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以学习推动思想解放以实践落实科学发展.docx
下载文档

ID:2029156

大小:21.07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习 推动 思想解放 实践 落实 科学 发展
以学习推动思想解放以实践落实科学开展 以科学开展观推动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开展 黄南州司法局谢忠兴 司法行政工作是政府软实力的表达,是政府运用柔性机制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面,在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开展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具有综合性、前导性、治本性、根底性等特征和独特的职能优势,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日益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青海司法行政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中心、效劳大局,为建设“平安青海〞、推进依法治理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奉献。主要表现在:“五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成效显著;人民调解的职能优势得到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初步形成,预防和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不断增强;法律效劳、法律援助业务不断拓展,社会影响逐步扩大;司法所标准化建设快速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的根底逐步夯实;司法行政工作机制逐渐趋于健全,干警队伍精神状态得到较大改观。但在司法行政事业的开展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一些干部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在认识上存有误区,相当一局部群众法治观念淡薄,司法行政工作机制尚不完善,基层根底薄弱,法律效劳功能发挥不充分,干警队伍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还不适应形势开展的需要。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中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坚持 1以人为本,立足于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强化根底、效劳群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开展、新突破。笔者就这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转变思想观念,在创新司法行政理念上求突破。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树立全新的司法行政理念,是实现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开展的前提。按照这一要求,当前重点应教育引导司法行政干部充分认识司法行政工作在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建设法制社会、提升政府软实力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司法行政工作,明确司法部门的根本性质、工作职能、工作重点,树立大局意识、效劳意识、群众意识、大司法意识和依法治理意识,大胆探索适应形势开展要求的新的司法行政理念、模式、方法、载体、机制、体制,切实提高推动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开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创新工作思路,在提升司法行政创造力上求突破。根据司法行政工作特点和规律,及时总结以往好的经验、好的做法,用创新的思路引领、指导和推开工作。在“法律七进〞中,结合青海实际,当前要突出“法律三进〞,即进农牧区、进寺院、进学校。在法律进农牧区中要增强针对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持续性。所谓“针对性〞,就是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表达人文与民本精神,重视农牧民的个性特征,针对农牧民文化程度低、农牧区生产季节性强等特点, 2编写通俗易懂的普法读本,把握好时间和空间,适时利用农闲时间开展普法教育。所谓“实用性〞,就是以满足农牧区、农牧民的需求为立足点,及时了解农牧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考什么、关注什么、需要什么,紧跟形势,围绕热点,做到应时应景。在宣传内容上注意选择与农牧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普法宣传贴近农牧区实际、贴近农牧民生产生活,使农牧民能够学以致用。所谓“趣味性〞,就是要创新普法手段,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培养农牧民学习法律的兴趣,对法律知识、法律文化、法律思维的探索愿望。在具体方式上,逐步从以往的以集中式、灌输式和填鸭式为主的教育方式向互动式、交流式、熏陶式、感染式为主的方式转变,使农牧民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法治精神,接受法治思想熏陶,从而使普法宣传有机地融入到农牧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使农牧区普法在广度、深度和力度上不断有新的突破。所谓“持续性〞,就是要研究探索法制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在继续搞好法制教育培训班、举方法制讲座的同时,重点培养一批农牧区法律明白人,由他们适时给农牧民宣法讲法,促使农牧区法制宣传教育从集中培训为主向经常性教育为主转变。在推动法律进寺院方面,针对局部僧侣有抵触情绪、缺乏长效机制、方法单一等问题,着力解决“能进去、能入脑、能持久〞的问题。所谓“能进去〞就是要针对僧侣的思想实际,循序渐进, 3逐浅入深,潜移默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按照这一要求,在选择学法的内容时应首先向僧侣讲清作为公民享有的权利,讲清近年来僧侣同其他公民一样所享受到的各项惠民政策,在此根底上讲清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使广阔僧侣充分认识到寺院不是世外桃源,僧侣不是特殊公民,僧侣应该同其他公民一样知法、懂法、用法、守法,使其从“要我学法〞向“我要学法〞转变。所谓“能入脑〞,就是要拓宽法制宣传教育的渠道和载体,充分利用播送、电视、报刊、网络等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法制宣传的实效性和渗透力。所谓“能持久〞,就是建立寺院学法制度,将学经与学法结合起来,将发放僧侣证书与发放法制培训合格证书结合起来,促进僧侣学法经常化、制度化。在法律进校园方面,重点解决当前存在的“无方案、无教材、无专业教师〞的“三无〞问题,将法律进校园、进课堂纳入年度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文化程度、心理特点编写适用教材,抓好法制课教师培训工作,有方案、有步骤、有选择、分层次、分阶段地实施法制课教学,推进法律教学标准化、系统化、制度化。 三、创新工作机制,在建立司法行政工作长效机制上求突破。推进司法行政事业科学开展需要各种机制作保障。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应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开展的体制机制,并把重点放到建立长效机 4制上。首先是工作运行机制。