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从看病难看病贵谈基本医疗制度改革.docx
下载文档

ID:2034463

大小:33.17KB

页数:2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看病 难看 病贵谈 基本 医疗 制度改革
社会保障学大作业 从“看病难,看病贵〞谈根本医疗制度改革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随着我国经济的开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和医疗保险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展,使人们的健康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却日益困扰着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开展,老百姓所说的“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事实。日益高涨的医疗费用问题,医疗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欠缺或效率低下问题等。这是由于医疗保险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所以如何设计一套合理的制度将它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医疗保险不至于陷入危机之中而濒临崩溃,一直是医疗保险的制度设计的目标。 文中主体一共分为六个局部。第一局部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第二局部介绍了医疗保障的相关概念;第三局部对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起源与开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四局部主要探寻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五局部主要研究完善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措施。 关键词:城镇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制度 改革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3 1.2 医疗保险研究的现实意义 3 1.3 研究方法 4 第二章 医疗保障概述 4 4 2.1.1社会保险 4 4 5 5 5 2.2 医疗保险的特点 6 6 第三章 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起源与开展 7 3.1 创立维持期(1952—1984) 7 3.2 医疗保障改革期(1978—1992) 7 3.3 医疗保障改革试点时期(1992—1998) 8 3.4 新型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1998—现在) 8 第四章 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10 4.1医疗保险水平不高,个人负担重 10 4.2医疗费用上涨过快 10 4.3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 10 4.4政府监管不力,药品流通市场混乱 11 第五章 完善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措施 12 12 12 5.1.2扩大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增强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12 5.1.3三改并举,改善社会人群的就医环境 12 13 5.2 医药体制的改革 13 13 5.2.2实行医药分开核算、管理的制度,控制医药费用水平 13 5.2.3理顺医疗效劳价格,表达医疗技术劳动价值 14 5.2.4卫生行政部门应转变职能,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 14 5.3药品生产、销售体制的改革 15 15 15 15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开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和医疗保险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展,使人们的健康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却日益困扰着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开展,老百姓所说的“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事实。日益高涨的医疗费用问题,医疗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欠缺或效率低下问题等。这是由于医疗保险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所以如何设计一套合理的制度将它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医疗保险不至于陷入危机之中而濒临崩溃,一直是医疗保险的制度设计的目标。 医疗保险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其制度的设计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关于医疗保险制度的改进一直是社会保障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制度,并将逐步形成包括根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但是,同养老、失业保险相比,中国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进展相对滞缓,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存在着一系列的难题。 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创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由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两大局部组成。它们曾对保障职工自身健康、促进经济开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开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制度不合时宜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通过一些地区对医疗保险制度的自发改革以及新医疗保险制度在试点地区的成功试验,我国在 1998 年建立了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制度己经运行了十多年,其功能作用得到发挥并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诸如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及我们通常所说的“看病难,看病贵〞。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完善我们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1.2 医疗保险研究的现实意义 从实践上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国民健康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建立小康社会的根本条件。医疗保障制度是实现国民健康的重要经济政策,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国外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借鉴,在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完善现行城镇医疗保障制度。 从理论角度讲,每一股经济思潮都对保障制度以政府为主导还是以市场为主导进行了深刻地论述,并从宏观领域论证应该建立怎样的保障制度。西方经济理论开展到今天,已出现的不同的分支,目前的研究也开始运用一些前沿理论对保障制度进行研究,从微观领域研究人的行为及提出制度设计方案。对该课题的研究必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观点进行深刻地剖析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同时,实践也会促进理论的开展,因此在理论的运用于实践过程中必将使其更具生命力,或有开展的可能性。 