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中学设计教育中的科学理性.doc
下载文档

ID:2031400

大小:1.29M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年中 设计 教育 中的 科学 理性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初中美术· 中学设计教育中不能缺失“科学理性〞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席卫权 摘 要:现代设计的衍生开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和推动,缺乏对设计中科技因素进行关注的设计教学是不完善的设计教育。本文从现代设计中艺术与科学的辩证关系入手,探讨了在归属学校美术教育的设计教学中,适当加强有关科技方面课程内容的意义及策略。 关键词:现代设计 艺术与科学 学校设计教育 沟通 一、导言 现代设计及其教育的产生和演进,始终没有离开与科技和艺术之间进行的抉择和判断,从某种角度理解,现代设计及其教育和科技的开展关系更为直接,因而,现代设计教育的开展进程中,一些历史上著名设计院校的主体办学思想,“已经从初期在艺术与技术的摇摆不定中,坚决地走向了以科学技术、以理性为先的道路〞。[参考文献: []李砚祖著.设计之维.重庆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p.207〕在当前的专业设计教育领域,普遍地增强了对科技的关注程度。相比之下,目前国内普通中学美术教育中有关设计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关系还未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 设计与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设计教育的本原问题,对于中学设计教育而言,此问题不能回避。现代设计横跨文理两科,涉及科技、人文和社会科学等领域,本质上不同于纯艺术形式,有着相对特殊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以及相应社会价值判定系统。 [[]席卫权.“和而不同〞——理解归属学校美术教育的设计教育.中国美术教育,2023年第3期. ]〔p.9-11〕学校美术教育中的设计教育虽然不能等同于专业设计教育,但其学科根本特征是一致的。设计教育有别于一般的美术教育,这种区别所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艺术和科技关系的定位与把握。 二、设计教育中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设计概念在具体表述中常用“艺术设计〞和“设计艺术〞来替代,可知设计与艺术的渊源何等密切。以往作为造物艺术的设计又称作“实用艺术〞,说明它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具有艺术性取向。实用艺术是与纯艺术相对而言,纯艺术可以抛却功利,直追情感和精神,而作为实用艺术的设计那么是在功利根底上“兼顾〞的艺术。设计在某些情况下也能表现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随着设计本身的开展,一些设计领域如欣赏类工艺制品,逐渐从“实用〞中别离出来,具有了更强的形式感和美学意味,从而使其具备了纯艺术特征;另有更多的设计领域在时代演变中不断实现着自身的艺术化,从外在形态到使用效能、感受给人以舒适、方便、美感和心灵慰藉。设计溯源,从文化的初始,制造就伴随着对美的追求,从本性使然到理性求索,设计行为始终在现实和理想间寻求生活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艺术源于实用,实用又趋向艺术,满足现实,人们完善造物,追求理想,人们迈向艺术,这就是设计开展的路径和总的方向,可以说设计和艺术密不可分,设计艺术是艺术的一种特殊呈现方式。 作为艺术特殊呈现方式的设计同时又不能脱离它的“物〞性根本,即实现功能,满足需求是它存在的逻辑根基,而这一“物〞性根本的实现必然和技术开展乃至后来的科学进步有着不解之缘。艺术一词来自古拉丁语中“ars〞,辞源分析包含技能、技巧之意,因而有国外学者认为“追问设计究竟是艺术的还是科学的,已经没有意义,在辞源上已经包含完美答案——技术即艺术。〞[[](法)马克·第亚尼〔Marco Diani〕编著.腾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3年版. ]〔p.41〕这种表述或显粗率,但亦有来由,在古代相当长的时段内,艺术的含义是含混和不断变化的,和美与道德有关,也和实用有关。有学者认为18世纪以前的艺术,“是一种以技艺为主要特征的‘艺术’,又是一种有特点的生产性活动,尤其指那种带有艺术性质的生产艺术品的技能,这种技能不仅包括人类艺术活动的能力,也包括人从事其它工作的能力。〞[[]李砚祖编著.