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未成年犯罪预防.docx
下载文档

ID:2028843

大小:23.65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4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未成年 犯罪预防
未成年犯罪预防   未成年犯罪的预防  作者简介:韩正生(1987―),男,山东鄄城人,西南政法大学2022级法律硕士,研究方向:刑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4100   【】未成年人是中国的未来,肩负着中国未来开展的期望。在当今,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约有3.7亿,基数相当之大。他们在成长中所树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然而,在当前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严峻问题是未成年人犯罪在社会总体犯罪人数中比例不断上升,犯罪性质更加恶劣,对于社会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由此,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工作的实施和刑事政策的制定有更加急迫的需求。   【关键词】未成年犯罪;未成年犯罪特征;犯罪预防   未成年犯罪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普遍现象,成为各个国家面临的棘手而又难以解决的关系社会稳定的极大难题。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未成年罪犯实行特殊保护和司法救济也是国际社会普遍遵循的一项重要原那么。然而我国的未成年犯罪有着其他国家从根本前提上就决然不同的挑战:未成年人口基数庞大。诚然,我国未成年犯罪与世界各国未成年犯罪相比,犯罪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综合起未成年犯罪人数,却是其他各国数倍之多。因此,一些国家比较成熟的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措施和政策在我国如此庞大的基数面前,只能起到很少的借鉴作用。这就从现实角度向广阔的司法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亟待我们去实事求是的去深入研究未成年犯罪,寻求解决未成年犯罪的一剂良药。   在我国,法律意义上的未成年人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处在这个年龄段上的人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分的行为,即属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虽然同属犯罪行为,但是由于未成年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与成年人相比是不成熟的,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不完整的因素必然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动机、目的、方法、后果等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只能说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只具有外在的或社会危害上的相似性,而内在本质那么是不完全相同的,对他们的司法处理切不可照搬成年人的模式。可以说,对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惩罚打击只是作为最后的手段,教育改造才是最终目的。   一、根据调查问卷以及社会走访我们总结出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些显著特征   (一)从作案人员构成上来看,未成年犯罪向低龄化转变,尤其是接受教育期间失学、辍学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   (二)从所触及刑事罪名来看,侵犯财产犯罪占据绝比照例,抢劫、抢夺作案人数增势明显。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至20011年,公安机关抓获的侵犯财产类刑事案件未成年人作案人数占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作案人员总数的比例均在80%以上。   (三)从接受教育改造上来看,教育改造后具有很强的反复性特点,再次犯罪情况不断增加。很多少年犯第一次犯罪只是涉及一个刑事类犯罪,然而从改造场所出来后,后罪牵扯面反而变广,所犯新罪的社会危害性往往比以前所犯严重得多,并且犯罪类型也有扩展的趋势。   (四)从犯罪诱因上来看,首先,不良家庭是青少年心理扭曲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这些孩子的性格多存在自卑、孤僻、胆小、不爱与人沟通或性格暴躁、易怒、好打架、攻击性强等特点。学习成绩也大多不理想。有的还有撒谎及逃课等恶劣行为。其次,暴力游戏也成为毒害青少年身心的另一主导因素。据了解,目前80%的游戏软件产品来自境外,很多涉及暴力、色情等,在游戏玩家中青少年是主体。最后,校园周边环境也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开展的不可无视的一大原因。很多社会闲散人员,无业游民,甚至黑社会成员在校园周围游荡,青少年由于社会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极易被此类人员引诱,恐吓从而越陷越深走上一条不归路。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因素   (一)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   1.未成年人的自我开展特征   在这一时期,是未成年人心理塑造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具有很强的塑造性但是又是极其容易波动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社会视角已经从形象的认识开展到抽象认识,已经开始把外部摄取到的知识经过片面的总结形成自我的内在知识,然后去分析接触社会,从而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这就造成一个问题,未成年人的内在知识毕竟是浅显的,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还有些学习到的知识和看法是错误的。对于一些问题,他们通过自己的独特判断就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认识。然而一旦是从错误的观点出发,家长,老师去教育纠正的时候,就会遭到他们强烈的抵抗,反而会加深自我内心的判断,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2.未成年人的情感的特征   未成年人的感情体验相对成年人来说是丰富的,但是动乱性大,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未成年人的世界处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交叉地带,处在这个时期和位置,对于社会的每一次接触都会使他们感到新奇而又陌生。他们希望去了解和融入社会,但是社会是复杂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在监督和保护不到位,同时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薄弱,缺乏应有的理智,遇到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时就容易情绪冲动从而犯错误。在这一时期,细致的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未成年人与女性未成年人相比更容易受自身情绪波动的影响,并且男性自尊使得他们不会轻易寻求父母帮助,所以男性犯罪比率大大高于女性。   3.未成年人意志特征   在未成年人身体特征在急速开展的这一时期,他们的身心也在急速的变化,他们的意志和性格在这一时期得到最大的塑造。