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冰心、庐隐小说叙事比较论略...斯人独憔悴》和《父亲》重读_降红燕.pdf
下载文档

ID:203619

大小:1.52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父亲 冰心 小说 叙事 比较 斯人 憔悴 重读 降红燕
1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第39卷)2023年第1期 Journal of Yuxi Normal University Vol.39 No.1 Jan.2023冰心、庐隐小说叙事比较论略斯人独憔悴和父亲重读降红燕(云南大学 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关键词“五四”文学;父子冲突;空间叙事;时间叙事;心理叙事摘 要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和庐隐的父亲在叙事内容上都蕴含着“父子冲突”的意旨。叙事方式上,斯人独憔悴侧重空间叙事,父亲偏于时间叙事和心理叙事。两位作家共同的年龄代际、时代背景和性别身份是两篇小说意蕴趋同的原因,个性心理、性格气质的不同又使两个文本的艺术呈现出现差异。对冰心、庐隐的重读在今天依然具有价值和意义。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506(2023)01-0001-06女作家冰心和庐隐是 20 世纪中国文学天空中两颗耀眼的星星,她们在散文、小说、诗歌诸文学样式的创作中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对于这两位早已分别被写入主流文学史的作家,今天再来谈论似乎显得多余,不过以接受美学理论看,不同的接受者对同一接受对象都会随接受主体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接受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作家作品的接受就是一个难以终结的过程。本文将选取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和庐隐的父亲进行重读,通过两个小说文本在故事和话语层面体现出的相似之点和差异之处的分析,对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并对叙事异同形成的原因和意义进行一点探寻,加深对“五四”文学的再认识。一、故事意蕴的趋同首先说明一下选择这两篇作品的缘由。冰心和庐隐是来自于福建的两位女作家,庐隐出生于 19 世纪末的 1899 年(一说 1898),冰心出生于 20 世纪开端的 1900 年。两人出生岁月相仿,生命历程却有较大差异,冰心一直活到 20 世纪末年,而庐隐在 1934 年即因难产不幸离世,过早结束了自然和文学创作生命。因此对两人的比较应放在 20 世纪 2030 年代,尤其是“五四”时期比较合适。因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中,1920 年代文学(19171927)又被称为“五四”文学。具体到小说创作,冰心的处女作两个家庭发表于 1919 年晨报(1919 年 9 月 1822 日连载),庐隐的第一篇小说一个著作家发表于 1921 年的小说月报(2 月 10 日第 12 卷第 2 号)。两位作家小说创作的开启都在 1920 年代,而斯人独憔悴(连载于 1919 年 10 月 712 日晨报)和父亲(发表于 1925 年 1 月 10 日小作者简介降红燕,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学(文化)与性别研究。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 说月报第 16 卷第 1 号)正是这一时期的两个文本。那么,两个文本写的什么?在冰心的小说中,读者们对斯人独憔悴比较熟悉。故事发生在风起云涌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时期。血气方刚的大学生颖铭和颖石两兄弟像很多爱国的年青人一样,不满于中国政府对日本割让青岛等 21 条的退让,参加了学生会学生代表和干事的工作,走上街头,发表演讲,动员民众购买国货。校长给两兄弟父亲写信告状,父亲化卿将两兄弟从南京的大学召回,暴怒中将花瓶茶杯摔得粉碎,撕掉了二人带回的宣传印刷品,并将二人禁锢在家中不得外出,开学也不让其返校。二人只能在家中吟哦杜甫梦李白“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诗句,在苦闷中度日。与冰心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风气的斯人独憔悴相比,庐隐父亲对于读者相对陌生一些,因为文学史中讲到庐隐时,一般提到都是她的海滨故人 或人的悲哀 丽石的日记 曼丽 象牙戒指等,父亲基本略过。