艺术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社, 2023年版. ]〔p.47〕从设计史考察,会看到设计艺术生成基因中技术因素的比重某些时段甚至处于主导地位,工业革命以后,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紧密结合,促使社会经济文化加速变革,使得设计艺术更多地依赖科技文化的促进。这体现在科技进步给设计提供了新的手段、材料和方式;科技进步给设计提供了新的空间和课题;同时也使设计自身成为科技进步的一个有机构件。今天的设计指涉日益广泛,边界也日渐模糊,不仅需要科技的手段、材料支持,还需要多样的科学理论支撑〔如信息论、控制论、人机工学以及符号理论、结构理论、解构理论、混沌理论等〕,能够借助相关学科,跨领域的知识体系解决设计问题。20世纪70年代,著名学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教授更是直接提出了“设计科学〞[[]尹定帮著.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年版. ]〔p.56〕的概念,进一步推动了设计与科学关系研究的深化。 所以,现代设计是艺术的,也是科学技术的,是艺术和科技的有机统一。 三、从普通中学设计教育视角理解科技 中学阶段的设计教育是通过学校美术教育开展的根本素质教育,传递的是普通设计艺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情感、观念等,目标指向育人,在这种教育目标限定下的“科技〞也应作出相应的理解,并以合理和适度的方式呈现在中学美术教学中。 科技泛指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过程的两种形态。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是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等本质问题的;而技术那么以科学成果为指导,以实际经验为根底,把事务转化成可操作的软件或硬件,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现代科学和技术互为渗透和促进。[[]汪新、杨小红、李敏编著.科学课程教学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23年版. ]〔p.5〕现代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断提升的物质的、非物质的种种需要,其实施手段、方式、目标达成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持,新的科技开展催生新的设计观念和设计形态。现代设计教育只有广泛地关注和汲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才能使设计教育本身不断完善,符合时代潮流。这种对科技的关注和汲取分为多种层次和维度,根据目的的不同,中学设计教育中的“科技〞可以主要指向适应该阶段学生知识背景和理解力的,并与设计艺术产生关联的科技内容,也包括广义上的科学文化活动,如技术美学、事务经验、文化观念和社会因素。这些科技内容还应兼顾到与学校其它学科知识产生联系,与社会生活和学生兴趣产生联系等。在设计教育的目标制定上可以分为三个维度,一是相关科技知识、技能、方法层面的引导;二是注重科学的设计素养和思维习惯的培育,以及最终在此根底上科学精神、态度与创新意识的养成。需要注意的是,设计教学不是科普课,也不是将科技和艺术的简单相加或生硬拼凑,而是从学校美术教育的视角出发来定位和理解与科技文化的联系,是依托设计艺术教育的本体,来考虑科技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 四、普通学校设计教育中艺术与科技的沟通 19世纪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T.H.Huxley,1825-1895〕曾说:“科学和艺术就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以感情来表达事务的永恒的秩序;另一面,那么以思想的形式来表达事务的永恒和秩序。〞[[]戴吾三、刘兵著.科学与艺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3年版. ]〔p.17〕很生动地表达了艺术与科学的对应关系,人类文明进程中,艺术与科学有区别也有联系,相互间促进的例证繁多,有的科学发现来自艺术的想象,有的艺术流变来自科技的启示。艺术的感性和直觉,科学的理性和逻辑都应是一个完全的人所必备。普通学校设计教育自身的综合优势,十分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创造中获得科学思维和艺术想象间贯穿的益处,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入科技因素,鼓励学生通过科技和艺术的关联、融会、转化,迸发出新的创意,并将其变通地运用到其它学习领域。