1.3 研究方法 第一,本论文运用了标准研究法。 第二,本论文运用了实证研究法。 第三,本文运用了比较分析法。 第二章 医疗保障概述 2.1.1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一种政策性、强制性的保险,它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对劳动者和一定范围的社会成员在其生、老、病、死、伤、残、失业以及发生生活困难时,给予一定物质帮助的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根本生活权利和根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措施与制度的总称。社会保障是一个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公共医疗卫生保险等。不同国家,因其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和传统习惯的不同,故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与形式也不尽相同。 医疗保险是保险的一种,即为补偿因疾病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保险。由于疾病及医疗卫生效劳的特殊性,医疗保险一般纳入社会保险的范畴,是社会保险的一个分支。但有一局部医疗保险是作为补充医疗保险,由商业医疗保险经营。因此,一般而言的医疗保险多指社会医疗保险, 从医疗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保证公民获得必要的医疗效劳费用保障制度,称作医疗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有多种形式,医疗保险是其中的一种。 从(图 2-1)中可以看出医疗保障体系是由根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统筹基金)、大额医疗费用互助制度、公务员医疗补助、补充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基金和和商业医疗保险组成。 医疗保障 社会医疗救助基金 商业医疗保险 根本医疗保险 公务员医疗补助 大额医疗费救助 补充医疗保险 图2-1医疗保障体系 2.2 医疗保险的特点 医疗保险由于疾病和医疗保健效劳需求与供给的特殊性,与其他社会保险工程有着明显的区别,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医疗保险具有涉及面广及复杂性的特点。 第二,医疗保险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第三,医疗保险具有短期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的特点。 第四,医疗保险采用医疗给付的补偿形式。 从医疗保险系统来看,其最根本的关系是供需关系。但是医疗保险的特殊之处却是它涉及两重供求关系,一重是与其他保险相类似的医疗保险提供者和医疗保险需求者之间的关系,即医疗保险机构与被保险对象的关系;另一重那么因为医疗保障提供者未必能够直接提供医疗效劳,因此医疗保障还涉及医疗效劳提供者与医疗效劳需求者之间的关系,即医院等医疗效劳机构与被保险对象的关系。 医疗被保险对象 政府 医院 医疗保险机构 图 2-2 医疗保险机构、被保险人、医疗效劳提供方、政府的三边四方关系图 由于医疗保险的需求者与医疗效劳的需求者是同一人,即被保险对象,由此构成医疗保险特殊的三方关系。同时,要使被保险对象的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政府还必须通过政策、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来协调和保障三方的利益,标准各方的行为。因而,在医疗保险系统中,形成了一种由医疗保险机构、被保险人、医疗效劳提供方和政府组成的三边四方关系。(见图 2-2)由于医疗保险涉及到多方的关系,其中一方的行为往往要受到两个以上方面的制约。这使得研究医疗保险,比任何保险都要复杂和多变。医疗保险系统中的四个根本构成方面,各有各自的特定功能,他们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任何一方的状况发生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其他方的状况。 第三章 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起源与开展 3.1 创立维持期(1952—1984) 建国初期,我国建立了与当时方案经济相适应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分为两大局部,一是公费医疗制度。1952 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全国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预防的指示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伤残军人、高校学生为公费医疗对象。二是劳保制度。1951 年,政府公布的劳 动保险条例及之后劳动部公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那么修正草案确定了保障的主要对象为国有企业职工,局部集体企业参照实行。 3.2 医疗保障改革期(1978—1992) 从改革开放到 1994 年,公费医疗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探索更加优化的公费医疗经费管理体制;劳保医疗制度改革的重点那么是探索职工大病医疗费统筹和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社会统筹的有效形式和方法。 第一阶段是 1985 年以前,主要是针对医疗需方,实行费用分担措施。享受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人数逐年递增,由于医疗几乎全免费,患方和医疗机构缺乏费用意识,刺激了不合理的消费需求,因此这一阶段的措施主要是控制医疗费用的增加,使职工也承担局部医疗费用。 第二阶段 1985—1992 年,将费用控制的重点由需方转向供方,加强医疗机构的约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改革支付方式;二是制定公费医疗报销目录;三是加强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管理。在这一期间还重点探索了推进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统筹,解决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苦乐不均,和在职职工大病风险的问题。一些地区还建立了大病统筹制度,既以地区和行业为单位,由各企业缴纳保险费形成统筹资金,对发生大额医疗费用的患者给予补助。这一时期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医疗费用的支出,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当时的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开始探索和研究对公费和劳保医疗制度及体制本身进行改革。 3.3 医疗保障改革试点时期(1992—1998) 1992 年,广东省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从而拉开了对中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进行全局性和根本性改革的序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假设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在我国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为加强对医疗保障改革工作的领导,国务院成立了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领导小组。1994 年,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共同制定了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在镇江市、九江市进行了试点。1996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体改委等四部委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意见,进行更大范围的试点。与此同时,海南、青岛等地按照“统筹结合〞的原那么,对支付机制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各地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通过用人单位、职工个人共同缴纳的机制和社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