、以提升地方奉献度为重点,大力拓展社会效劳功能
与区域经济社会相生相伴是学院可持续开展的动力源泉。下移效劳地方重心,各单位和部门都要树立主动效劳意识,开发效劳地方项目,多出效劳地方显性成果。要依托联合研究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载体,主动效劳区域创新型、学习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学院科研成果层次,增强社会效劳能力和自我造血功能。
21.构建政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深化区域产业研究与企业调研,根据区域开展的重点、热点、难点,找准效劳的切入点。相关专业要依托联合研究院平台,对接地方产业,建立健雄精英团队,主动效劳,全方位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开展,着力构建政产学研“四方双向〞运行机制。加强校内政产学研合作平台、管理制度、鼓励机制和两级网络建设,进一步增强学院办学活力,打造行业企业的人才储藏基地、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载体与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名片。
22.大力提升科技效劳能力。推进科研体制改革,理顺科技处、联合研究院、省中小企业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关系,形成科研合力。加强科技组织和科技团队建设,通过开展科技效劳月等系列活动,推进产学研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