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儿子爱上庶母的爱情故事。主人公“我”叫元哥儿,时年 25 岁。亲生母亲在“我”幼时已过世。父亲在 10 年前把祖父、“我”、继母和弟弟(继母生的)留在贵州老家,独自到北京。父亲做生意时认识了一家人,父亲向对方隐瞒自己已有妻室的事实,娶到了那家的独生女儿,并在二老去世后获得十几万的财产,包括房子、田地、牛马和仆婢等。父亲住在北京不回老家,还饱暖思淫欲地吸起了鸦片。父亲在少年时便是一个嫖、赌俱全的浪荡子,“我”母亲在生下“我”之后不到 3 年便因为与父亲时常争吵,得了肺痨抑郁而亡。母亲刚过百日,父亲便和出身暗娼的继母结了婚。“我”讨厌这个出身微贱、尖酸刻薄、专横跋扈的继母,虽然她以“我”的亲生母亲自居。在和庶母结婚 10 年时,父亲将“我”叫来一同生活。庶母只比“我”大两岁,“我”不愿意叫她为母亲,也不愿意在日记里喊她的名字,只命名为“她”。“她”是个有才情的美丽女子,上过两年中学,爱弹风琴和阅读书报。不知为何她这次病了很久,时常忧郁、流泪,“我”猜测是她知道了父亲原先对她撒的谎,而且随之谎言确实不可避免地被戳破:继母来到了家里。继母哭骂父亲的同时,顺带当面辱骂了“她”。“她”搬到另一处房舍居住,“我”压抑不住对“她”的思慕之情,给“她”送了表达爱意的玫瑰花,“她”病倒了,在去世之前对“我”的感情表示了回报。悲愤欲绝的“我”在“她”下葬之后决定不再回家,因为父亲只是“我”的仇人。这是两个表层故事不尽相同的小说,斯人独憔悴的时代现实意义特别浓郁、突出,选取的是有关民族国家的重大题材,虽是短篇,却有着宏大叙事的企图和意味。父亲则是一篇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的小说,其故事让人不禁想起后来曹禺的戏剧名作雷雨,都有儿子爱上庶母的情节,雷雨中的周萍对应“我”,蘩漪则对应“她”,当然雷雨中周萍和蘩漪的故事已是“过去的戏剧”,“现在的戏剧”中周萍的恋爱对象变成了鲁妈和鲁贵的女儿四凤(残酷的真相为四凤实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妹妹)。父亲中的“我”与“她”则沉浸在无法自拔的悲伤情感中,直至其中的女方殒命。还是回到与斯人独憔悴的比较。虽然表层故事不同,明眼的读者却可以明显看出两个文本相似的故事蕴含,两作中都有对儿子与父亲的冲突和矛盾的表现,前者是因为对时局的认识不同,后者则是因为恋爱感情的纠葛。换言之,从很大程度上说,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和庐隐的父亲都是表现父子冲突的小说文本。“父子冲突”是中外文学中惯常出现的一种书写母题,仅以中国文学而论,红楼梦中就有明显的表征。发展到现代文学时期,除前已提到的雷雨(1933)之外,更是大量出现在作家们的笔端,如巴金家(19311932)、张天翼包氏父子(1934)、师陀父与子(1937)、路翎财主底儿女们(1945),等等,不一而足。到了当代文学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柳青的创业史中也有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和勤劳而保守的继父梁三老汉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的表现。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文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M.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8.3 降红燕:冰心、庐隐小说叙事比较论略斯人独憔悴和父亲重读学中的父子冲突表现来源于已有的社会现实生活现象。新文化运动中以群体之势浮出历史地表的中国现代第一代女作家们呼应了社会现实生活,其中的杰出代表冰心和庐隐则通过小说的形式来表现了这一主题。在民族国家危难的关头,颖铭、颖石“位卑未敢忘忧国”,表现出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情怀,顽固派的父亲化卿则把希望寄托于腐败的政府,对儿子大加申斥和禁锢。“我”对父亲的老迈昏聩、贪婪贪欲、撒谎成性深怀不满,大胆地向受到父亲欺骗又受到继母迫害的庶母“她”表达爱意,在内心与父亲形成尖锐的冲突而成为“不肖的逆子”,向封建礼教发出强烈的控诉之声,对受压迫女性显示出深切的同情。可见,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和庐隐的父亲通过女作家的灵慧之笔,不约而同地通过男性人物形象的塑造,讲述了男性父辈与子辈两代人之间的的冲突故事,以文学方式介入现实与历史的场景,感应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风尚,加入了“五四”时代精神的大合唱。从作品发表时间看,两位女作家可谓现代文学“父子冲突”母题书写的开其先者。二、话语呈现的分野如果说斯人独憔悴和父亲在不同的表层故事下蕴含着某种相同的意旨,那么这两个文本在话语即如何讲述故事上则显示出了很大的不同。