在沟通艺术和科技的教学设计中,要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 〔一〕引领学生领会科技之美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审定出版的中学设计教材中,包括了相当数量的工业产品、建筑、环境等课程单元,教学中对科技之美的认识问题较为凸显。科技之美是呈现在智力构造物中的美,强调内在美、理性美。科技之美是艺术设计中的特殊视角,属于设计美学的重要组成局部,其本质体现既包括视觉、感知方面的形式之美,又具体表现在满足效劳、功能之上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是善与真的统一。例如,产品包装和书籍装帧等设计中的字体形态、风格特色是形式美;而字体的大小、色彩以及组合结构等便于观看,就蕴含了人体工学的原理,体现的那么是功能之美、科技之美,二者相和就是设计之美。另外,有时科技之美与艺术之美相互转化,界限并不明显,一些起到功能效用的造型、结构、质料在审美和文化观念的作用下同时具有艺术美感,例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飞檐斗拱、梁椽屋瓦,现代公共设施中的组合构件、空间框架等都有这些特点〔图1、2〕。拓宽视野,从艺术和科技两个方面欣赏生活中的各种设计现象,将会使学生的艺术审美变得更为丰富和立体。中学美术教育中,引领学生从现代设计视角感受和领会科技之美是现实性的课题,也是现代设计教学区别于以往传统教学的一个关键点。 图〔1〕中国传统古建筑中的组织结构富有装饰性又巧妙地利用了力学原理 图〔2〕生活中有许多体现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设计现象 〔二〕限定中的教学目标设定 普通中学美术教育的性质本身可以被认为是对设计教学中“艺术和科技相结合〞的一种“限定〞,也是一种必要的“度〞和“范围〞的提醒,即学校美术教育中的设计教育无论以何种面貌和形式出现,其教学目标都应在这一阶段、范围中来合理设定,与科技或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交叉或融会也应是在一定程度上展开。同时,这种限定可以理解为一般的原那么,不排除在具体的、特定的课程设计中有所突破。 〔三〕综合课程开发 倡导综合性课程的开发是新课改精神中的一个亮点。美术新课标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能够成为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相互促进的有力配合。在新课标案例附录中建议了“与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探究活动〞,[[]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版. ]〔p.35〕从课程导向、材料设备、教学设计、教师合作等方面作出了一种明确的提示:即寻求一种将科学性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引入到艺术学习的范畴中,从而实现在时代背景下艺术与科学的更好融合与沟通。此种模式的设计课程,不仅可以通过灵活生动的教学到达科技与艺术的统整教学,也表现了作为根底教育的设计课程具有的学科特质。围绕设计教学的综合课程开发可以针对现象、问题等展开,通过“主题〞或“项目〞的方式来方案和安排课程要素。 〔四〕拓展课程资源 设计教学的特质和自身开展,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和课程开发所需的材料、工具、设备,以及科学技术的辅导等需求可能超出普通学校美术课堂教学的现有条件,适当拓展课程资源不可或缺。这种拓展主要体现在内容和条件两个方向:内容方面,设计教学的涉及面会随着现代设计领域的延展不断拓宽,学科边界难免会出现交叉和模糊,可以将较新颖的设计内容以适当的方式引入教学中,包括非物质形态的设计等;条件方面要从校内和校外两个方向挖掘潜力,校内包括跨学科的教师协作〔包括校际间的互通有无〕,设备、图书、场地等的协调利用;校外包括学生家长的支持〔聘请有相关特长的人员参与〕,和少年宫以及相关社区、企事业单位的支持等。 五、结语 从中学美术教育的视角出发来定位和理解设计与科技文化的联系,该阶段设计教育具有将艺术与科技有机结合的学科优势,并且这也是设计学科特质的必要体现和局部价值所在。合理的课程开发和资源拓展,艺术设计教育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在科学与艺术的盘旋间交融,体验到理想与现实、理性和感性、技术与知识等多维思考中带来的创新美感。中学设计教育不仅传播艺术文化,也适合传播科技文化,在今后的设计教学中,艺术之美和科技之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和谐共生?将是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的新课题。 ·国培方案〔2023〕—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