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
2023
安全管理
职业
卫生
之间
氯苯
中毒
间(对)氯苯胺中毒
氯苯胺,ClC6H4NH2,分子量127.57,有邻、间、对位三种异构体。对位呈无色或淡黄色晶体,熔点70℃,特殊甜气味。溶解水、乙醇和乙醚。邻位、间位均为液体。用于染料及其他中间体合成。能经完整皮肤吸收,对位体是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对眼有刺激作用;邻位体不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但可致肝、肾损害;间位体那么两者均有。 实例1 上海某染料化工厂二车间204工段生产产品为橙色基GC染料。工艺流程为间氯苯胺加盐酸与水即成盐类,后经冷却、过滤,即为成品。该工段的设备经大修后于1989年6月12日开始恢复生产,12~13日操作工魏某工作后感不适,14日于工作后仍觉不适、头晕、乏力、恶心等,前来接班的女工唐某见魏某口唇、指甲青紫,告知后即由厂方送市有关职业病专业机构急诊,诊断为轻度间氯苯胺中毒。 该工段设备大修后,恢复生产前,未对设备作全面检查及必要的查漏测试,操作工不了解该生产工艺所接触的化学毒物,未佩带防毒口罩,操作时未开排风装置,并处于下风向,这些是造成中毒的主要原因。 实例2 上海某染料化工厂305缩合工段主要生产AS-E、AS-B两种染料,两种染料轮换生产。1986年3月24日上午8时左右,在由AS-E转产AS-B时,发现蒸馏釜原料管道堵塞,该工段技术员施某为排除故障拆开阀门准备检修。由于管道内仍有一定的压力,随着阀门的撤除,管道内留存的对氯苯胺加速喷出,局部对氯苯胺直接溅落在施某的面部,他只简单地用水冲洗了一下,就以为没事了,继续作业,这时工段长倪某和操作工许某见状,即帮助施某将剩余的3吨对氯苯胺加热到110℃,放掉后继续进行转产准备,倪某和许某在作业过程中,双手皮肤均接触过对氯苯胺,同时也吸入了局部对氯苯胺气体。上午9时许,有人发现施某面色发紫,本人感到胸闷、头痛,即将其送往专科医院诊治,经化验,施某血液高铁血红蛋白在30%左右,诊断为急性对氯苯胺轻度中毒,收治入院。倪某和许某两人一直工作到下班,自觉有头晕、胸闷、恶心、肝区疼痛等病症,随即也去了转科医院求诊。检查结果,两人口唇、耳廓均有轻度紫绀,经化验血高铁血红蛋白大于10%,也诊断为急性对氯苯胺轻度中毒,收治入院。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厂方对减少管道阻塞缺乏有效的工艺措施,也没有制订检修作业的平安操作规程,检修时作业人员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致使皮肤直接接触对氯苯胺,并吸入对氯苯胺气体。同时,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极差,对对氯苯胺的危害性不了解,他们不知道对氯苯胺可以通过没有损伤的皮肤进入体内,因此在作业时,毫无畏惧地让双手接触对氯苯胺液体,皮肤沾染了对氯苯胺液体后,也不及时彻底清洗,将污染的对氯苯胺去除干净,结果导致残剩的对氯苯胺继续经皮肤吸收,以至中毒。 实例3 上海市奉贤县某乡办化工厂四车间试生产对氯苯胺:由对硝基氯化苯加铁粉、水、盐酸后经复原反响产生对氯苯胺。反响结束后在复原别离桶内尚有少许铁泥要用铁锹铲出。 1992年11月30日凌晨0时30分,王某(男,40岁)、刘某(男,24岁)2名工人开始从别离桶内铲铁泥,由于天气冷,铁泥结块,至凌晨3时,工人开始向别离桶内冲蒸汽,并将铁泥铲出。此时有大量对氯苯胺气体逸出,车间随备有个人防护用具,但工均未佩带。早晨5时30分,2名工人自觉头痛、恶心、胸闷、口唇及手指青紫,才停止工作,到上午8时送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对氯苯胺中毒。 事故原因主要是生产工艺原始,别离桶敞开式,用手工铲铁泥,作业场所无通风排毒设备,操作工不了解对氯苯胺毒性,且又未佩带防护面具,任意冲蒸汽更加大了对氯苯胺逸出量,从而引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