但是好的精神意志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不断的塑造成型,所以,绝大多数未成年人的优秀坚决的意志是未成熟,未定型的。而在他们接近社会的过程中,坏的方面往往一次影响,就起到很大的塑造作用,容易使的未成年人变的堕落,导致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   (二)影响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三大因素   人生观就是对于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每个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堕落的总根源都能从他们的人生观那里找到答案,人生观最终起着决定性作用。  1.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由来已久,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外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广。在带来先进的知识和科技的同时,外国资本主义本身带来的一些腐朽而又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渐渗透到中国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广阔身心未塑造完全的未成年人,他们意志往往不够坚决,有时甚至很难区分事物的好坏以及隐含在事物本身的内在品质。因此,一局部思想意识不健康的未成年人狂热的追求物质享受,爱慕虚荣。为此不计后果。在统计的案例中因受享乐主义而犯罪的占22.7%。   2.拜金主义   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的构建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有相当多的地方不够合理,由此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在未成年人的交际中,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同,同学之间和朋友之间所支配的金钱也是不尽相同。在一些青少年看来,支配的金钱多,才可以购置许多需要一定根底才能得到的奢饰品,从而在同学朋友间多了炫耀的资本,获得他们崇拜羡慕的眼光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这就导致了金钱万能论,当他们满足不了对金钱的欲望时,他们就去盗窃、抢劫,所以在犯罪案件中盗窃、抢劫的比例是非常高的。盗窃占案件总数的45.4%,抢劫、抢夺占案件总数的34.3%。   3.哥们义气,拉帮结派   在未成年人的开展过程中,他们极其渴望获得同龄人的尊重和赞同。为此容易形成哥们义气情节,为此导致善恶不分,一切都是义气优先,导致很多惨剧发生。笔者曾经调查很多此类案例,当问及为何不顾受害方生命平安而随意殴打对方时,一些未成年犯答复几乎一致:没想那么多,只是感觉自己朋友受到侮辱,就出手了!   三、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罪的几点建议   首先:我们应该从家庭出发,注重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作用。很多家长总是忙于工作,很少和孩子一起交流,更不用说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有益活动,加深彼此的交流了。往往等孩子在学校或者校外发生了违法犯罪活动,家长才会幡然醒悟自己对孩子关心太少。可是这时的未成年人身心已经扭曲,家长去努力纠正的时候为时已晚。现在的城市家庭彼此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除了偶尔在节假日亲戚之间有交流之外,和自己邻里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成年人就像封锁在笼子中的鸟雀,没有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因此他们往往把自己沉迷于网络之中,在这里寻找自己的天地。但是网络游戏中有很多暴力和色情的内容,由此导致未成年人内心变的歪曲,走向犯罪。这就要求父母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多多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邻里朋友亲戚等不同家庭的交流,让在相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学校之外的时间有自己可以交流倾诉的对象。减少孩子沉迷网络的现象。   其次:对于学校周边的环境问题。需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定期清理,设置流动或者固定治安巡查亭净化学校外部空间。有可以实现的情况下,禁止网吧等不良营业场所开放在学校周围。加大对周边网吧场所的突击检查,严厉查处无证经营网吧和容留未成年上网的网吧。对于违反规定的给予严厉处分。   最后:对于未成年初次犯罪,应该按照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处分。未成年管教所并不是对于未成年人适用的唯一场所。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实现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改造。比方社区固定时间劳动制度,对于一些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处分的未成年犯罪案件,可以在每周抽取固定时间,使未成年人为一些社区效劳,通过社区效劳来到达教育纠正的目的。另外,以不同地区为单位,组建统一的针对未成年人的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这种非政府组织为未成年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效劳和组织各种活动,向政府反映未成年人关心的问题,监督政府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政策与法律的实施,并鼓励在社区水平上的差异交往的解决。非政府组织所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包括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卫生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教育、法制教育、亲情教育、生命教育、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艺术教育、平安教育以及补充教育。[1]通过讨论、参观、实践以及听从讲解等方式开展的上述丰富多彩的活动,未成年人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的状况自然更能够得到明显的改观,未成年人的正常生活方式也能够得到有力的维护,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不良行为和犯罪情况必然能够得到有力的控制和预防。   绪论,未成年犯罪预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到达最优化的配置,三者任何一个环节都是未成年人身心开展中必不可少的一局部。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课题库根底目录[DB/OL]. ://,2022-06-06.   [2]赵福江,潘洁,杨红梅.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社会调查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   [3]陈如,朱考金,张曙.家庭因素与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与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22(2).   [4]莫洪宪.中国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2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