在继续协调落实好“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参与〞的司法行政运行机制的根底上,按照构建大司法格局的理念,充分利用好社会各类资源,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推动社会各种力量协调联动,举社会各界之力共同做好司法工作。其次是组织保障机制。通过积极汇报协调,进一步建全完善各级司法行政内设机构,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健全司法组织网络,整合基层维稳力量,加强司法队伍建设,为司法行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第三是经费保障机制。重点建立完善社区矫正、帮教安置、法制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基层司法所工作经费和基层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报酬保障体系,确保司法行政工作正常开展,调动基层司法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第四是制度保障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针对“法律七进〞、法律效劳和单位内部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以往行之有效的制度的同时,着眼于新情况、新问题,加大制度建设力度,特别是注重将工作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制度,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和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第五是责任考评机制。司法行政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键是能否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责任考评机制。建立责任考评机制要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瞄准目标,科学设计,量化指标,注重公平,加强督查,改进方法,注重实效。通过建立严格的责任考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司法行政队伍中存 5在的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问题,从而到达增强活力、激发潜力、推动司法工作良性开展的目的。 四、狠抓基层建设,在增强司法行政承载力上求突破。基层司法所在基层维稳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加快推进基层司法所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适应形势要求的司法所运行机制,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配齐配强基层司法助理员,进一步活泼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不断提升基层维稳的能力和水平。人民调解组织是基层维稳的第一道防线,在排查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要重点解决对人民调解重要性认识缺乏、调解不标准、人民调解人员素质偏低、工作无经费、调解员无报酬等问题。在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的同时,进一步转换矛盾调处工作思路,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调解优先的原那么,注意多采用非对抗、非诉讼的方式,少运用强制性、对抗性和诉讼的方式来处理矛盾纠纷问题,尽可能以柔性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推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政仲裁的衔接配合,探索建立乡镇政府、社区、人民调解机构与法院和法庭联系制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使人民调解工作向法制化、正规化方向开展。逐步探索建立由驻乡(镇)司法助理员担任乡镇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在社区可将本辖区内有一定法律专业知识、热爱调解工作的退休法官、检察官、律师、法 6律工作者选聘为首席人民调解员,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量和效率。社区矫正工作是新形势下创新刑罚执行的重要举措。在探索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管理机制中,通过加强与社区、公安、法院的衔接,促进资源共享,做到减刑、假释、刑(期)满出狱各个环节及时沟通协调,大力提高改造质量,减少脱管漏管,预防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五、落实为民效劳措施,在提高群众满意度上求突破。为民效劳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拓展法律效劳领域,标准法律效劳市场,实现法律效劳的标准化、诚信化和法律效劳市场管理的法制化。法律效劳要向经济社会建设前移,向基层延伸,在效劳人民群众中拓展业务,在效劳经济建设中求得开展,具体做好以下五个结合:一是将法律效劳与普法工作相结合,把法律效劳的过程转化为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二是将法律效劳与信访工作相结合,主动关心、听取信访群众诉求,从法律和政策上做好疏导解释工作;三是将法律效劳与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相结合,把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善后处置纳入法律效劳工作的重要内容,促使突发群体事件得到依法、有序化解;四是将法律效劳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相结合,对于当事人的申请,在立案前有调解可能的,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先行调解或会同有关调解组织进行调解;五是将法律效劳与司法救助相结合,加强与人民法院的协调配合,实现法律援助与司法救 7助在目标、途径上的和谐统一。法律援助是司法部门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平台,当前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拓展效劳:一是建立完善法律援助网络体系。从纵向上讲,将法律援助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在省、地(州)、县建立法律援助接待大厅,在乡镇、社区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各村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点。从横向上讲,推进法律援助机构与老龄委、残联、工会、妇联、团委、民政等单位联合共建,使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更加顺畅有力。二是抓好便民效劳。逐步推行上门效劳、持卡效劳,对行动不便的申请人由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人员上门效劳,对持卡的特殊困难群体简化审批程序,快立快办,及时将党委、政府的关心传递给受援群众。三是放宽法律援助界限,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使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法律援助,为群众开展生产、脱贫致富和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效劳。 (作者系黄南州司法局局长) 第8页 共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