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叙事性是小说的本体规定性之一。斯人独憔悴的叙事从写景开始:“一个黄昏,一片极目无际的绒绒青草,映着半天的晚霞,恰如一幅图画。”美丽的画面中,“忽然一缕黑烟,津浦铁路的晚车,从地平线边蜿蜒而来。”打破了美丽画面的“黑烟”宛若一个象征,预示着风暴的即将来临。晚车带回了在南京读大学的男青年颖石。到家后的颖石与父亲发生激烈的争执,颖石辩解自己的爱国之心,终于引来父亲摔碎花瓶杯子的震怒:“这样小小的年纪,便眼里没有父亲了,这还了得!”顽固的父亲还认为儿子穿的“白鞋白帽”也是“无父无君”的证据。父与子的冲突在叙事初始场景中便达到了高峰。在南京因慷慨激昂演讲时被军警刺伤手臂的哥哥颖铭也被父亲召回。仔细解读,可以发现这个文本的叙事基本是在这一大家族的住所里展开的:第一个场景是在姐姐颖贞的屋里,颖贞原本就留在天津上大学,父子冲突的第一场戏就在此上演。第二个场景是父亲和四姨娘住的东厢房,父亲在那里抽大烟时召见了从南京赶回来的颖铭。第三个场景是兄弟俩原先住的小院,他们被禁锢在这里,不得外出,不得见亲朋好友,除了姐姐颖贞的安慰,与外界断了一切联系,只能读书架上不多的几本书。这种叙事可以称之为空间叙事,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一个大空间里的一个个小空间中转换,难怪当年小说发表以后,曾被改编成话剧进行演出,小说文本的空间结构性特征已经为戏剧改编和表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斯人独憔悴采用的第三人称零聚焦相比,庐隐的父亲则以第一人称限知叙事的内聚焦方式展开,具体采用了分层叙述的技法。文本开头三段,秋雨连绵时节,“我”与朋友逸哥以及逸哥的朋友绍雅在屋内闲聊,从上下文判断,这是三个男青年。为打发时间绍雅为“我”和逸哥读手里的小说,于是叙事进入到所听小说里人物的故事中。故事由 13 则日记构成,年份不祥,具体从 9 月 15 日断断续续记录到 11 月 3 日,叙述者也是“我”,这个“我”即主人公元哥儿,“我”爱上父亲骗来的妻子“我”的庶母的故事。日记结束后,小说再回到开头的 3 个男青年在屋里的场景,也是 3 段。以色列叙事学家里蒙凯南将这种“故事中的故事”称为叙述层次,按照里蒙凯南的理论观点看,小说头 3 段和末尾伍仁.中国现代小说精品冰心卷 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11.伍仁.中国现代小说精品冰心卷 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13.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 M.姚锦清,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65.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4 3 段是第一故事层,或称为外故事层(超故事层),13 则日记是第二故事层(内故事层),也是主要的故事层。这种分层叙述技法在庐隐的小说里比比皆是。丽石的日记 蓝田的忏悔录与父亲叙述分层一模一样,主故事层都是日记。或人的悲哀 胜利以后的主故事层是书信,曼丽 象牙戒指则夹杂了大量的书信和日记,名篇海滨故人中也有不少书信。我国现代早期女作家的小说中不少都惯用日记体和书信体,比如令读者更耳熟能详的是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但是就作品发表时间和使用数量上说,庐隐应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日记就是日子的记录,而日子的实质便是时间的流逝,因此,如果说斯人独憔悴主要是空间叙事的话,那么父亲就可以称之为时间叙事。同时日记重在披露、袒陈人物的心理感受,这又是一种心理叙事。在父亲的两个叙述层次中,承担叙述者的都是“我”,而相比于第三人称零聚焦的无所不知,第一人称内聚焦的“我”的眼光是受限制的,“我”只能说出自己看到的一切,假如别人不告知“我”他(她)心里所想,“我”是无法讲述的。“我”只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因此第一人称叙述者基本都在讲自己,把自己的心理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父亲的叙事是一种时间叙事与心理叙事相结合的叙事方式。选材的不同是两个文本的又一突出特点。如前已述,斯人独憔悴进行的是一种家国叙事,关注时代社会现实乃至政治生活中的大问题,国家民族处在危难关头,受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识熏陶,又接受了现代文明教育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自然激发出爱国热情,走上街头,唤醒国人,动员民众。其中体现的是一种家国情怀和大爱意识。处理这样的题材,需要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